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惊世骇俗的诗文
数日后,大明邸报的第二期刊发,这一期的大明邸报,比起第一期的内容更丰富了许多,除了前面的新闻、政事、军事、科学几个固定的版面之外,第五六七个版面,也已经被来自各地的文章填满。当然,这些文章的刊载,是张煌言和沈光文这些编修超负荷工作换来的。
除此之外,第八版面上,也已经按照商贾出钱的多少,给他们安排了不同大小的广告版面,其中最大的就是扬州纺织厂的广告。
“大明时尚新天地,满眼风光扬州城”的广告词,让黄有海的扬州纺织厂一时之间人满为患,而大明邸报自然也是靠着广告费赚的盆满钵满。
光是这些商贾的广告捐资,就已经接近了五万两。
当然,这个钱不是这一期的,而是这一整年的,至于其他想要在大明邸报上打广告的商贾,就只能等到明年了。
朱慈烺之所以在大明邸报的末尾设置广告版面,不是为了赚取区区五万两银子,而是因为广告乃是促进天下贸易的一个重要途径。
譬如黄有海的扬州纺织厂,其布料确实是轻薄美观,即使是朱慈烺也觉得质量不错,但是,其传播的范围实在太小,大量的货物都堆积在库房,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出一年,黄有海就会发不起机工的工钱,关门大吉。
这是黄有海不能接受的,也是朱慈烺不能接受的。
朱慈烺当初给黄有海御笔题字,皇家赐名,就是想要以黄有海的扬州纺织厂带动天下商业的发展。
然而,大批量生产的布匹却是遭到了数千年来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的抵制,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没事的时候扯些布料多做些新衣服,普通百姓,则是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多买些布。
很多百姓没有在集市上买过布料,都不知道黄有海的布料的价格,也不知道黄有海布料的质量,根本就没有买布的动力。
但是,当黄有海把广告打出去之后,百姓们才是发现,黄有海的布料当真是物美价廉,如果妇女去纺织厂里当机工,那赚取到的工钱,能买到的布料,要比他们自己在家织布所获要更多。
原本这些妇女还碍于礼教,不敢前去做工抛头露面,但是,当他们听说,大明邸报上面,竟然是刊发了柳如是的词,大明皇帝甚至在旁边御笔为其做注之后,顿时是抛却了固有的传统。
连歌妓都可以在邸报上面刊登文章,登上了大雅之堂,那她们良家妇女出去做机工又有何不可?
“伤风败俗啊,妇人抛头露面,与男子共同织布,简直是丢人现眼!”
这些妇人的行为自然也招致了一些老学究的不满,但是,就连皇帝都默认甚至是支持这种行为,这些老学究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然而,让文人争论最激烈的,并不是柳如是的词,也不是第八版面的广告,而是署名为黄子天的那篇文章和那首诗。
苏州茶馆中,复社众人又在集会,这一次,他们争论的焦点,变成了邸报上的内容。
“想不到,我侯方域的文章竟然是没有被选上,那张煌言真是瞎了眼。”
侯方域年轻气盛,骂骂咧咧,对于张煌言和沈光文这些编修颇为不满。
“朝宗莫要激动,你看这一期邸报上面的文章,尽是些惊世骇俗,标新立异的,若是老老实实写先前的秦汉古文,恐怕不会被那些编修所喜。”冒襄劝解道,“不妨看看子天的这篇文章,不曾想他年纪轻轻,竟是有如此见解。”
“不错,公安派先前提过类似的观点,但是远远没有子天这篇文章这般鞭辟入里,其中甚至是提出,所谓文学乃江湖之文学,而非庙堂之文学,要以白话取代闻言,着实是石破天惊。”吴伟业也是赞许道,“我写了一辈子文章,却也没有见过子天这般见识。”
“文章写的确实不错,只是这诗……”陈贞慧看着附在文章后面的那首诗,不禁是哑然失笑道,“不合平仄,仅有押韵,类似于初学者。”
“这种诗,我一天能写一箩筐。”陈贞慧身旁,一名少年撇嘴道,“若是这样的诗也能登上大明邸报,那我的自然也能。”
“维崧,不可胡言。”陈贞慧斥责道,“虽说这诗不怎么样,但是这篇文章,岂是你我所能匹敌的。”
而此时,一直在潜心看着邸报的陈子龙终于是开口道:“诸位,我倒是觉得,这首诗远远不像是诸位所想的那么不堪。”
“哦?人中兄有何高见?”陈贞慧好奇道。
陈子龙指着邸报道:“此诗名为《蝴蝶》,所写内容不过是‘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之流,我等读来自然是觉得粗鄙不堪,但是诸位如果结合这篇文章来看,会发现,这首诗对文章中的理念一以贯之,即使是田间地头的老农听得,也能懂得其中之意。”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陈贞慧的孩子陈维崧有些不服气道:“白乐天的诗也是童子解吟,胡儿能唱,却不见有这般粗俗。”
陈子龙摇摇头道:“白乐天的诗确实是通俗易懂,但是所谓老妪能解,不过通观大略罢了,譬如‘同是天涯’之句,老妪解其表意,又怎能懂其中千古失落之悲鸣,然而《蝴蝶》不然,其中蝴蝶之情,即使蒙学孩童也能听懂。”
“不错。”冒襄也是赞叹道,“若非任中兄提醒,在下差点使好诗蒙尘。”
黄宗羲也是一拍大腿,激动道:“想不到子天年纪轻轻,竟然是有如此大才,可惜上次没有与他多喝几杯,这文章和诗当中所蕴含的,尽是革新之意,比在下那篇《原君》还要高明些。”
一旁的吴伟业笑道:“不急不急,既然都是文友,那就迟早会再相见,到时候再举杯共饮也是不迟。”
而除了这些复社文人之外,整个天下的士人都在对邸报上的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不过,他们讨论的内容,是黄宗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