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反戈相向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09章反戈相向

“怕个甚!”印应雷白眉一扬,拍案道:“朝廷让我们给蒙古鞑子腾地方,真正是个卖国害民的朝廷!”“这样的朝廷,保之何用?”

“且不说我是不是心向那能强我汉民之人,便是我等邀请永盛军为我守护淮南东路不受鞑子荼毒,临安朝廷就已经容不下我等!”

印应雷神色阴沉,望向南方的目光变得冷厉。

“容不下我倒也罢了。但是,不怜惜淮南东路的百姓,更不在意汉家的土地,我又何须向着它!”

“吕文焕来信说,他守着襄阳六年,最后只有永盛军才拉了他一把,才避免阖城百姓被屠戮的惨剧。今日,也是永盛军拉了我们一把,才让淮东的百姓和我等苟活下来。”

“我记得城里还有人帮胡璘打理走马承受衙门,你去跟那里的人说,只要永盛军能驱逐蒙古鞑子,护我汉家子民,保我汉家江山,我淮南东路愿意和襄阳一样,奉其为主。”

印应雷的话语,令潘宇东连连震惊。

然而,听到后来,他自己对朝廷的怨怼情绪也被撩拨了起来。

最后听到印应雷明确说出了改换门庭之语,心中也拿定了主意。

毕竟发发牢骚,说些出格的话,都有可能只是一时情绪的宣泄。

自己随口附和,保不准日后反倒成了他人的把柄。

可是,老大人如今把话说到这份上,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不是对自己发牢骚,更不是试探自己。

近几日,走马承受府的杨胜已经找过他。潘宇东对效忠临安,已经有了动摇。

可是,制置使大人不发话,他也不敢做选择。

今天,印应雷把话挑明,他可以给杨胜一个明确答复了。

感觉到自己不会成为临安的陪葬,潘宇东心里很高兴。

……

屠了寿州之后,蒙军向周边城池席卷而去。

忽必烈认为宋国在协议上明确两淮之地让其借住。既然如此,这里的财帛人口皆可取之。

不过,忽必烈没想到自己进入两淮之时,永盛军也从蛰伏中苏醒,闻风而动。

如果说许三率领的江淮联军处于蛰伏状态而突然爆发,那么史天泽的部队则是大张旗鼓地呐喊追击。

从向胡璘效忠,到接到胡璘的命令,追击安童和真金太子,前后间隔半个多月时间。

史天泽部和宇文战部一起上路时,早已失去了拦截真金和张弘范部的最佳机会。

拦截不成,只有追击。

在追击之前,史天泽和宇文战见了一次面。

见而既是为了相互认识,也是就追击蒙军一事做个商量,分一下职责。

史天泽带着麾下将领前往宇文战的大营。

他虽然年长,但是作为投诚之将,自然是他去拜见对方。

走进宇文战的军营,看着永盛军披甲执刃,史天泽等人就感觉到迎面一股浓浓的肃杀之气。

史天泽的部队堪称精锐,但是和蒙军一样,部队兵甲并不统一,武器杂乱,所能震慑人心的无非是那一张张充满杀气的脸。

而在永盛军的士兵身上,他看到的不仅有着同样肃杀的神情,还有坚如钢铁的军纪。

永盛军士兵戴穿同样制式盔甲,屹立在骄阳之下,如雕塑一般一动不动。

他们身上的甲刃火枪,如他们的目光一样,在阳光的直射下,反射着灼热的刺目光芒,叫人的心头发紧。

看到走出军帐,前来迎接的宇文战等人,史天泽忽然有种英雄迟暮之感。

宇文战三十来岁,身材魁梧,方面阔口,脸上长了一圈钢针般的络腮胡,虽然眉目含笑,却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度。

他身后的将领,大都在二十岁左右,一个个军容整齐,杀气腾腾,浑身充斥着难以言喻的熊熊战意。

对于史天泽的印象,宇文战也是极好。

史天泽身材高挺,脸孔方正,眼神深邃,颌下白须,尽管须发皆白,脸上皱纹纵横交错,但是数十年来在战场养出了一份与其年纪截然相反的强悍之气。

虽然在对着宇文战低头拱手中,他笑容满面,遮掩了虎威,但是其一举一动,依旧令宇文战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来的、杀伐果决的危险气息。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两人都是带兵之人,有干脆利落的行事作风,入营落座之后,便谈论追击张弘范部一事。

宇文战收到胡璘的命令,提出让史天泽做前锋,自己随军跟进。

史天泽也有投效的自觉,答应担任先锋,却提出借用永盛军的火炮军,做开路的利器。

考虑到对方新近投诚,宇文战没有答应,却没有直接回绝,而是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抽调二十门火炮跟随史天泽前行。

同时,史天泽和火炮军之间只有协商的关系,没有隶属的关系。

史天泽对此有些失望,但是他也知道,火炮作为永盛军的战阵利器,断然不会如自己的意,交给自己。对方调能拨火炮协助自己,已是很大的让步。

二人随后又就行军路线进行了磋商。史天泽熟悉中原地形,了解蒙军作战习惯,他提出自己的作战方案。

宇文战听了连连点头,又结合火器的武器性能,对方案提出了一些修改。

半个时辰后,二人敲定了追击方案,拱手作别,一同拔寨,起兵南下。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