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寒心 - 万千昭阳应怜我 - 重力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3章寒心

第193章寒心

春城受封公主,远嫁北朝。她的夫君,就是如今带兵攻城略地的北朝凌亲王。北朝有意使南朝受辱,就是那凌亲王亲手杀了颖亲王,又翻脸不认这桩联姻,将春城辱没为最平凡不过的侍妾,从此阻断了春城的音讯。昭阳总在夜深时会想起当时溧阳长公主与她说的话,说她是庄懿淑妃的女儿,若不是因为明烈亲王之死、母妃以自己的死、威北侯府慕家以远离朝廷作为代价,那么在皇帝眼中应该远嫁北朝的公主,就该是她了。

也就是说,春城是代她受过。

如今该隐没在北朝凌亲王府邸中的可怜人,其实也曾经有可能是昭阳公主的。

有这样的因素在,昭阳总是对春城,更怀着一份愧疚。

“北朝行事作风,非人也。”昭阳以仇恨作为底色,强忍着情绪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当初就不该将春城公主嫁去北朝的。”

千金难买早知道。站在此刻去回顾往事,当然会给出更理智更周全的方案。可身处在当时,一切的决断皆出于皇帝之手,对于春城这么一个并没有见过几面的侄女,他当然不会有什么怜爱。而颖亲王之死,到底也没有激起皇帝多少的悲痛。大概在皇帝眼里,颖亲王只是一个没有按照他安排的轨迹长起来的儿子,比起明烈亲王的过往,比起他对于东承太子的期望,颖亲王就有那么一些不足看了。

“三哥哥是聪明人。他从没有想过要如他人的意去争抢什么。”昭阳叹惋,“因此也是由他去了北朝送亲。七哥哥你——我原本是担心你的,你的性子要强,又年少带兵在外,正是积累功勋的时候,若父皇有意放纵,他日未必不能在朝堂上生出羽翼与太子哥哥抗衡。”

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能对睿亲王说出这些心里话。

“所以你一直都不喜欢我,却与三哥亲近。”睿亲王这才明白过来,“你觉得我野心太甚。”

“我是不知,七哥哥你究竟是野心太甚,还是心计浅显,这些事情看不透,还硬要按照父皇给的路子走下去。父皇也是古怪,他偏偏要觉得,咱们对自己的同胞所出的手足没有感情,能只当作是异母所出的兄弟姊妹一般对待,也以为年幼不懂事的孩子最好掌控。所以他不防备你和三哥哥,也不觉得我会因为长兄的事情而心存芥蒂。”昭阳摇头,话说开了也就好了,“大概是他自己与溧阳长公主是那样的冷漠关系,因此以己度人,也这样看我们这些孩子。”

“都过去了。往后再无这些哥哥们了。”睿亲王也很伤感,“你我必须振作起来,担起自己的职责。”

“自然。我是为了南朝,为了奉养皇族的百姓,为了以公主之身份而受下的锦衣玉食,此刻就是咱们应该挡在前面的时候。昭阳,听凭兄长差遣。”昭阳拜服下去,行了礼数。

——

北朝的军队来得速度,要比想象中更快。

短短五日工夫,他们便已兵临城下。自鄢陵关示警,一路至南朝京城,其间数百里的城池上,无人可抵挡北朝大军之攻势。如今京城守军,将羽林卫、御林军等尽数充入其中,勉强凑齐了三万人,与北朝浩浩荡荡而来的二十万兵马相抗,已不是胜算几何的问题了。

京城必须得拖延时间,等到援军赶到。

而援军,同时也在路上。依照最晚收到的几封快报,京城的兵马,须得撑上至少四个完整日夜,才有可能等来脚程最快的栾城军。而栾城军完整规制总共十五万兵马,想要完全胜算,必须得与随后在路上的骆平军合流,凑足二十五万兵马。

睿亲王亲自督军,大营就在京南兵马司防务营中。

昭阳代执玉玺,睿亲王给她留下了羽林卫及各府府兵总计五百人,守的是整座禁宫。

她从他手中接过玉玺的时候,她轻易就读懂了他的意思。

京城之门若是失防,那实际上禁宫也再无苦守的必要,南朝江山将见覆灭。

昭阳却对睿亲王坚定地摇头:“京城之门守不住,那还有禁宫之门。退无可退,还有乾元殿的宫门。必要死守,以待援军。”

——

自睿亲王去京南兵马司防务营后,昭阳就守在了乾元殿中,哪里也不去。乾元殿的正殿是她处理各项事务的时候,而最后面的寝殿,就是皇帝病榻之所在。沈贵妃也陪在昭阳的身边,她是将门沈家的女儿,虽然这些年受限于后宫,可眼界学识非常人所及,有她在昭阳身边,昭阳也觉得自己像是有了主心骨,仿佛是回到了庄懿淑妃、桓皇后还在的时候。

“南朝之危,起于十数年前。皇上登基后,所颁布之政令,有因独夫之心所为。京中世家,底蕴深厚而感心寒者,多有激流勇退之意,其中又以你母妃的娘家威北侯府慕家为主。溧阳长公主在朝堂时,曾主张丰枬改革,便是想要破除陋习陋令,建立新气象。而溧阳长公主下诏狱之后,众人知晓,皇帝之心,不可转圜,嫡亲的妹妹尚且如此,更不必说旁人。也就再无人以性命死谏。”

“溧阳长公主,年盛时该是何等风采。”

“孩子,不必眼望前人。你也承继了她的风骨,溧阳长公主的姿容丰采,亦见于你的身上。溧阳是铮铮之骨,同样重情重义。溧阳之退,是寒了那些有抱负理想之人的心。而数位年青将帅折于战场,则是让人觉得皇帝之短视。皇帝容不下那些战功赫赫而年盛锋芒毕露的人,以为他们终将生出异心,于是将他们派去最危险的地方,北朝人仿佛成了皇帝手里最好用的借口和刀刃,将那些良将斩于马下。”

“你与宁国公府顾家人一贯亲近,可知道顾家曾有出过一位塞上将军。”

昭阳点头:“塞上将军顾言柏,我听说过他的事迹。他与我的兄长明烈亲王,是死在同一场战役中。那时我还年幼,远去北境为兄长扶棺,那时路上照顾我的,就是去为儿子收殓尸骨的老宁国公夫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