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快速运输开凿河道
柳苏对百姓还是抱着期待,可惜百姓的目光注定是不会长远的。晚间喜宴上比白天更加的热闹,苏定方和李兰儿在给众人敬酒,所有人都喜笑颜开,祝福话语不断。唯有柳苏愁眉不展,心中无奈至极,百姓对于他和李世民之间的选择,无疑选择了后者,其实这也不能怪百姓,谁也不会想到庄子上的繁华。
“柳郎,开心一些,叔叔的不就是你的么,这个庄子我就建在你的旁边如何?有你照看,我也放心一些。”计划出现了巨大的变动,柳苏想要百姓留在这片草原上,但是这片草原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场噩梦,有人找到了李世民递上了万名表。恳请李世民收留这些百姓,李世民是好气又好笑,这些人拒绝了柳苏却找上了他。
酒桌上李世民看到柳苏闷闷不乐,心中也是郁闷不已。这件事情他没法拒绝,不管是从道义的角度,还是从仁德的角度,倘若他李世民今日拒绝,明日他就会骂名不断。李世民只能咽下苦果,端起酒杯坐到柳苏身边“柳郎,此时还需要从长计议,少了百姓恐怕牧场计划会搁置。”李世民稍稍的感慨一句。
“牧场还是要继续,我让陈岑诚把定襄的百姓召集了,既然这批百姓不愿意就此作罢。”柳苏面色中也是带着许些不悦,他下午多少动作,但是王元芳和苏定方等人动作不小,四处奔走劝说百姓。效果微乎其微,基本上没有人点头,甚至造成了反面效果促使了这群人想要求助李世民。
李世民蹙起眉头,牙关紧锁“定襄的?定襄的倒也可以,只是少不得要让陈岑诚也过来,那瀚海的都护府怎么说?”李世民对葛无羡和陈岑诚两人都是十分的重视,此刻听到柳苏说让定襄的百姓过来,第一个反应就是瀚海的都护府怎么处理。
“让葛无羡过来,都护府的都督一职暂时先空置,让两人担任副手协同处理事情,如果叔叔有好的人选也可以推荐过来。”柳苏摇头,瀚海的都护府李世民虽然划给了他,但是他要之无用。如果让他推荐人选,倒是有不少好的人选,唐俭此人就不错,还有许敬宗、高季辅、张行成等人也是不错。
听到柳苏如此推脱,李世民紧锁的眉头更加的锁紧,“柳郎,都护府缺少都督,镇不住此方地界,空置不妥当,你是不是心中有了人选?”
柳苏轻笑一声,心中的确实有了人选,李渊时常往图书馆跑,作为他唯一的好友唐俭也没少到庄子,一来二去就和柳苏认识了。“唐俭吧,人虽老矣行事稳重,主要性格慵懒无心从事政事,倒是可以来享受一番。”
唐俭?李世民满头问号,唐俭忠心不二那是真的,但是那性格李世民遇到也头大。朝堂上现在所有官员都兢兢业业的,每天忙着各种事情,到了唐俭这倒好,天天趴在政事堂睡觉。李世民警告了两次,没有用,最后给他贬了官,成了一名员外郎。
“这不行吧,唐俭这人过来,会不会?”后面的话李世民没说出口,毕竟还是自己的臣子,多少要给点面子。
柳苏可不顾忌这些,唐俭人老成精,他的忠心没的说,表面上也不像李世民看到的那样简单。当初第一次遇到,李渊就曾经和柳苏说过,唐俭心中有大唐江山,但是心中顾虑也多,他是李渊的好友,李世民却从李渊手里夺了帝位,这当中的尴尬可想而知。所以唐俭为了躲避李世民,每日偷懒装病。
“叔叔,你这就可小瞧他了,唐俭此人心有大唐,只不过夹在中间无法处事,倘若远离了朝堂,在这瀚海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方事迹。”就和箫瑀一样,柳苏为什么要让箫瑀远离朝堂核心的圈子,房玄龄和杜如晦加上魏征的组合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箫瑀和房玄龄杜如晦两人不合,这样一来柳苏就不得不考虑怎么化解。
李世民倒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听到唐俭居然是因为这种原因防着自己,心中不快,端起一杯酒闷头喝了起来。
“呵呵,叔叔倒不用生气,形势逼人而已,若是叔叔处于那个地位,也会选择明哲保身。”柳苏开口替唐俭出声解释一句,唐俭此人还是忠心的,如此忠心的人才放弃就可惜了。
“哎,倒不是叔叔不明事理,叔叔一直在努力,他们觉得我做的不好可以直接说啊,魏征那样我不是也没把他怎么的吗?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会一直防备我,只要他们忠心大唐为了大唐我怎么会为难他们?”李世民醉眼迷离,手指无意识的在桌子上滑动。
听到这一句话的房玄龄张张嘴,最后只是叹了一口气。
高士廉擦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至今才知道原来箫瑀被突然调离长安其中还有如此密辛。幸好他和房玄龄交好,柳苏这是无形之中让房玄龄成为朝堂的核心圈子了。
柳苏神秘一笑,房玄龄是核心圈子没错,只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他这个前浪是一个引子,后面还有其他的能人问世。那样这个核心圈子也就不攻自破了,到了最后只会被更加优秀的后浪代替。
但是现在柳苏还是以房玄龄等人为主,毕竟熟悉已久,很多事情也只有房玄龄才熟悉,贸然推举出一人,需要慢慢熟悉不说,若是意见不合导致各种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房玄龄心中自己的地位,今生只要不谋反,这个位置肯定不会轻易被挪走,当即对柳苏拱了拱手,举起酒杯示意。
柳苏没在意两人的神情,酒不醉人人自醉,李世民心中不忿,怨气上了心头,“叔叔,你还劝我看开些,你又何尝不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总需要小火慢慢来,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官员心中有他们的自己的想法是好的,我们需要去了解,了解到官员心中的想法,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
这就和管理庄子是一样的道理,柳苏手下那么多人,比李世民来说只多不少,五级管事都上万人了,如果每天操心关系处理那还怎么做事。遂柳苏直接让王元芳做了个意见本,心中有什么意见建议的直接说,没有人会打击报复。这样既能加速了解底下管事的诉求,也能知道管事们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李世民听闻柳苏的话语稍微愣了一下,正确的方式?随后心中明了,确实如此。长孙皇后一直在提点他,如果没有长孙皇后的提醒,他早已将朝堂弄的一团糟,不说其他的,就单单以心胸来说。刚刚建立大唐的李世民心胸并不是那么的大度,时刻提防着其他人。长孙皇后旁敲侧击的试探过几次,最后让柳苏侧面劝说,让李世民放下心中的执念。
“或许吧,等回去我就去开个会,不管他们是何心思,我都去了解一番。”李世民抛除心中的杂念,立刻就恢复了清醒。
“还可私下面谈一番,不必兴师动众的,许多事情明面上不好说。”柳苏劝谏一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手下人多也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