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盐业之辩(二)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0章盐业之辩(二)

虽然盐业官营的坏处已经被朱聿键一番陈词说明白了,但是盐业和漕运其实是一样的。漕运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难道盐业的官营,就不是百万灶户、场主、官吏的衣食所系吗?

如果废除了盐业官营,那么灶户将何去何从?那些场主应该怎么办?还有盐运使等大批官吏,应该怎么安排?

这些都是问题。

而且,阁臣张缙彦提出了一个更致命的问题。

张缙彦先前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虽然说庸庸碌碌,却也有一些经验。

此时,张缙彦站出来道:“盐业官营确实遗祸无穷,然而,此事积弊已久,而今绝对不能废黜,大明此时内忧外患,北方故土尚未收回,大明武备绝对不能松弛!而盐业官营之费用,正好可以作为军费,用来平定内忧外患。”

闻言,倪元璐也是帮腔道;“张阁老所言极是,历年以来,盐业官营所得税收大多投入了军备,因此才有成化犁庭,才有了朝鲜大败倭寇,若是废黜官营,那军费何来?”

对此,曹钰航、朱聿键及毕元礼、李北等大臣都不知所措起来,对于盐业官营的弊端,他们已经从朱慈烺那里得知,但是一旦废黜盐业官营,大明的军费将从何来,这个问题他们从未考虑过。

而这时,朱慈烺却开口了:“诸位爱卿都知道,朕在即位之前,组织了一个清风寨。”

众臣一头雾水,朱慈烺都当皇帝这么久了,怎么突然提起清风寨的事。

“诸位爱卿知道,清风寨数年之间,存银有多少么?”

众臣一听这话,顿时是明白了,当年朱慈烺通过清风寨,数年之间的存银,竟然是达到了两千多万近三千万,这个积累钱财的速度,都已经快赶上大明国库的收入了。

见到众多大臣发愣,朱慈烺接着道:“清风寨的收入从何而来?不过是贸易,贸易,还是贸易!我大明的丝绸瓷器,远渡重洋,运往泰西之国,而他们则会将望远镜、火铳、水法还有整船整船的银两运来大明。”

当然,朱慈烺先前所进行的海贸都是通过走私的方式,而且,朱慈烺自己根本就没有造船的技艺,只有别的国家的船来到口岸,和朱慈烺进行交易。

但即便如此,贸易带来的巨大财富依然是极大地充实了大明的国库。

但是现在不行了,近年海盗越发猖獗,而且西方诸国的纷争也愈演愈烈,已经许久没有洋人的商船靠岸交易了。

“陛下的意思是,通过海贸来筹措军费?”范景文皱着眉头,他怎么想都觉得这事不妥。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非也,不是通过海贸筹措,朕只是想要诸位知道,光是走私一点瓷器丝绸,就能够带来这么大的银两流水,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盐业放开贸易,那将有多少银两流通?”

“不可计数。”

范景文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目,后世有人做过估计,大明的白银,有两亿五千万两左右,若是这么多银两全部流通起来,那将产生多少赋税。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别说是用于军费,就算是再来多少军费,盐业所产生的赋税都能够负担得起。

朱慈烺所谓的放开盐业私营,实际上就是将现在猖獗的私盐贩卖纳入监管,让他们老老实实交税,而且要交重税。

然而,范景文并未停止反驳:“启禀陛下,盐业官营所赚取来的利润,不仅仅是用于军费,更是可以削弱盐商豪强的势力,若是放开私营,那么盐商必然势力更大,必将兼并更多百姓的土地,到时候天下将会出现更多流民,那又当如何?”

而此时,明政司参事李北出言道:“范阁老,豪强侵占土地,确实是会出现更多流民,但是,范大人如何认为,放开私营就会导致更大的土地兼并呢?”

范景文闻言,只是冷哼一声道:“以古度今,想当然尔!”

宋朝有一段时间,盐业是放开了私营的,而就是那个时候,天下的土地兼并相当严重。

“但是范大人忽略了一点,而今是大明,而不是故宋!盐业官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大明聚拢天下之财,但是现在,盐业官营导致了什么问题?”

李北慷慨有声道:“那些官吏和盐商沆瀣一气,打着为了大明的旗号中饱私囊,于是百姓贫困,国库空虚,唯一富足的,就是官营下的盐商和官吏,这是为一己之私而置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李北实际上只是朱慈烺的传声筒,他所说出来的话,所代表的是朱慈烺的意见。

而此时,身为内阁首辅的蒋德璟终于开口了。

作为朱慈烺的老师,他非常欣慰自己的学生能有如今的见解和胆识,对于范景文、倪元璐等老派官员和曹钰航、李北等新贵的争论,蒋德璟原本不想参与,但是现在,蒋德璟不能不说话了。

因为他是大明最重要的官员,他的意见,代表了官员们的风向。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放开盐业官营乃是善政,只是不知灶户、场主等百姓以及盐运使等官吏,应该要如何安置?”

朱慈烺微微一笑,蒋德璟提出这个问题,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这个问题是最简单的,灶户场主依旧可以煮盐为生,只是场主没了剥削灶户的资格,必须要亲自煮盐,至于盐运使等官吏,朱慈烺会在彻底清查他们的财产状况之后,让他们来填补朝廷官员的空缺。

毕竟,离开北京之后,朱慈烺的朝廷里大量的官职都还空着,而那些被裁撤掉的盐运官员,进入朝中之后,若是还敢与盐商之间有金钱往来,那朱慈烺就不会再对他们留手。

当然,除了放开盐业私营之外,朱慈烺还要补上一条,官员一律不得参与经商,包括官员的直系亲属也是如此,一旦经商,则撤职查办,绝对不会姑息纵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