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名录 - 万千昭阳应怜我 - 重力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1章名录

第161章名录

昭阳的视线随着太子妃的动作也停留在她的腹部。这个孩子,还会面临上一世的人生吗?昭阳尽管只与那个孩子相处了短短不到半日的时间,却好像对他产生了很深刻的感情。她清晰地记得,那个小小的、脆弱的身体被放在襁褓中,由她亲手抱着穿过了大半个禁宫。那个孩子曾是在绝望中唯一一个依偎在她身边的小生命,也仿佛寄托了一定的她的精神安慰似的。上一世的昭阳未曾出嫁,也自然没有生育孩子。这一世的昭阳依然不知道为人母是什么样的感觉。她的视线又从太子妃的腹部移到了太子妃的脸上,眼前的女子,温柔和顺仿佛是什么模板似的大家闺秀及高门嫡妻。太子妃上一世虽然也做了母亲,可她的生命随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则像是赔了出去,迅速地凋零了。她是那样坚韧而充满勇气地催促着自己的孩子顺利降生,在那个时刻,昭阳很清楚,她是同时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疼痛。

“太子妃娘娘一定要平平安安地把小皇孙诞育下来啊。”昭阳的视线也忍不住柔和着。

太子妃一愣,没有想到昭阳会这样妥贴且柔软地说出这样的话。

“多谢殿下吉言。”

昭阳脸上的笑意扩大了,同时压抑住了眼睛里的湿意:“我是认真的。”

——

既然决定了要去北境,那么在开春的时候就肯定要动身出发了。

宜早不宜迟,早些去,说不定还能赶在糟糕的事情发生之前及时阻断。

但是昭阳也自然不是孤身坐马车前往的,除了皇帝特意允诺给她的一队精锐侍卫之外,还有朝廷要去北境赴任的官员与她一道同行,如此声势浩大,绝对可以力保昭阳公主一路上不出现什么问题。当昭阳坐在马车里,看到那份被呈到她面前的随行官员名单时,也忍不住说一句,果真是逃不开的家伙啊,像是担心她与这些随行官员不熟悉一般,偏偏安排的都是她熟悉的家伙。

出身宁国公府的新科进士顾清涟,以及昭阳的表兄慕洛瑾、郭岸佰都名在其列。

“表哥怎也要去北境?清河姑母恐怕要长久地操心记挂罢。”在马车正式出发之前,昭阳走到了马车的外面,和正好与她打了照面过来的郭岸佰说着话。

郭岸佰是昭阳的姑母清河长公主的儿子,比昭阳要稍微年长几岁。平日里因为清河长公主不喜欢交际的缘故,连带着她家中的一儿一女也很少出席宴席聚会,所以昭阳也有些时候没见到郭岸佰了。他也是去年名录里考中的进士,没有依靠母亲这边的背景轻易地接受荫封的官职,好像存着一口心气儿想要凭自己的真本事往上走。

“大丈夫志在万里,当然是要去最需要的地方,勇赴国难,方是血性男儿。”

昭阳点头称是:“表哥志向远大,昭阳佩服。”

“何况,母亲也是支持我的。”

郭岸佰不是那种喜欢说话的类型,把基本的意思表达到位也就行了。

说到清河长公主,昭阳就忍不住想起自己当初不愿意嫁给萧阜屿的时候,过来长秋宫里特意劝慰昭阳让她接受的人也是清河长公主。但是长公主也不是一味地要强使她低头,从她劝说的那些话语里,昭阳也多少觉察出一些实情,自己这位姑母的婚姻生活大概也不是很顺利吧。更重要的是,当年清河长公主出嫁,仿佛也是违逆了她的本心嫁给了心里并不属意的人。

眼前的表兄郭岸佰就是清河长公主与驸马生下的儿子,他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妹妹。

“表兄只需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南朝有如此大丈夫,胸怀抱负,自然南朝可得兴盛。”

要去北境的不止是郭岸佰一个人。

慕洛瑾过来见昭阳的时候,明显比起昭阳见他时要更加沉稳。

他也是昭阳的表哥,但是是来自于母妃这一边的亲属关系。

“表哥你要去北境,那么冠议表哥还是留在京城吗?”

昭阳口中的冠议表哥指的是慕洛瑾的弟弟慕洛琏。

“冠议也不留在京城,他外放去了川蜀一带任官,任期三年,等到我从北境回来的时候,他也就同时要回来接受新的任命。”慕洛瑾在这个时候也不忘开句玩笑活跃一下气氛,“但愿三年为期,北境的战事可以终告结束了,这样边境百姓也可休养生息,冠议同时也得不到机会去北境大展他的身手,我就有了永远可以取笑他的理由。”

“表哥原来是存了这样的私心啊。”

“不说我的事情,都是寻常不过。殿下怎么也要去北境?”

“去见世子,同时也要去祭拜故去的兄长。”

说到明烈亲王,这是对话的两人心中同样的痛处。

“是到了时候该去祭拜明烈亲王殿下了。”慕洛瑾脸上轻松的表情收敛起来,这让他看起来整个人严肃而认真,“还请殿下到时候能同样给予知指出衣冠冢所在。予知也要写信告知清河郡的家人,问他们是否有什么话要代为祭祀烧给明烈亲王殿下。”

“大家都记挂着兄长,所以他其实根本没有离我们太远。”昭阳听慕洛瑾说到清河郡的慕家人,于是想到了别的事情,同时岔开话题也是为了减弱此刻肃然略有些伤感的气氛,“对了,表哥方才说,冠以表哥要去川蜀一带任官,予知表哥你要去北境,各自都是三年的任期,可是清河郡的外祖家不是马上就要迁回京城了吗?到时候他们入京,岂不是也无法见到你们。”

慕洛瑾点头:“是啊。之前收到清河郡来信的时候,说是行李都在打包了,估计最迟还有个半个多月的工夫,最早出发的那一批人就该真的动身了。到时候来了京城,虽然无法见到冠议和我,但原本他们也不是为了我和冠议才决意回来的。是整座威北侯府到了该回来的时候,而不是他们为了子孙后代的仕途才回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