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 石头记之遂万物之宜 - 十章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九回

翌日一大早,宝玉还没穿戴好便闯进了闰玦的屋子,所幸闰玦昨晚将门栓死了,宝玉便一边拍门,一边叫闰玦起床。闰玦不能再睡,艰难起身,穿好衣衫,才放宝玉进来。

宝玉见闰玦精神不好,便问是否昨晚没睡好。

闰玦道:“连日奔波是有些乏,过一阵儿就好了。”

宝玉又让袭人等将洗漱用物拿到闰玦屋里,闰玦看本不大的屋子被一众丫鬟们挤得满满当当就更觉头疼。他道:“表兄为何不去你自己屋里,我这里又小,她们那里能伺候的开。”

宝玉道:“不碍事,她们把东西放下就走,我们哥俩一道洗漱。”

闰玦不知宝玉这又是抽的哪门子风,索性不理他,取了帕子洗脸,把料理干净后又拿了发带束发,宝玉忙阻下,道:“成日见你都是这般寡淡样子,今日你是主角儿,何不换个样儿?”于是叫袭人将他前几日新做的衣裳拿来,又让晴雯过来帮闰玦梳发。闰玦直道不用,奈何宝玉身边丫鬟都太过热情,一人拿了他一边胳膊,硬是把闰玦按到了梳妆台前。闰玦不好与她们纠缠,又想宝钗平日里装扮虽也清淡,但细节处总能见有讲究,想来或可能喜欢精致打扮,便也不再反抗,顺从听了宝玉的安排。

宝玉自己还没洗漱,却指挥各丫鬟装扮闰玦,闰玦只觉身边香气萦绕,有人替他束发,有人问他配饰,有人拿来香粉,有人过来弹面,唧唧喳喳闰玦已经听不清众人言语。如此折腾好半响后,众丫鬟们才罢手,又有玛瑙过来帮忙把宝玉那身衣服给穿上。齐装完后,闰玦有些不自在,宝玉却连连拍掌叫好,平日闰玦常着青衫,头发也只拿同色发带系好,腰间从不带配饰,走在路上常被人认作是普通家的读书儿郎。而经今日打扮,素色青衫换做了暗纹银白锦袍,头发再不是松散模样,而是用金冠束好,将闰玦五官完全露出,愈发突出眉目之清朗,面容之白皙。

玛瑙见装扮完的闰玦不由也赞叹道:“平日里只觉大爷清润近人,今日这一打扮,倒完全是贵公子的样子,看着就觉矜贵。”

宝玉最为满意,他道:“平常还是太过素雅了,今日这般方能衬初玦兄弟之颜色。”

闰玦轻咳一声,自己又去全身镜前看了看,的确有些不习惯,但还不算怪异,便也认可了,还认真谢过在场诸位。惹得丫鬟们咯咯直笑,说道:“这般做派倒像足了宝玉了。”

宝玉又自己洗了脸,让袭人她们帮他也装扮上。

待宝玉也整理完毕,众人来看,宝玉、闰玦二人一处,恍然竟如亲兄弟一般,只是闰玦偏清贵,宝玉从富贵。

这时又听外面丫鬟来传,宝玉、闰玦二人便出了门去。

二人先去了贾母那里请安,黛玉宝钗等早就到了,正和贾母说话,一见二人过来先是高兴,正准备招呼,又见闰玦不同平常的装扮,既觉新鲜又觉稀奇。

熙凤先道:“我打眼看去,还以为是宝兄弟的孪生兄弟来了。”

贾母笑道:“玦哥儿这一装扮,我竟也是有些分不清了。”

黛玉等人已走近了看。湘云心直口快道:“哪里一样了,明明玦哥哥要高些,虽穿了这身,但却愈显贵气威严,二哥哥倒是寻常风韵,只是今日有玦哥哥一比,便是只能沦为绿叶了。”

听湘云这样说,宝玉也不恼,他笑道:“我一大早就押着他打扮,才有了这样的效果,结果自己反而成了陪衬了。”

宝钗道:“玦兄弟自有玦兄弟的气质,宝兄弟也有自己的风格,倒谈不上谁是谁的陪衬,只是玦兄弟今日这一装扮,竟又是另一番风采,以前我们只知玦兄弟端方清雅,今日这一身,便是华贵庄重了。”

闰玦听宝钗夸赞,心中便很高兴,想着日后或可多换几种风格试试。

贾母见人齐了,便招呼大家往园子里去。贾母先在沁芳亭子中招待了刘姥姥,又问刘姥姥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一边念佛一边道:“这园子比那画儿都强十倍。”贾母又笑道让惜春给刘姥姥画一张这样的图。众人在亭中说了会儿话,贾母对闰玦道:“你之前守孝读书,也没好好看过这园子吧,今日我们便也逛逛。”

闰玦自是应下。众人先到了潇湘馆,此处闰玦再为熟悉不过,刘姥姥却是头一回见这样的地方,真是又感叹又惊奇。黛玉自是要招待众人的,众人随贾母在潇湘馆坐了坐,贾母又命熙凤将糊窗纱给换换,刘姥姥直说这里哪里是小姐的绣房,便是比那上等的书房还要好呢。

众人从潇湘馆出来时,有婆子过来问早饭哪里摆,贾母便令人在探春秋爽斋那儿摆饭,他们坐船过去。熙凤和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欲拿刘姥姥取笑,便在饭桌上给刘姥姥安排了象牙长著、鸽子蛋等物。刘姥姥也心中多少知晓她们的安排,索性不过是讨贾母高兴,便也顺势出了许多洋相,如此自是惹得众人哈哈大笑。闰玦只做旁观,众人笑时,他便喝茶掩唇。饭后鸳鸯与熙凤亲到刘姥姥处赔罪,刘姥姥却也不怪,说:“若是我恼,也就不说那些子话了,能哄着大家伙儿高兴,我也算居功一件。”

用过早饭,贾母顺势带众人游览了秋爽斋,刘姥姥自又是闹了一出笑话。从秋爽斋出来后,众人坐船到了蘅芜院,闰玦第一回坐船过来,所见与走路又有不同,尤其是刚看过潇湘馆、秋爽斋后,再看蘅芜院便觉得草木藤曼众多,而装潢点缀稀少。连贾母都道:“这孩子太老实,没有什么陈设。”

宝钗笑道:“以前妈妈和姨娘都又送来,但我见这里天然纯粹,便不愿多摆器物,反而坏了布局。”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你个姑娘家屋子这样素净,很是不妥,我且见你书桌上还有一别致笔筒,那东西与你这处也相配,你便寻些这些玩意儿来可不也能装饰?”

闻此,湘云先笑了,对贾母道:“那笔筒可是玦哥哥送给宝姐姐的生辰礼物,要多找几件,恐怕还得问问玦哥哥了。”

闰玦忙接道:“这些还是好寻的,宝姐姐若是喜欢,我改日便给你送来。”

贾母点点头,又叫鸳鸯来道:“我那儿那石头盆景儿、纱桌屏还有墨烟冻石鼎你给找出来,送道宝丫头这里,然后再把这帐子也给换个色吧。”

鸳鸯答应道:“恐怕得找找,明日送来。”

贾母道:“不论明日后日,只别忘了。”

之后贾母又携众人到锦阁下听曲儿喝酒,众人看贾母高兴,便又行了酒令,刘姥姥自又是那被取笑儿的主。只是行令中黛玉脱口出了两句‘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等句,惹得宝钗侧目,闰玦自是看得清楚,但一时也不知这两句有何不妥,便按下不表。

休息片刻后,贾母又领着众人去了栊翠庵。栊翠庵是妙玉的住处,妙玉此人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的仕宦人家,因她自小多病,便让她入了空门,代发修行,后父母双亡,身边只有几个丫鬟和两个嬷嬷服侍。元春省亲那时,贾府采买尼姑、道姑时将她请了来,之后便让她住在栊翠庵中修行。

贾母一行人过来,妙玉自要接待,贾母道,我们刚吃了酒肉,便不进去冲撞了菩萨,只让妙玉沏茶过来。妙玉去烹茶过来,又伺候贾母吃了,贾母又让刘姥姥试试,刘姥姥一口饮尽,道:“好是好,就是淡了些,熬浓些便更好了。”惹得众人又笑。

妙玉从心底不喜刘姥姥的作态,便偷偷拉了宝钗和黛玉的衣襟,让二人随她过去,宝玉悄悄跟着,闰玦自不会落下,也跟了过去。

妙玉请黛玉宝钗二人缘也是为了吃茶,不过却是另泡了一壶,闰玦见宝玉要进去,赶紧拉了拉他,宝玉也不拖沓,领了闰玦就进去,还道:“偏你们有体己茶吃呢!我和玦兄弟怎么没有?”

黛玉笑道:“你们怎的来了,这里并没有你们的。”

宝钗也道:“定是宝兄弟带的。”

闰玦没好意思说自己也是偷跟来,便只笑笑不说话。

这头道婆将贾母、刘姥姥等吃茶用具取回来清洗,妙玉见了忙道:“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外头去。”

宝玉却道:“你若不要那杯子了,便舍给她吧。”

妙玉道:“也好,幸而那杯子我没吃过,不然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给她。”

闰玦听了,只觉这妙玉应是极为讲究之人,怕还有些洁癖,自己未经许可便进来了,想也是犯了忌讳,便想着如何先离开的好。

妙玉这头倒不管宝玉、闰玦二人,只拿了两件盛茶器物出来,一个给了黛玉,一个给了宝钗,为她二人斟茶后,才又取了两只平常茶杯过来。宝玉不禁问道:“为何她们的是古玩奇珍,我们的就是这般俗器了?”

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妙玉听宝玉如此说,面上才稍缓了。

闰玦心中却猜测这妙玉来历,她上述所言,已不能以‘狂’字形容,若不是出生大家族难有这般底气。

宝玉喝了口茶,觉得轻浮无比,于是夸了又夸。妙玉道:“你这遭吃茶,全托了她二人的福,若你单独过来,我是不给你吃的。”

宝玉笑道:“我深知道,我便也不领你情,只谢过她二人便好。是吧,玦兄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