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攻城 - 万千昭阳应怜我 - 重力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4章攻城

第194章攻城

“皇帝造下的孽,如今却要你们这些孩子来承担。你念着春城公主,是啊,春城这孩子又做错了什么,却要她来承担这些苦果。”沈贵妃最是怜惜这些后辈们,“我的儿子又做错了什么,就得那样不明不白地死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北朝人兵临城下,将京城围得水泄不通。我倒想着,该让皇帝如何都得起身去看看,看看他这些年都做了什么恶,而又结出了什么样的果。”沈贵妃走后,昭阳去见了皇帝。

皇帝已经醒了,靠坐在床榻上正在由太医请脉。

“七皇兄传来的信,北朝军队是由凌亲王统帅,已集结于城外十里。先头攻城之营队,推行攻城器械逐步逼近。至夜,攻城守城之战役必将打响。到时父皇坐在这巍峨殿室中,大概也能听见远处的轰鸣声。父皇,请您过目。”

昭阳把睿亲王的手书递过去。

皇帝没有接:“你怨气深重,朕都听得出来。”

“昭阳自然要有怨气,父皇难道不懂,这些怨气由何而来吗?”

皇帝沉默了一下,随后又说:“是朕对不住你。”

“父皇对不起的人,又何止昭阳一人。大概昭阳总是幸运的,还能从父皇这儿得到这般不痛不痒的一句话。可就算是得到了这句话,又能如何呢?因父皇所赐,而经历尝遍的苦难折磨,会因为父皇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全然抹去没有踪迹吗?父皇可不能这样耍赖行事吧。”

“你们都喜欢这样说话,阴阳怪气地讽刺朕,仿佛朕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对过。可就算是她溧阳坐在朕的位子上,她就能保证比朕今日做得更好吗?万里江山,积重久矣,可是她溧阳高高举起一句改革就能改变的吗?她只是公主,自以为读了许多书就参透了治国之道,自以为游历各处看了些人间疾苦就明白该如何改善百姓之生活,可她所提议的法度规章,在实践中又能有几成可以取得成效?”

“父皇,溧阳姑母已是故人,您现在与儿臣争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可你就和她一样,你站在朕的跟前,朕就仿佛觉得又看到了那张脸。若非太医亲口所言,溧阳此生都无法生育,朕都要怀疑,是不是哪个胆大之人偷换了朕的女儿,而以溧阳的女儿取而代之。幼时的你是多么乖巧,多么讨人喜欢,可如今也是这样一副积怨深重的模样。”

“幼时的昭阳,因无知而乖巧,因愚蠢而讨您喜欢。”

皇帝被昭阳气得重重咳嗽起来,跪在一旁的太医是不敢言语,只希望自己快些将脉案梳理清楚,随后得到昭阳公主一句话,能够飞快地将皇帝的龙体安康禀报上去,随后赶紧出去候着。而不是现在这般夹在皇帝与昭阳公主的争论中,时不时还要掺和上那位早就是不能提的禁忌的溧阳长公主。

“太医,父皇的病情如何?”

昭阳真的如太医所愿,开口问及了病情。

“回昭阳殿下,陛下邪风入体未尽,尚有气虚体弱之症,仍需静养加服用汤药。”

“若做好保暖的措施,小心伺候着,短暂见风应是无恙吧?”这才是昭阳问起病情的目的。

太医犹豫着:“这——陛下的病症倒也是有些反复——”

“本宫知道了。”昭阳一看太医几乎要看眼色艰难说话,也就明白过来,“劳太医去外间候着吧,本宫还有事情要禀报父皇。”

“是。”太医退了出去。

皇帝的咳嗽渐渐止住,涨红着脸看向昭阳:“你还要说什么?”

“七皇兄说,这几日他都在京南兵马司防务营。昭阳见兄长,有与京城共存亡的意志。贵妃娘娘昨日已去营中探望了兄长,与他交代了几句话。自然,贵妃娘娘如今只有七皇兄一个孩子,七皇兄也只有贵妃娘娘一个母亲。昭阳想着,时局多变,往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父皇虽不止有七皇兄一个儿子,可七皇兄却只有父皇一个父亲,您若是能去看望他,一并犒劳守城之军,也可鼓舞士气,使军心大涨,于事有益。”

昭阳本也就没有期望皇帝能答允下来,可真的当皇帝否决的时候,她还是不得不感叹这位父皇的冷情冷意。

“既然父皇的龙体抱恙,不宜外出见风,那也就罢了。昭阳会守在乾元殿,以公主之身份,做父皇跟前最后的一道墙,以报答父皇生养之恩、报答万民奉养之恩。”

昭阳下跪,以额贴地,最后一遍行大礼。随后她扯着裙摆起身,转身离去,只留给了皇帝一个清冷单薄的身影。

就好像很多年前,溧阳长公主与他决裂的时候。

那时候,溧阳也是这样,狠心地背弃他而去。

——

深夜,却并不寂静。昭阳跪坐在几案前,听着远处的战鼓声,心脏也跟着狂跳起来。

她知道,北朝开始攻城了。

这是北朝军队围城的第二夜,不知道京城中的三万人马还能抵抗多久。

睿亲王去大营之前与昭阳说过,北朝人大概是知道南朝的指望落在了援军上,因此他们必然会力求速速攻下皇城,占据先机,攻陷南朝禁宫,而不是围城等待城内物资匮乏的困境。面对有规整攻城器械的北朝军队,京城的守军并没有优势,甚至连抵挡都是胜算渺茫。

存乔劝昭阳先去歇息,昭阳却没有能够闭上眼睛安睡的心情。

她登上了禁宫最高的楼阁,从这里可以一直望见远方京城城墙之外的地方。

她轻易就能看见那些在远方扎起的营帐,有着点燃的火光,稍微近一点的地方,是厮杀的战场,那里火光与血光剑光交织在一起,伴着恐怖的战鼓声与攻城器械运作时的声音,不知这座城里,今夜有多少不眠人。

昭阳从楼阁里翻出一把筝。

她不擅长用筝,从前只是在庄懿淑妃和桓皇后的要求下跟着女师傅学过,比不得几位姊妹那样的精通。可是此时,能够让她的心静下来的东西,大概也就只有这把筝了。

她抱着筝,迎风坐在楼阁外的露台上。钗环除尽,长发就这样散下来,在风中肆意地来回飘动着。她调了调音,筝音利落明澄,禁宫里的东西总是最好的,哪怕是这样被随手放置在楼阁里的筝,恐怕也是什么地方流传下来的名筝,未得精心养护,仍不失水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