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好消息,坏消息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74章好消息,坏消息

通州城外。运河之上。胡璘放下望远镜。

夕阳隐入运河西岸的远山,只在河中船队高耸的桅杆上,留有最后的一丝血色红芒。

视野中,运河西侧远处,一些蒙汉军正在打扫刚才冲锋的战场。

又一天过去了。

经过最初两次大规模的偷袭后,安童放慢了节奏,和胡璘僵持下来。两、三天才派一小股佥军或蒙汉军上来试探,然后丢下数十具尸体离开。

“我们在这里和他们耗着,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和我们耗着,一定也有他们的打算。郭参知,你说说看,忽必烈要做什么?”

胡璘将手中望远镜递给郭侃。

郭侃接过这个令其惊奇的瞭望镜筒,观察着蒙军阵地,觉得胡璘提出这个问题时,对方应该已经思考过了,问自己可能是看看他自己的判断有无修正的可能。

“召集周边蒙汉军拱卫大都是一定的。”郭侃看看西方晚霞下的蒙军望楼,蹙眉道:“其实我很担心他们在上游修筑大坝,蓄水后泄洪攻击我们的战船,现在是四月,过两月入夏,河水的水量会暴涨。”

自然界的力量,是令人惊悚。蓄水泄洪的确会将永盛军陷入死地。不过,胡璘并不担心两个月之后的事情。

在他的计划中,北、中二路永盛军将在本月,出现在大都东北和西北两侧,忽必烈根本没有时间修筑水坝。而他的南路军也将在两路军进攻大都的战斗打响后,除去河道上的水栅等障碍,攻占通州,从东南方进击大都。

现在的问题是,北、中二路是否会按照当初定下的作战时间到达大都城下。

胡璘没有和郭侃讨论水坝的话题。他离开船舷,回到尾楼舱,在桌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示意郭侃身边就坐。

这段时间,胡璘一有空闲,就询问其他三大汗国之事,尤其是郭侃效力过的伊利汗国。

胡璘知道历史上正是忽必烈从伊利汗国要来了两个会制造巨型配重投石机的波斯人,才破开了襄阳的城防。自己日后若是攻打伊利汗国,就要对那配重投石机对家提防。

郭侃心中知道胡璘的志向,也不藏私,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全部告诉对方。

在京杭运河的无聊日子,二人从伊利汗国聊到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今天二人依旧聊着这样的话题。

在谈到兴奋处,有亲兵拿着一个竹筒进来禀报,有密信。

胡璘去掉竹筒外的朱漆封泥,取出两张纸,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第一封信是胡忠瑞的字迹,提到了宋国背盟和蒙元签订停战协议,提到了宋国朝野对此事的愤怒和怨怼,提到胡家留在崇明岛不愿离开,提到全皇后要求胡璘自己去接胡宗武。

这些内容,胡璘心中微有波澜,神色却很平静。

可是看到第二页纸,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字迹写的情报时,胡璘仔细看着,神情微微一僵,而后是开怀大笑。

“南方来消息。”胡璘将密信,放在茶几上,端起茶盏,用盖子拨去茶面上的浮叶,笑嘻嘻地浅啄了一口。

“哦?什么样的消息令元帅如此高兴?”见胡璘之前目光阴沉,而后喜形于色,郭侃问道。

“有好有坏,坏的总归是要来的。但是,好的来的出于意料。”胡璘端着茶盏,停顿了数秒,似是在打量茶面上的叶子,似在思考某个问题,随后飒然一笑,道:“先说坏的吧。宋国和我们弃盟了,十几天前他们和忽必烈停战和谈。”

郭侃闻言一愣,心想这宋国和永盛军结盟才不到一年,对方就这么快弃盟,宋国这简直是在过家家,哪有这样治国理政的?

“宋国,反复无常,毫无信义!”胡璘声音波澜不惊,似乎早就预料到这般情况似的,“所以,大都一战,极有可能就是我和忽必烈的生死之战……一战即终战!”

“元帅是说,没有宋国的牵扯,襄樊那里的蒙军会兵力北上?”

“北上?”胡璘摇头笑道:“他们的确会北上,但是北上又如何?没有粮食,忽必烈和我耗不起。难道又要来搞两脚羊?若是那样,他大元顺应天命的根基何在?”

蒙元缺粮之事,郭侃是知道的。

此次,他被胡璘要求随军,固然有胡璘所说的让他熟悉永盛军军事的理由,但是郭侃知道胡璘还是不放心自己,需要带在身边监管。

其实,胡璘倒没有防备对方的意思。

无论从郭侃的年纪,还是从他的经历来看,胡璘都不会让其带兵,而是让他为自己培养更多优秀的骑兵将领。

此次将对方带出来,是希望他能凭借在汉军中的影响力,招降北地汉人兵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既然将这位“极西神人”带在身边,有些事情,胡璘就不可能避开对方。

前几天,胡璘在军事参谋会上,向朱启明、齐晨以及自己的卫戍军,通报最近收到的情况时,提到蒙占区缺粮之事。郭侃因此知晓。

继陕西、河南缺粮后,中书省也在年后出现了粮荒,百姓怨声载道。好几处发生了哄抢官仓事件,虽被镇压下去,但是百姓心中恨意正在积累,一股股暗流正汹涌汇聚。

“若是宋国和蒙元停战,那么忽必烈必然会要求宋国卖粮,此事元帅不可不防啊。”

郭侃现在身家都在辽阳,且看到永盛军势头迅猛,未来可期,所以,开始从胡璘的立场去考虑事情。

“呵呵,既然宋国和我弃盟了,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我有两支水师在长江口,早就急不可待了。”

“元帅要攻打临安?”

“不。目前还不是时候。还要耐心等一等。等待宋国人自己都厌恶赵宋朝廷的时候,再取而代之,便是顺应天意民心了。”

“那么好消息是什么?”

“好消息是,襄阳投靠我永盛军了。”

“啊?”郭侃手腕一沉,滚烫茶水泼溅到手背上,“吕文焕归顺永盛军?元帅,这是如何做到的?”

“无他,帮助他们守城而已。”

胡璘将自己派一个都的炮兵去帮助吕文焕告诉对方。

郭侃听完,对永盛军的火炮性能惊叹不已,也震撼于胡璘运筹帷幄的军事才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