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苏北辙一觉醒来,只觉得浑身轻松,原来折磨自己的毒似乎也消散无踪,除了几处划伤和轻微的骨折之外,没有其他的疼痛和不适的感觉。
在郑伯的解释下,他才知道,自己竟是中了“七窍”这种稀罕的毒。
要是没有遇上郑伯和陆清漪,如果陆清漪没有难得地多管闲事,今天恐怕就是他的忌日了。
想到三个多月前,他和母亲被赶出祝家的第三天,母亲突然发病,发病的同时伴随着发狂,当时无助的他们看遍了城里的大夫,都被告知药石无灵,反而让他早作准备。
压倒性的绝望之下,母亲认为这是上天的诅咒,当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了,害怕自己狂暴起来会伤害到苏北辙,于是在他某一次出门的时候,选择了自尽,也算是给自己留一个体面。
他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经历了短短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失去了相依相伴的母亲。
好在有好心的邻里帮助,他草草地埋葬了母亲。
从此他的胸前始终藏着一块碎布,是母亲留给他的遗书,一个她掩埋了十多年的秘密。
包括他的生父姓“苏”,确实不是这城里的祝老爷。
苏北辙之前一直觉得祝老爷只是听了一个小侍女的话,便把他们赶出祝家,实在是过分得厉害,同时他也觉得,只要祝老爷查清真相,便一定会接他们回去。
现在想来,都可笑地厉害。
苏北辙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心绪截然不同。
他对于郑伯委实惊为天人,在知道是陆清漪执意要救助自己的时候,更是对昨天见过一面的小姑娘好感陡升。
但是她今天的行为确实不算友好。
郑伯已经牵着发呆中的陆清漪过来给他道歉。
期间陆清漪双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不一会竟然双手捂脸,额头堪堪搭在了石桌的边缘。
苏北辙只能看到她圆圆的头顶,浓密的头发被梳成一个马尾,用鹅黄色的发带扎着,阳光下看去,还有一丝可爱。
苏北辙舒了一口气,心道自己究竟这是在做什么呢?向一个十岁的小姑娘置气卖惨吗?
他摇摇头,突然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坏人。
但是她奇奇怪怪的行为,着实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郑伯哄了小姑娘好一会都没用,她就是不愿意抬起头来,只好略带歉意地向苏北辙笑笑。
尴尬中,苏北辙想到自己今天有件要事没做,说道:“多谢两位的相助,北辙打算先去祝家取回母亲的遗物,再来报答两位。”
“不行!”
没想到比郑伯先出声的居然是陆清漪。
陆清漪这会倒是抬起脸来了,额头上一道红红的桌子边缘的印痕,下面是一双湿漉漉的眼睛,泪水在眼眶里一直打着转就是不掉下来,眼眶微红,小鼻子通红,让人看着很是心疼。
苏北辙看着她小兔子一样的眼睛,觉得自己坚硬了许久的心突然就柔软了下来。
郑伯终于放下心来,她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时候,每次都是背着自己偷偷哭一哭,之后就好了。
一直忍着泪水,倒是挺倔强。
陆清漪吸了吸鼻子,颇有些自暴自弃地抓过郑伯手里的手绢,胡乱在脸上擦了几下,这才仰起头看向苏北辙,声音里还带着哽咽:“你身体还没好,不宜出门。”
郑伯也点头表示赞同。
苏北辙颔首,不由地放柔了声音解释道:“我知道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祝家打算卖掉青松剑,我若是去晚了,只怕更拿不回来了。”
他说到这里,情绪有些低落:“那是母亲留给我唯一的念想,我不想让它被太多人触碰。”
郑伯没有听到陆清漪的声音,低头看去,小丫头的表情依旧带着忧伤,但是那双闪闪发亮地盯着少年脸庞的眼睛已然告诉他——这闲事,她管定了。
***
并不宽敞的街道上,陆清漪和苏北辙一人一边走着,中间隔着郑伯。
今天正好有集市,人流特别大。
人群熙熙攘攘,讨价还价的,大声吆喝的,哭着找走散的孩子的,生气地谴责小偷的,各种声音齐聚,闹闹哄哄地让人头痛。
苏北辙身体没有完全康复,临出门前,郑伯又让他吃了几个药丸,说是能让人舒服一些,这会倒也不是特别难受。
他被挤得和郑伯错开一步,正好能看到同样落后一些的陆清漪。
陆清漪嘟着嘴明显有些不高兴,但不愿意让郑伯抱着走,牵着他的手努力往前挤。
她人小,就算紧紧地被郑伯牵着,也好几次差点被人给撞开。
郑伯一只手牵着她,一只手隔开前方的人流,时间一久,也有些吃力。
陆清漪平日里最怕这种集市了,人多不说,有些卖的东西还特别贵,就像路边的馄饨摊,现在的价格是平时的三倍多,但还是有络绎不绝的人会买,原因无他,不管多贵,饭总得吃吧,不是每个人都会随身带干粮的。
郑伯不让她用轻功,说是内力还没完全恢复,贸然调动起来会恢复地更晚。
看他坚持,她只得作罢。
结果就是,她几乎被人群给挤扁了。
陆清漪偷偷打量郑伯,就见他注意力都在别处,就悄悄放下了本来挡在身前的手,慢慢比了个手势,打算神不知鬼不觉用一用内力,让自己好受一些。
就在这时,她感觉自己空着的手被人给握住了。
她下意识挣脱了两下没挣开,反倒被握得更紧了。
“别动,我牵着你走。”一个温柔好听的声音在陆清漪头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