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牧场计划永昌牧场(祝各位元宵佳节快 - 在初唐玩革新 - 白居易的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在初唐玩革新 >

第235章牧场计划永昌牧场(祝各位元宵佳节快

这一幕早已落入了柳苏的眼中,柳苏考虑许久才做出那样的举动,有些事情可以藏,也可以不藏。这些百姓现在需要的是一种信仰,原本柳苏的打算是让话剧来重新树立百姓的信仰,让百姓知道大唐的宏伟壮阔,知道大唐的盛况。但是这个想法他还没来得及执行,就被李世民打断,谪仙这身份比什么大唐盛世来的更加的有说服力。

柳苏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小小展露了一下手段,没有刻意的安排只当做是一件小事。百姓看去了自然心中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幸亏柳苏现在没拿出飞行器,被他改造成飞剑模样的飞行器一出手,恐怕就不是百姓把他当做信仰了,那不得直接建立生祠日日叩拜么。

瞥了眼同桌上几名百姓代表,柳苏不动声色的给李世民递去一个眼神:叔叔,你看着办!这是李世民示意下搞出来的事情,现在少不得要李世民解决,柳苏可不想破坏他的神秘高人的形象。

且看李世民哈哈一笑,直接抱着希望走到百姓的身边,亲切的给百姓倒了一杯酒:“哈哈,尔等不用怕,柳郎是我们大唐的瑰宝,谪仙人也是人,大家不用慌张,你们各自吃好喝好。”李世民哈哈大笑着给百姓都倒了酒,一人一杯,随后在从王升手中接过自己的杯子举头将自己杯子中的酒饮尽。

李世民说是这样说,但是没法打消百姓心中的顾虑,有了李世民的话语,百姓也稍微放的开了一些,各自吃喝自己的,时不时和身边的人交谈两句。

“诸位,小子渭水河畔有一处庄子,若是你等不嫌弃,没了居所不愿回去的可随我一同回庄子,我庄子外还有十处可以安置你等。”柳苏可没打算直接收拢这批人,庄子上本来就女人多,这批百姓中还有两万五左右的女人,男人只有一万不到的样子,这如果加入庄子,女人越多越不好管理。

喜宴到了一半的时间,柳苏摸出早就准备好的喇叭,巴拉巴拉开始给百姓宣传了庄子,能不能进入庄子还需要仔细的筛选,但是对于这批百姓柳苏最大的意愿还是留在草原上,他们的家基本上早就毁了。而且有了这么多女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过来,这个时期虽然女人比男人多,但是光棍的也不少。

“柳东主,你的庄子能够给我们这么多人吃穿吗?”恭敬是恭敬,涉及到吃穿用度的方面,这些百姓不傻。仙人能给吃的能给活路那才是真的仙人,不然那就是一种信仰罢了。

“哈哈,你等不用担心,柳家庄子可不小,我用我的名义替柳苏做保证,你们才区区三万人,再多个十倍也能供你们吃穿。”李世民哈哈大笑,百姓的眼光也就这样,不用想他们有太多的远见,只要吃饱穿暖就满足了。

当下百姓没了声息,所有人都在等,等那个第一个表态的人。

“东主,承蒙不弃,我家姐妹三人恳请东主收留,小女子不才愿意许愿,此生愿意和东主缔结契约,终身为奴!”苏定方携着自己新入门的媳妇走到柳苏的面前,没有那么多规矩,兰儿的红盖头早已掀起,此刻和苏定方一样单膝跪在地面上。

“庄子上没有什么奴不奴的,大家都是大唐的百姓,今日你姐妹三人既然想入庄子,想必也清楚了庄子的规矩。既然如此,王元芳,登记上吧!”柳苏双手虚扶,扶起苏定方和兰儿,看着眼前一对新婚的夫妻心中感慨万千。

第一人有了,可惜是李世民亲自封的郡主,这算不得真,百姓还在犹豫。

柳苏不着急,还有下午一下午的时间,他可以慢慢等。

“柳郎,你为何不愿意让百姓进庄子?”李世民好奇,柳苏庄子一直缺人,人对于柳苏来说就是宝贝,现在李世民他自己想用点庄户都需要深思熟虑,柳苏的人太少了,随便调用点,就能导致未知的问题。

“叔叔,庄子缺人是不假,但是这片大草原更加缺人。原本突厥的人,可信度不高,对于大唐的忠诚度也没有这些百姓高,我想让这批人留守在草原上。庄子给他们补充物资,给他们建造房屋,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等到他们发展起来,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到这片土地,这批人中女人多,男人少。这样的结构适合放牧,放牧女人也可以干,比耕种简单许多,也太多的难度。”

柳苏打算建立一个巨大的牧场,这些人如果愿意留下,那么就会成为这个牧场的第一批主人。他会交给这些人如何制作青储,如何蓄养牧草,还有耕种田地,作为大唐后备的食材基地,他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块土地的。

李世民还在恍惚,房玄龄眼前一亮,瞬间明白了柳苏的打算:“柳郎,你这是想借着这批人,分化了草原上的其他势力,做到统一管理?而且如果有了固定的牧场,不仅他们可以生活的更好,大唐百姓也有了丰富的肉食!”

柳苏微微一愣神,没想到房玄龄居然能看出自己的心思,果然人老成精。自己随手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让这老狐狸看破了心中的打算,被看破了他也没有过多掩藏的打算,点点头:“突厥一分为二我们都知道,西突厥虽然和大唐交好,始终不是大唐的地方,还是需要提防,这次还有几个部落趁乱逃走了,这也是隐患,所以不得不用点手段。”

“牧场的计划我已经考虑了很久,单单靠着关内百姓养殖能养多少,所以牧场势在必行,有了这片牧场能够支撑更多的百姓吃上肉。”

“扶桑那边我已经让青雀开始进行养殖,那边会作为一个海鲜基地,供给大唐。同时渤海湾的养殖基地全部迁移到了扶桑,扶桑会成为大唐产盐和海产品产业的中流砥柱。”

柳苏动的不仅仅是一块地方,肉有了,鱼也需要有。

“柳郎,我觉得还是不行,如此大规模的养殖,来回运输不容易,道路不通还是不便捷。”房玄龄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扶桑到大唐有船,有船就可以快速的运输,来回几日时间,但是这片土地不一样,崇山峻岭的怎么走。

君不见柳苏为了这顿宴席准备十多天,单单是肉就用了三四天的时间才运输完成,这还是十多万人的一日三餐,如果是大唐的百姓,一千万人,这需要多久。这个数字房玄龄想想头皮就发麻,时间上太久了,久到让人不容忽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