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放开手脚
得到襄阳投诚的消息后,胡璘思索了很久。思索的结果是,他决定抛弃前一世宋蒙战争历史对自己的影响。
原本他打算撤离金茂等人,任由忽必烈进入长江,打进临安,等到蒙古人灭了临安朝廷之后,自己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手,名正言顺地接管赵宋政权。
但是他现在改变了计划。既然襄阳是自己的了,自己再抄前世的历史,就没有意义了,自己也没有必要玩什么驱虎吞狼的把戏。
若是由于自己“既想当,又想立”的念头,让蒙军进入长江,导致沿江百姓无辜地死在蒙古人的刀锋下,那岂不是和拯救汉家文明的任务背道而驰?
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小家子气了。想处处都周全,结果就是处处不周全。
他早就听到机速房传递来的消息,众多部下都有给自己“黄袍加身”的想法。
既然自己有那么强大的拥戴基础,还管他人的意见作甚。
自己把忽必烈赶出中原后,就放开手脚,直接去临安,将失去民心的赵宋赶下台,自立新朝吧。
念头通达,胡璘身心俱畅,浑身通泰,立刻调整既定的战略。
对着舱壁上的舆图,细细思量一天后,胡璘喊来书记官,记录自己的命令。
他重新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进行全面调整和规划,下达了四道军事调动和作战命令。
第一道军令。
命令耽罗水师翟安民从礼成港调三百艘大船,去东瀛运送种喜儿和织田长秀两部,以及五万东瀛兵,成立征陕联军,带着充足的军备物资,横跨黄海,进入黄河。
征陕联军名实相符。它被命令经山东、河南、山西,到达陕西,占领函谷关和咸阳,切断蒙元和关内的联系。
两厢离开东瀛后,东澭军务由陆添丁主管。
第二道军令。
命李济和翟中重建蓬莱水师,去高丽召集五万高丽兵,从礼成港乘坐两百艘大船,前往崇明岛,归彭天旭节制,组建川东水师联军。
彭天旭率川东水师联军,以及一应军备辎重,运抵襄阳。
进入襄阳后,彭天旭带领崇明水师驻防襄阳,分一半高丽兵,让金茂和马忠各自组成一厢,从陆地对襄樊地区的蒙汉军进行反击。
另一半高丽兵,由李济和翟中的蓬莱水师带领,返回长江向四川进攻。
高丽空虚,胡璘命双城总管府指挥使蓝钊,带兵前往开京,主管高丽军务。
第三道军令。
命令驻守山海关的宇文战部和驻守登州的任长风部,组建征东联军,由北向南,攻击河间路、益州路和济南路。
第四道命令。
命令梁勇、王博、闫正中、向闻天和张少庸等人新组建登州水师,和许三的水师一起,合成江淮水师联军,进入长江。
然后从扬州北上,进入京杭运河,和任、宇文两部,一南一北,夹击山东和河南境内的蒙军。
在调兵遣将攻击蒙元各个战略节点的同时,胡璘又下发了四道命令。
命令段文臣将李谔、郭侃的两名副将曹阳和雷悍带出山海关,让他们在李飞扬的安排下,前往中原蒙汉军中,做策反工作。
命王汝斌在大都战斗打响之前,答应阿合马在新疆地区建设站赤的要求,以此名义,拿着蒙元的授权,安插永盛军的势力到新疆,为日后阻断忽必烈和中亚蒙古人的势力联系埋下伏笔。
命元帅府将已经铸造好的银币加大投放到宋国,加速启动自己的铸币产能。同时,命令黄安儿记录下“幹脱钱”回教商人的名单,将其交给李飞扬。以便在合适的时间定点清除,制造北地金融混乱。
命令胡忠瑞和铁塔儿布置临安事宜。要求胡忠瑞安排前田光进入临安。要求铁塔儿带领精锐返回临安,重新接管临安地下王国。
上述八道命令由随军的水达达放鹰人发送出去,一站一站传递到东宁府的元帅府,在那里进行命令分发。
完成这些事情后,胡璘将南路军的指挥权交给朱启明,自己则带着郭侃返回临安。
他要去救出胡宗武,同时也要带走那个至今不知姓名的妃子。
站在船头,看着方金鹤打开下游水寨,护送自己南下的船队鱼贯而出,而安童的蒙军只能站在岸上远远观望,胡璘不禁笑了起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他笑的不光是蒙军对自己手足无措,更是笑自己终于摆脱前世历史的窠臼,迈出自己想走的步伐。
那是胡璘对自己的重新定位。这个定位摆脱了对临安的算计,而采取堂堂正正的办法,将腐朽的赵宋逐出庙堂。
从此,他手下的将领和辖区的百姓,才不会担心赵宋卷土重来,抹去胡璘给予他们的土地和荣誉。
当自己下发的命令被逐一执行后,一切都将改变!
四月下旬的一个下午,胡璘在方金鹤的护送下,抵达崇明岛,出现在北四滧岛码头。
看到胡璘在数十艘巨船的护送下,在无数荷枪实弹兵将的拱卫下走来时,前来迎接的胡家众人震惊的、落泪的、欢笑的、叫喊的,不一而足。
各种声音喧哗大作,真是比集会还热闹,引来了无数岛民围观。
胡显祖和胡王氏看到英姿勃发的儿子,和他身后的火炮排列的福船,及身后如墙如林的将士,终于相信了彭天旭等人所说的话,湿润的眼眶里荡漾着满满的自豪时。
走出船舱时,胡璘看着挥舞着手臂、目中含泪的家人,心情也很激动。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自从得知胡家的命运,胡家的安危一直是他的牵挂。他此次回来也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将遗落在皇宫里的儿子带出来。
和父母、姐姐见礼之后,胡璘来到谢灵薇身前。
谢灵薇站在人群中。她的身材本就高挑,江风吹拂,月白襦裙贴在修长的肢体上,猎猎作响,更显出柔弱与单薄。
见胡璘来到自己面前,她松开被自己咬了许久的嘴唇,苍白的脸颊带着一丝红润,目光中却忽然荡漾出泪光。
胡璘握着她冰冷而纤瘦的手:“我会去临安接儿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