第149章宫前谈话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9章宫前谈话

“此事,需得仔细考量。”吴伟业有些犹豫了起来。

人性并非那么高尚,吴伟业和侯恂等人为何会不反对朱慈烺废除贱籍,那是因为他们原本对家奴不错,即使是贱籍废除,他们也能够在支付足额工钱的情况下,雇佣到他人来服务自己。

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点银钱来冒这个抗旨不尊的风险,毕竟,抗旨这个事情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不小的罪名。

但是,对于一部分士族来说,家奴于主家的价值,甚至还比不上牛马,如果贱籍放开,他们就再也无法享受那种奢靡的生活了,因此,他们必须要反对。

他们要维护的不是祖制,而是自己的利益。

“梅村兄果然是高人。”陈子龙笑道,“只是我看这位陛下乃是人间真龙,废除贱籍是一个开始,但绝对不会是一个结束。”

吴伟业沉吟半晌道:“我等文人,所为的乃是国家兴亡,若是陛下所为于国家有利,那我便是不会反对。”

陈子龙闻言笑道:“但是梅村兄还有一点没说,国家兴亡,究竟是士族的兴亡,还是百姓的兴亡呢?又或者是皇家的兴亡?”

“这……”吴伟业一时之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陈子龙长叹一声道:“若是为了百姓兴亡,那我等就应该反对一切陷百姓于苦难中的人,即使此人兵锋所指能够让国家开疆拓土,但是其战事一开,必然会搜刮百姓钱财,否则不可能支撑起那么大的战争,即使雄才大略如汉武皇帝,末了也是会下轮台罪己诏。”

“汉武皇帝自然是伟大的君王,但若是没有汉文皇帝的与民休息,又如何能封狼居胥?”吴伟业不假思索道,“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汉文皇帝要更好些。”

“不错,但是对于我等后人来说,若是没有汉武皇帝开疆拓土,或许今日百越之地与我汉人早就已经离心离德,而我大明也没有了河湟之地的法理宣称了。”陈子龙悠悠道,“今日来看,难道能够说汉武皇帝不如汉文皇帝么?”

“非也。”吴伟业皱眉道,“汉武皇帝为了汗血宝马而远征大宛国,其派出十万人,所能归国者不过万余人,中原百姓之财富为之一空,这难道是爱民的体现吗?”

“梅村兄的意思莫非是,当今陛下不应该收复故土,而是应该着力发展民生?”陈子龙有些疑惑道。

吴伟业摇摇头道:“非也,北直、辽东、西北之地都是我大明故地,如今沦入异族之手不过一年而已,若是不思收复,一心和谈,那大明即使是再富有,最终也不过是和故宋一般下场。”

“那梅村兄的意思是?”

“故土,是必须要收复的,民生,也必然是要发展的,如何才能在收复故土乃至是开疆拓土和发展民生之间寻到一个平衡的点,才是我辈士子之责任,陛下之所以放开大明邸报,又鼓励扬州周报等报纸的开办,正是如此,正是因为陛下希望听到天下士子的声音。”

“但即使如此,梅村兄还是没有回答在下先前的那个问题,你所谓的国家兴亡,究竟是什么兴亡,是百姓,还是士族,又或者是皇族?”

“百姓、士族、皇族的兴亡,难道不能成为一体吗?”吴伟业纠结起来,这个问题他当真是从来没有思考过,陈子龙这一番发问,确实是把吴伟业给问到了。

“最起码,在子龙看来,百姓和士族。士族和皇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不可调和的。”

在朱慈烺放开大明邸报以来,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开始观览天下大事,开始思索治国安邦的政策。

“虽然现如今不可调和,但是,这并非代表日后同样如此。”吴伟业沉声道,“人中兄可以看到,现在宫前的这些士子,他们与家奴佃户之间存在极大的冲突,也和陛下的想法存在极大的冲突,我等虽然也是士子,但是,我等和陛下之间,却并不存在这等冲突。”

陈子龙颔首,他明白了吴伟业的意思,朱慈烺虽然下圣旨废除了贱籍制度,但是这并不代表,朱慈烺和天下百姓的利益是一体的。

朱慈烺之所以放开贱籍制度,是因为贱籍的百姓在天下百姓中占据了不小的比重,贱籍制度一旦废除,那必将创造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而这些社会财富,其中的一部分,将会流入大明的府库,成为朱慈烺的财富。

朱慈烺废除贱籍制度,是为了这个国家,是为了大明,而这,和贱籍的百姓利益是一体的,但是,这其实和其他普通百姓的利益是有冲突的。

现在,黄有海、程安等商贾因为很难招到新的机工,已经开始提高工钱,但是,如果贱籍的百姓涌入市场,那么,工钱不一定会急剧下降,但是,上涨的趋势一定会停止。

幸运的是,百姓现如今民智未开,许多百姓都没有意识到,朱慈烺的这一举动会带来什么后果,因此,对朱慈烺提出反对的,只有一些利益受到直接侵害的士子罢了。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处理一部分读书人,要比处理百姓要容易得多。

只需要几百禁军,就能让上千士子四处逃窜,根本无法形成有组织的反抗。

此时此刻,皇宫门前已经有不少士子在禁军的枪托抡砸之下,抱头鼠窜而去,唯有以韩生为首的数百举子,依然在宫门前耀武扬威,即使面对禁军的枪托也毫无惧色,甚至是抓着禁军拳打脚踢,两方人相互推搡,互不相让。

“我等乃是为民请愿!”

“李兵院若是个有胆气的,就在这里杀了学生!”

“学生先前一直觉得李兵院乃是我等文人榜样,士林风骨,却未曾想到今日也做出了这等为虎作伥之事。”

李邦华听到这些话,气得吹胡子瞪眼,但是他又不能真的将这些举子给杀了,若是真杀了,天下士林暴动的后果不是他李邦华能承受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