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话』[白季门]—[迷雾]
白门进军英租界的事,因顾竹轩掺和进来闹出了大动静,也因杜月笙出面标志着白热化,季云卿抹不开情面,终是从幕后步向前台,在能力范围之内搭救了白门一把。
小人物倾其全力也不一定办得到的事,对于大人物来说,不过是一句话而已。年轻后生是个小角色,这场游戏是属于大亨们的。
在爵门内部乃至英租界上空,绷着一张紧密的网,季云卿作为一个主线头,仅以“不作为”三个字,就能让新任安保司举步难行。
整个考核过程前紧后松,不止是老辣的明眼人,就连白九棠自己都隐隐有所察觉。大亨无非是自诩为兽王在驯兽。
对于季云卿来说,一周将近尾声之时,说好不插手的杜月笙,浮出了水面,意料之外的顾竹轩也冒出了头,就此深思一番,驯教的初衷已不再,的确有些过火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若还不及时调整,光面的好处都被别人领了,他扮演的反面人物,只是一个衬托品,白门后生非但不会俯首称臣,还会把他当做头号敌人来记恨。
“育人无方”的现实,让人几多沮丧几多愁。季云卿悲凉的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跑江湖,九拐十八弯的心思,玩弄权势绰绰有余,收复人心尚欠缺技巧和诚意。
回放爵门事件,付威廉及卢文英等人踩着季老的步调大行其道,当晚就撂了摊子。
抱着观望态的季云卿,满以为会等来白九棠告急的汇报,不想却等来了硬斗硬的对抗。
后生的这种态度,既有藐视,又透着敌视,季云卿气急攻心干脆撒手不管,任由事情越闹越大,变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谭绍良作为英租界巡捕房的华人探长,手里持的是当局的金字招牌,不愁填不鼓荷包。上海滩的竞争激烈,大买卖背后都有撑局面的人,不吃东家吃西家,无须为了一条财路,葬送了锦绣仕途。
近期的状况摆明了是爵门的内部清算,工部局一道指令落下来,卢文英居然搅合其中,谭绍良顿感这滩浑水不趟也罢,给自己放了三天大假,把所有事情都丢给了包探陆连奎。
季云卿派来的门生点醒了这桩事,让谭探长窥见到了大后台的真实意向,他返回岗位后,私下卖了个乖,不痛不痒的做出了一点回应。
白九棠从一开始就对渣打银行那十万元的进账表示怀疑,说穿了那是季云卿的一种接纳态,这个户头至今还是联名的,署名是————“季云卿—白九棠”。
安保司一职的年俸,最初不到三万,经过了营运及调整,才逐渐变成了今天这个数字。
薛浦龄对这种行为曾非常不解,季云卿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十万不是个小数目,他没道理凭白为一个后生作保,把自己的名誉都抵押了出去。
那位“幸运儿”以妄言求见时,极大的勾起了薛老的猎奇心理,破例在不喜见客的午后接见了他。
白九棠走后,薛浦龄拨了通电话到季宅,意味深长的数落道:“云卿,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那是老子的生意,不是你家的搓衣板!要挨打要罚跪,统统弄回家去,勿在生意场上闹!”
一场面见之后,薛浦龄才略有感知,为什么季云卿一反常态,要求他尽早过账,为什么款项到位之后,又生出了头版头条的大事件。
付款是一种信任,价值十万个大洋的信任,何许人?
是非是一种历练,押上季门的招牌来成就一个后生,值得吗?
白九棠一摘帽,惊为天人的答案若隐若现的登场,那眉目、那轮廓,恐怕比季十一更像季家的人吧?!
******
几年前白季二人首次为了洋泾浜的刑场对持时,白门这位年轻的堂主便引起了季云卿的注意。
白九棠的名字经过杜月笙一改再改,川沙的乡土气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有心追溯下去,那些往事都不是什么秘密。
季云卿拿到的结果是:年轻后生原名白云生,其母是杭州人士,早年家道中落后,流落于川沙长住了下来。其余不详。
这些不明不白的信息,并不能说明问题,但季云卿却莫名受其触动,带着厚礼,登门向杜月笙讨要爱徒。
此请过于唐突,且上无理由、下无说明,礼品越丰,越显得牵强。
季云卿和张啸林关系匪浅,同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也有着一些交情,但他与其师隔阂颇深,双边关系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加之法租界的流氓盛行抢土生意时,他在英租界做护土买卖,法租界的兄弟抱台脚时,又有不少门下喽啰在干“剥猪猡”的勾当。
相抵触的买卖引发了激烈的矛盾,季云卿和青帮的关系濒临破灭,仅凭一个名分在维系。帮内人士在勿生大是非的境况下尽量吃茶谈判,私下解决问题,虽有息事宁人之心,却不乏暗涌的愤然之情。
抛开双边矛盾不说。是人皆存在私心,亲手带一个徒弟所耗费的精力,远远超过了直接吸纳能人进帮。前者图个忠心,后者能直接委用,壮大势力。
将徒弟拱手让人,十二年心血付之东流,杜月笙能做这种亏本买卖?他有绝对的理由,将季云卿冷言推拒,并多了个心眼关注他的动态。
很多白相人的身世都凄惨,孤儿的故事并不少见,杜月笙至此才对徒弟的身世产生了兴趣。俩人同是川沙人士,要调查很方便。只不过他拿到的结果,跟季云卿的差不了多少,寥寥数语,仅此而已。
事后,白九棠突然接到命令,老子头让他衣锦还乡,犒劳那些曾经接济过他的乡亲,并把寄放在街坊家的一些家当都带回了上海。
杜老五不是纯粹的慈善家,杜门更不是慈善机构,门徒不是他人想要则要。既然大家都拿不到线索,只能猜测,那么杜氏能想到的线索,一定不会留给对手。
杜月笙就这件事浅显的跟白九棠交过底,大致告知了一些情况给徒弟。轻描淡写的程度,不外乎是指季云卿有心纳贤,此外别无多言。
白九棠听闻“山高水长流,好水高处走……”等等话语,心境就紧张了起来,不等老头子把季云卿的“卿”字拖完尾音,便送还了两个字——“不用!”,匆匆将谈话结束了。
此事被就此搁置,且在无人提及中,被渐渐淡忘。洋泾浜的刑场成了个绝好的训练场。门徒的对手够强悍,生命又有保障,绝对安全的极限训练,杜氏何乐不为!?
季云卿的性情孤僻暴躁,异于常人,不屑再提此事。除了留得白九棠一条命在,俨如生死对头,打压起来毫不手软。
说季门无猛将,其实过于片面。季云卿不善带徒弟,但很会收徒弟。他门下的人,有官场上的、也有混政坛的,还有军官、兵痞,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只是仅凭一纸拜帖,牵扯师徒关系,相较杜月笙自己带徒弟,感情上自然是无法比较。
爵门一职,季云卿是比较看重的,能干的徒弟都有自己的买卖要经营,官场上人更不可能来接手安保司一职,时值回归之际,他便把问题抛向了青帮内部。
杜月笙这个时候站出来接招,未免显得狡猾了一些。当年无求于人时,拒绝得斩钉截铁,一点面子都不留。现今打蛇上棍一点都不脸红。
季云卿感到被杜月笙耍得团团转,喉头梗着一口恶气,推荐出来的人选又欲拒不忍拒,末了,郁结不已的点了头。
野马冲入英租界,压着礼帽神神秘秘进出则罢。但长此以往总有闪亮曝光的刹那。若是挂着那张面孔,与季门冲撞起来,季老的颜面何在?!
不驯化一番,季云卿能睡得着吗……
******
午后的长青楼无比的冷清,大男人们都出去了,固若金汤的小楼守卫着艳光四射的女主人和娇媚如烟的女客人。
苏三叩响允娘的房门,叫她过来拆礼物。允娘倒是不客气,欢喜的从贵妃榻上起身,随她走进了客卧。
初来长青楼时,苏三连一件打底的内衣都没带,匆忙中只身而来,置办时吴子昂未敢涉及,皆是允娘给她操持的。
关允超和允娘施恩于白苏二人,从大事件到小事件,里里外外无微不至,为了答谢这份情义,苏三为他们准备的礼物都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