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十五两一支的火铳
毕元礼毕竟年轻,被宋献策这么一呛,立刻是气得满脸通红,不想再和他说话,退回臣列中一言不发。朱慈烺淡淡一笑道:“宋先生果然是巧舌如簧,但纵使再怎么说,这是兵仗司的机密,是绝对不能够给宋先生的,不过,朕可以给宋先生和建虏一样的兵器。”
“陛下莫非是将我汉人同胞,与那蛮夷建虏看作一样的不成?”
宋献策相当不满,他这一次来,就是想要用民族大义来压朱慈烺,不管李自成在明廷的评价怎么样,李自成依然是汉人。
而北方的满清,对于明廷来说,始终算是异族。
但是朱慈烺并不这么想,虽然李自成算是汉人同胞,但是现在,大明和李自成依然是敌对的关系,如果朱慈烺将燧发火铳出售给李自成,那么日后,顺军必然会借助这些火铳来攻打大明。
养虎为患的事情,朱慈烺绝对不会做。
“朕已经说过了,这种火铳仅仅配备给宫中侍卫,但是,朕可以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新式火铳给宋先生,而且,这个价格必定会比建虏低不少。”
听到朱慈烺这话,宋献策眼睛一亮,即使不能拿到新式的燧发火铳,但如果能够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鲁密铳,这也是大功一件。
“陛下的意思是,可以将价格降低至多少?”
朱慈烺笑道:“这就要看宋先生能够出多少了?且先说好,咱们既然说的是购售之事,那就在商言商。”
宋献策直接报价道:“十两银子一支,这是大顺能拿出来的最高价。”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都是沉默了下来,要知道,满清购置一支火铳的价格乃是三十两,宋献策想要用三分之一的价格入手,着实是异想天开。
“宋先生这个价格,有些低了。”
朱慈烺没有和宋献策谈什么民族大义,既然是要卖东西,就要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毕竟,李自成也算是朱慈烺的敌人,只要能够削弱敌人,朱慈烺并不介意做个恶人。
宋献策却是颇有自信道:“陛下应该知道,现在我大顺在与建虏的战争中处于劣势,仅仅是凭借太行天险,才能够堪堪抵御,而且,西北贫瘠之地,我大顺皇帝陛下不愿剥削百姓,因此,十两银子已经是极限。”
说着,宋献策的话语也是硬气起来道:“若是陛下不同意这个价格,那待到大顺兵败,建虏必将有南牧之意,届时,江南再起兵戈,天下生灵涂炭,此非陛下所愿也。”
朱慈烺颔首,宋献策的意思很明显,现如今李自成弱势而满清强势,大明和李自成乃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李自成可以作为抵御满清的一道屏障,如果这道屏障破了,那满清必然会将目光转向南方的大明。
朱慈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朱慈烺依然要尽可能地削弱李自成。
一旦李自成和满清达成相持之势,满清难以再通过劫掠李自成来满足其军士的需求,那满清必然是会悍然南下。
虽然满清的南下是必然,但是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尽量争取时间,而削弱李自成,便能够延缓满清南下的步伐。
“十五两银子。”朱慈烺报出了自己的底价,这个价格比起卖给满清的价格已经只剩一半,如果宋献策再不认可,那这一次谈判只能宣告破裂。
所幸,对于这个价格,宋献策也颇为满意。
“大明天子无愧于圣君之相,若是早些年陛下在位,大顺皇帝必不可能兴兵而起。”临了,宋献策喟然长叹道,“望陛下能够始终勤政爱民,不要将天下之财聚敛于府库。”
“宋先生大才,何不留下在中都为官?”
宋献策的才能不差,朱慈烺心中已经有了招揽之意,若是能够将此人招过来,那大明的宣传工作将无往不利。
而宣传,是比兵锋更有效的,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但是,对于朱慈烺的招揽,宋献策却是没有丝毫犹豫地拒绝了。
“陛下隆恩,在下感激涕零,然而在下受大顺皇帝大恩,当流民遍地,在下开摊算卦已经完全无法维持生计的时候,是大顺皇帝给了在下一口饭吃,为此,在下万死不能留在明廷。”
朱慈烺默然,他没办法再劝了,是谁让李自成和宋献策们吃不上饭的,不就是大明的贪官污吏和崇祯的朝令夕改么。
待到宋献策离去,满朝大臣尽皆是有些不满,宋献策着实是太张扬了,此人其貌不扬,身形矮小,却在这大殿上大放厥词,让众多朝臣都感到面色无光。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陛下,此人才能不弱,却不能为我大明所用,不如……”
张缙彦出班相奏,话中意思相当明显,宋献策的随从仅仅数十人,而现在他所在的地方却是凤阳,是大明的中心地带。
只要朱慈烺一声令下,便是能将宋献策杀掉,或者是软禁起来,毕竟宋献策的才能有目共睹,这种人才,众多朝臣都不想让他复归李自成。
然而,朱慈烺却摇了摇头道:“宋献策此人有些辩才,也有些鼓动人心的功夫,若是他愿意在大明为官,是件好事,但若是他不愿,那也就罢了,不必做其他事。”
“可是陛下,此乃放虎归山,恐非良计。”张缙彦还想力争。
然而,朱慈烺却是止住了朝臣的议论,一锤定音道:“我大明煌煌万里,而今不过小有挫折,偌大个天下,容得了万万臣民,怎么会容不下一个宋献策!”
众大臣见朱慈烺心意已决,便不再进言,而此时,殿外却有另一人来报。
工部侍郎张文郁激动不已,对朱慈烺高声道:“启禀陛下,经过数月营造,忠烈祠已经建造完毕,大明无数将士的灵位,即刻起已经可以移入忠烈祠当中。”
朱慈烺听到这话,当即是抚掌道:“大善!既然如此,从现在起,将阵亡的大明禁军将士的灵位,全部移入忠烈祠中,三日后,朕将亲自前往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