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吴三桂的算盘
李自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些鞑子部队,正是吴三桂招过来的。当吴三桂打发唐通回去的时候,吴三桂就立刻令人快马加鞭,向盛京的多尔衮送信,表达了自己愿意放清军入关的意愿,当然,这是有条件的。
吴三桂和清军一起击溃李自成后,清军将和吴三桂划江而治,届时,黄河以北将归满清,而黄河以南则由吴三桂统治。
正愁没有一场大胜来奠定自身地位的多尔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吴三桂的要求,于是,多尔衮亲自率领十五万八旗部队倾巢而出,直扑山海关而去。
只是,在见到李自成和吴三桂胶着的战况之后,多尔衮前进的步伐又慢了下来。
作为北方的渔猎民族,满清对于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市井繁华的中原土地垂涎已久,只要能够得到中原,哪怕是和他人分享,多尔衮也相当乐意。
但是,人皆有贪欲,如果有机会能独占中原,那又为何要让他人来瓜分胜利果实。
于是,多尔衮并未直接出兵帮助吴三桂,而是要求吴三桂派出使臣来谈判。
吴三桂得到这恶鬼消息,顿时是心急如焚的,他没有想到这些鞑子贪心不足,竟然是想要夺取更多利益。
但吴三桂没有办法,鞑子是蛮夷,他们可不会管什么礼义廉耻,如果吴三桂不答应,那多尔衮一定会找到李自成,和李自成商讨合作。
毕竟,和谁合作不是合作,当年李自成还没有打下北京的时候,多尔衮就给李自成送过信,表示过合作的意愿,只是李自成并未在意而已。
但如果现在这种情况下旧事重提,相信李自成绝对不会忽视。
“泰山大人,此事由我来解决吧。”正在吴三桂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夏国相站了出来。
很快,夏国相便是乘着吊篮,从山海关城楼上吊了下去。
“欢迎欢迎,夏将军,久仰大名。”
一入多尔衮的军营,夏国相便是听到了一口纯正的汉话。
“原来是辉岳先生。”夏国相朝着眼前剃着金钱鼠尾的中年男子拱了拱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满清最重要的汉臣范文程,在满清建国之前,就已经被皇太极倚为肱骨,正是由于此人,满清才能够在辽东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今天的规模。
可以说,没有范文程的话,后世就不会有什么清朝。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夏国相对他却是颇为不屑,因为范文程实在是太能忍了,忍了常人所不能忍的事情。
去年皇太极去世之后,满清的王爷多铎听说了范文程的妻子貌美如花,于是就直接动手,把范文程的妻子给抢到了自己府上。
要知道当时,范文程担任的职位是大学士,而且,皇太极生前议事,大多时候都要听取范文程的意见,抛开气节不谈,只看重要性的话,范文程就相当于满清的诸葛亮。
但就是这样一位重臣,在妻子被抢了之后,居然忍气吞声了整整三个月,直到多尔衮实际掌权,为了削减多铎的势力,才是借着范文程被夺妻的事情处罚了多铎,夺走了他十五个牛录(四千五百人)的兵力,范文程的妻子,也是顺便被送了回去。
然而,范文程的妻子被送回之后,范文程不仅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觉得自己这下得罪了多铎,日后可能会遭到报复。
夏国相虽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君子,但对于范文程这种心甘情愿投靠鞑子,而且连夺妻之恨也不敢有的人,心中是相当鄙视的。
见夏国相反应冷淡,范文程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又是开口道:“摄政王此番派在下来与夏将军谈判,是想要商议一下,如何夹击闯贼的事。”
“辉岳先生有何看法?”夏国相淡淡道,“可千万不要说是将自己的妻子送给闯贼。”
“你……”饶是范文程脸皮再厚,也是受不了如此羞辱,不禁是拍案而起,厉声道,“夏国相,这里是在大清军营,我只需一句话,便是能够让你人头落地!”
“是吗?”夏国相哈哈大笑,嘲弄道,“恐怕没有多尔衮的命令,辉岳先生连一兵一卒都指挥不动吧,而我作为吴将军来谈判的使臣,多尔衮只要不傻,就不会下令杀我,因此,纵然辱你,又能如何?”
范文程气得咬牙切齿,但还真被夏国相说中了,没有多尔衮的命令,范文程什么也做不了。
别看范文程在清廷位高权重,但一切的地位和权力,都是多尔衮赋予的,范文程这种汉臣,在满人眼里,不过是一条比较聪明的狗而已。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请夏将军不要说无关的事情,若是正事谈不好,夏将军恐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范文程咬着牙说出了这句话。
“好,那咱们便是来谈谈!”夏国相冷眼看着范文程说道,“先前明明已经谈好,共同击溃闯贼,为何到了关前又是踟蹰不前!”
“为什么?”范文程眯着眼睛,感觉事情又回到了自己的掌控之中,缓缓道,“自然是因为,凭借吴三桂的残兵败将,也想要和我大清平分天下,占据富庶的江南的之地?”
“关宁铁骑天下无双,吴将军雄才大略,有何不可?”
“听闻李自成已经将吴襄擒住,按照李自成的性子,吴襄恐怕早就没命了。”
“辉岳先生猜错了,李自成并未滥杀,而是将老先生好生供养着。”
夏国相所言,让范文程心中猛地一沉,这样的话,那范文程先前的猜测就完全不成立,那么,提前准备好的谈判条件也要推翻重拟。
而重新拟定谈判条件的话,范文程是必须要征得多尔衮的同意的。
尽管如此,范文程还是决定尽量争取一番:“我大清愿意在入关后,封吴将军为平西王,所部关宁铁骑,依然归吴将军统领。
夏国相闻言,不禁捧腹道:“难道辉岳先生认为,李闯开不出这样的条件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