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南路军(二)
胡璘敢孤军深入,自然有他自己的打算。现在的国战都是一城一地地攻打,很大的原因在于后勤补给的困难。
军队远征,后勤安全与否,完全取决于交通是否安全。
带着补给,孤军深入,轻敌冒进,交通极易被敌人切断,后勤补给也就难保。失去了后勤的军队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
如果走陆路,永盛军不得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可是当永盛水师在北方河流中是无敌存在时,永盛军就无需小心提防,因为它无须担心后勤会被掐断。
如同另一个世界英国军舰直接开到南京城下,迫使满清政府屈服一样,胡璘也要将部队开到大都城下,将前沿阵地直接推到大都城下。
对于三路军是否会获胜,胡璘在战前参谋会议上分析过。
大都守军1万,临近各路府州县的勤王之兵,全部加起来,满打满算,5万至8万。
而三路军,不算方金鹤的水师,就已经有七个厢。每厢编制12500人,共计9万人左右。其中,火器兵占了八成。
三路军不但在人数上,而且在武器上,均具备压倒性优势。只要自己没有弹尽粮绝,胡璘实在想不出自己会输的理由。
胡璘的南路军,战船、运兵船和补给船,共计500艘,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大摇大摆地向大都行驶。
临行前,胡璘让李达山将永盛军进攻大都之事,通报宋国。
北方雨水不像南方长久,太阳出来后,能见度很高。一路沿河逆流而上,两岸均是一马平川,没什么藏兵之处。
所以,浩浩荡荡的永盛水师,很快就被蒙军发现后,蒙古急忙赶来。他们一接近河边,永盛军就发现了。
胡璘下令火枪兵可以自行择机射击岸上骚扰之敌。他自己也拿着一杆火枪,对着岸边呼啸奔驰的蒙古骑兵放枪,权当乘坐游轮打猎。
蒙军骑兵携带的骑弓射程,远低于火枪。所以,一番交手下来,蒙军吃了大亏,根本没有机会将弓弦上的狼牙箭,射到永盛军的甲板上。
随着距离大都越来越近,蒙军源源不断聚集而来,攻击的武器中,出现了神臂弓、车弩和炮弩,永盛军不得不用火炮扫退两岸之军。
由于地势平坦,蒙军根本没法在岸边搞伏兵、奇袭什么的。但是,蒙军夜袭却令永盛军大伤脑筋。
白天,蒙古袭击,船队可以还击。可是到了晚上,摆在河面上的船队就是个活靶子。
敌人的远程武器可以在夜色掩护下,攻击船队,但是船队却发现不到目标,无法有效还击。
吃了几次亏后,胡璘改变了之前佛系的打法。
他一面让五千名携带火枪和弓弩的骑兵上岸,在两岸巡视骑行,护送水军继续沿着运河航行,一面要求提高船队航行进度。
船队在水上航行,没有路上迅速。
胡璘要求每艘船昼夜不间歇地行船,让水手“勤换人,不停船,劳力不够,军队上”,立刻提高了船队的日行里程。
船队不停歇地航行,使得沿着两岸追击的敌军,渐渐跟不上船队了。
蒙军所能对付船队的手段,只有车弩之类的远程武器。
那些武器笨重,马拉人推,沿着河岸,跟着船队后面追赶一、两个时辰还行,可是半天之后,就跟不上了。
不是人马累的口吐白沫,就是车轴断裂,无法行驶。更何况,他们还要面对永盛军骑兵的火枪骚扰。
就这样,胡璘头疼的蒙军远程武器得到了解决。同时,还加成倍提高了行军速度。
大半个月后,船队在火枪骑兵和尾随蒙军骑兵的相互纠缠下,进入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相比白潮河要狭窄的多。此时忽必烈得到了禀报,骚扰和阻击胡璘船队的蒙军阵容骤然加大。
胡璘的目标是大都,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敌人的袭扰上。
好在京杭运河沿岸地势平坦,没有山林悬崖。借助犀利的火器,和骑兵的护卫,船队的航行并没有收到阻碍,于三月底,到达通州城外。
在通州城外,船队停止了前进。
蒙军在通州段的运河中打下了无数木桩,阻挡了船队前行。
若是经过通州,转入通惠河。不到一日行程,便可抵达大都城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但是,蒙军如何会遂了他们的心愿,领命而来的安童断绝了航道,并带来了大量蒙军。
通州城外,运河两岸,旌旗猎猎,马蹄如雷。
岸上火枪骑兵打出的通讯旗帜,除了安童带来的军队,邢州、潞州和卫州方向都出现了大量蒙军。
胡璘得知此情后,下令,除了一部分士兵留守船只警戒外,其他的士兵统统下船。
对于被阻挡在大都之外的局面,胡璘早已预料到了。
前方河道受阻,完全可以派精通水性的水手,潜水处理,但是胡璘没有。
他命令下锚停船,命朱启明、齐晨两部上岸,沿河驻防,修建营寨,背靠运河,和蒙军对阵僵持。
此次攻打大都,真正的主力不是胡璘这支水军,而是从南下的北、中两路军。
胡璘让朱启明、齐晨两部分别驻军运河东西两岸,护住沿河方圆两里的陆地,以此为基地,为从古北口和卢龙口南下的北、中两路军,拉仇恨,吸火力。
胡璘的火器军不怕野战,但是,这里是蒙古人的地盘,若是对方用人海战术,不惜命地死磕,北、中两路军总有弹尽粮绝的时候,届时自己的攻取大都的计划必然失败。
所以,船队受阻后时,敌军蜂拥而至,围着自己这个硬骨头啃,正是胡璘希望的。
方金鹤在运河上下游三里处各设立一个水寨,在河面上拉起了铁索,河中插满铁钎和木栅栏,防止敌人发动火船攻击,也防备着敌人潜泳到船底凿船。
就这样,胡璘以通州城五十里、三里长的运河河段上画地为牢,完成了自己的驻防。河段中央,停满了密密麻麻的战船。
永盛军在运河两侧修建营寨的工程,声势浩大,无遮无拦,很快被忽必烈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