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恩科开始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3章恩科开始

对于官员们来说,《原君》所带来的冲击,要比朱慈烺那些论述文章的诗文要大得多。毕竟,《原君》是直接向君王统治的根基发起了冲击。

要知道,大明对于所谓民本,一直以来都是保持着高压政策,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提出民本的亚圣孟子给搬出了文庙。

阁臣张缙彦愤怒不已,找到张煌言要他给个解释,然而张煌言却相当硬气,言称大明邸报,天下有才者就可以上,更何况这篇文章是皇帝钦点,必须要登上邸报,如果不刊载上去,那就是抗旨不尊。

张缙彦自然不信,朱慈烺如果真的这么做,那无疑就是在给自己掘墓,张缙彦万万不敢相信朱慈烺会做出这种蠢事。

但如果结合朱慈烺先前提出的平等理论来看,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一众阁臣对于这篇文章颇为默契地保持了沉默,连阁臣都没有说话,其他的大臣自然乐得清闲,不会去给自己找事。

共和元年十一月三十日,大明恩科的秋闱开始,天下生员涌入各省省城,就连方以智、吴伟业这些早就已经有了功名的读书人,也饶有兴致地跑到了考场里面想要再考一次。

朱慈烺已经下令,生员及以上功名,凡未在朝中任官者,就必须要参加此次秋闱,当然,如果先前有了功名,这一次就只需要考试科学和术算两科就足够了。

让他们考一遍先前考过的,是在折磨天下士子,也是在折磨看卷的翰林们。

对于乡试,朱慈烺相当看重,毕竟,乡试所选拔上来的士子,就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这些人是大明的未来。

江南贡院,是南直隶考生进行乡试的场地,数万考生,加上脚夫、童仆等人,加起来的人数达到了五六万人,这么多人涌入贡院,顿时是让礼部的官员头大如斗。

“不知子天在何处?”吴伟业皱着眉头,踮起脚尖,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朱慈烺的身影。

“子天一看就是富家公子,恐怕请了不少脚夫童仆,咱们估计找不到他。”陈贞慧笑道,“不过无妨,待到放榜,咱们必然可以看到他。”

“那黄子天究竟有什么特别的,看着吧,我这一次的排名肯定比他高。”陈维崧咬牙切齿,眼中满是跃跃欲试的神情。

一旁侯方域道:“待到放榜,咱们何不去旁边的秦淮河上,喝上几杯花酒,南京都来了,不见美人如何成行。”

“朝宗说的是。”冒襄笑道,“只是香君如何肯让你去?”

“哎,只是喝酒而已。”侯方域摇扇道,“来了南京,起码得到这看看才是,不然岂不是白来了么?也算是追忆一番与香君之过往。”

侯方域此时已经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定亲,两人也算是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一时之间被人传为佳话,只是,这个时空有朱慈烺在,《桃花扇》的悲剧,必然不可能发生于这对苦命鸳鸯身上。

随着开考时间开始,学子们陆陆续续走进各自的号房,学子们开始准备明天的考试。

大明的乡试不是单单考一场就足够了的,整个乡试需要考九天六夜,分成三场考试,而在考试期间,学生的吃住自理,因此,书生身上如果没有足够的银钱,根本没法支撑自己考完一场试。

毕竟,三场考试的时间间隔加起来足足有一个月之久,这个时间段内,考生的衣食住行全部都需要自己解决,没有几两银子,别说考试了,连活都活不下来。

乡试的第一场考试,考试的题目主要是四书五经,江南贡院,由礼部尚书倪元璐来亲自担任主考官,宋应星和萧安邦担任他的副手。

倪元璐所出的题目,乃是以《四书》中的三个作品抒写一文,再写五言律诗一首,同时写下经义四题,而宋应星的题目就很简单,只需要阐述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即可,萧安邦也按照朱慈烺的意思,只出了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

然而,倪元璐所出的那一大堆题目,并没有难倒一众学子,他们从小就研习四书五经,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但是,剩下的两个题目,就让他们头疼起来了。

“问曰,今有异兽,八首一足;异禽,九首二足,上有八十五首,下有一十五足。问:禽、兽各几何?”

“这是什么鬼题目。”号房中,侯方域抓耳挠腮,什么奇怪的野兽会有八个脑袋一只脚,还有奇怪的鸟九个脑袋两只爪子,关键是,怎么才能得出它们的数目。

思考无果后,侯方域决定先解决儒家经义的题目,这个方面才是他的专长所在。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另一边,朱慈烺也已经缓步来到了考试场地,这一次来到江南贡院考试的学子数万人,数百个监考官分布在考场各处,虽然考生很多,但是在进去之前都已经搜查过是否有夹带和小抄之类,基本上都排除了作弊的可能性。

“陛下,这场考试的题目,是否是有些为难学子了?这又不是圣人之言,为何要考校这些?”

倪元璐皱着眉头,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这个问题就连他这个礼部尚书都不知道,那些秀才又怎么会知晓。

朱慈烺闻言只是笑道:“不知倪大人是否有看近两期的大明邸报,实际上,这一道科学考题,朕已经在邸报上面透露许久了。如果这些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他们恐怕不是我大明所需的人才。”

“但是,即使是知道题目,那这答案……”

“如果说,二十天前就已经把答案告诉了他们,他们还不知道去探索寻求的话,那就不是题目的问题了。”

顿了顿,朱慈烺缓缓道:“实际上,朕并不要求他们给出正确答案,因为正确答案不是一个人苦思冥想就能够得出的,但是,朕希望他们每一个人的答案,都能有自己的思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