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李自成来使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3章李自成来使

随着义商会的盐铺开售,新铸造的共和通宝也逐渐取代了过去杂乱无章的货币,各地的经济运行逐渐走向正轨。如此过了近三个月,朱慈烺将国库中的钱大修忠烈祠、科学院、术算所等地,凤阳的百姓除了农忙之外,也可以开始在工地做工。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盐商因为食盐产业的利益比起先前低了太多,从而转向了纺织、瓷器等利润更高的行业。

譬如黄有海,在发现食盐行业的利润锐减之后,他迅速转向了纺织行业,在扬州购置了大量织机,并雇佣了大量机工,开始纺织棉布麻布。

朱慈烺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对黄有海大加赞赏,同时御笔题字“扬州纺织厂”,虽然黄有海不知道为何要叫厂,这名字听着和东厂西厂般,不太吉利,但是这并不妨碍黄有海对朱慈烺感激涕零。

不过,朱慈烺也对黄有海进行了规定,例如机工的工钱,每天不能少于一百五十钱,机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五个时辰等,这些规定也被广而告之,作为各地机户都需要奉行的律令。

当然,税还是要交的,朱慈烺对商业税同样有所改革,只要求二十税一,同时裁撤了税监等盘剥机构,黄有海的纺织厂由此得以顺利开展,不用忍受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

除此之外,朱慈烺还颁布了告示,若是谁能够制作出一次能纺更多纱线的机器,朱慈烺将有重赏,并能将其请入科学院,从此吃起皇粮。

这个告示一出,无数机工都是狂热起来,以前能够吃皇粮的,那都是读书人,是官老爷,现在,只要能够制作出新织机,便是能够进入科学院为官,这对于机工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扬州,这一座在历史上遭受了屠戮的城市,在这个时空终于不必遭受浩劫,反而焕发了勃勃生机,而万历天启以来,明廷逐渐失去的民心,此时也在慢慢收拢。

“当今陛下至圣至明,真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

“先前咱们连饭都吃不饱,现在能够靠番薯填饱肚子了,也能吃得起盐了。”

“咱还能出去做工,拿些工钱,这在以前哪敢想啊。”

不论是扬州,还是凤阳的街坊里巷中,都充斥着这样的议论,对于明政员们所宣讲的政策,他们可能不是很能听懂,但是对于自己的生活变化,他们却是有着切身体会。

除了准备发展经济之外,王家彦的第七军依然在守备着北方,防止满清渡河,而黄得功的第六军则被调往了西边防备张献忠,至于其他部队,则是围住了南京和镇江,待到南京和镇江被攻克的时候,就是朱慈烺西征北进之时。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慈烺见到了李自成派来的人,开国大军师宋献策。

宋献策此人是李自成开国的大功臣,虽然他有点神棍,但是其提出了“十八孩儿,当主神器”以及“闯王来了不纳粮”等口号,全盘负责了大顺的宣传工作,和牛金星同为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当朱慈烺接到宋献策递来的国书的时候,眉头就一直紧巴巴地皱着。

实际上,朱慈烺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李自成的帝位,在大明的官方言论里,依然是将李自成看作是一个反贼。

中都皇宫中,宋献策施施然道:“陛下,我大顺皇帝递交国书,是想告知陛下,大顺与大明同为华夏,应为兄弟,陛下何故给建虏出售火器,而置华夏子民于不顾?此非天理也。”

朱慈烺冷笑一声,将国书丢在一边,目光转向了殿中的礼部尚书倪元璐。

倪元璐顿时就懂了朱慈烺的意思,直接出班奏道:“启禀陛下,闯贼僭越称帝,此乃大逆之举,老臣奏请陛下,将此人拿下!”

朱慈烺一个眼神,殿中的侍卫立刻将上了刺刀的火铳举了起来,而宋献策却怡然不惧,高声道:“陛下不承认我大顺皇帝,没有关系,若是杀了在下,能够改变西北三省为大顺所有的事实,陛下就动手吧。”

倪元璐驳斥道:“反贼,任你巧舌如簧又能如何?我大明禁军天下无双,不日便能够收复西北之地。”

宋献策闻言笑道:“这位恐怕就是礼部尚书倪元璐倪大人吧,且听在下一言,若是在这里杀了在下,大明与大顺将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这种局面,正是建虏所愿,若是陛下想行鹬蚌相争之事,就请现在就杀了在下。”

朱慈烺挥了挥手,制止住一旁的侍卫,看着宋献策笑道:“宋先生倒是有几分胆色,比那建虏的孙之獬要好多了。”

宋献策皱眉,不悦道:“孙之獬一介卑鄙小人,已经忘却了自己的根,竟是抛弃华夏衣冠而入夷狄,乃是汉人之耻,陛下将在下与此人相比,着实是耻辱。”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看来,宋先生对各方都是有些了解的,宋先生此番前来,是和建虏一样,想要购买火器么?”

“是然。”宋献策缓缓道,“若是在下没有猜错的话,大明出售给建虏的火器,应该不是大明真正的新式火铳吧,且不说别的,光是这大殿上的武士,手中所拿火铳,就与建虏手中的火铳相差甚远。”

朱慈烺听到这话,立即否认道:“话就不能这么说,朕大殿中卫士,装备的兵器自然与禁军不同,如何能够凭此就断定朕出售给建虏的并非新式火铳。”

宋献策摆了摆手笑道:“在下不在乎陛下所出售的究竟是什么兵器,在下此番前来,就是想要购买大殿上的武士们所持兵器,不知陛下可否割爱。”

朱慈烺还没有说话,工部给事中毕元礼就已经站起,直接否认道:“不可能!这是我大明机密所在,绝对不可能外泄。”

“外泄?看来大明是已经承认我大顺皇帝的地位了。”宋献策哈哈大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