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南路军(一)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62章南路军(一)

这种地形没有办法攻打,好在黑发军人人都装备了带柄霹雳弹。有几人向对方扔了霹雳弹。几枚砸在山壁上,掉下悬崖,另两枚丢到对方那里。

但是,带柄霹雳弹的延时性得不到保证,两枚霹雳弹被对方捡起来又扔了回来,其中一枚扔进永盛军中,反倒把自己人炸倒了一片。

有一名黑发军杀红了眼,提着铁锤向前冲,被敌人射了几箭,依旧战意不减,带着挂在棉甲上的箭矢,冲向对面,结果被对方伸出来的钩镰枪,扯住棉甲,拖出山道,掉下山去。

王立得知前军情况,立刻赶来,仔细观察了地形,他撤出己方在山道上的众人,只留一名士兵。

他给那名士兵套了三层棉甲,交给他十多个霹雳弹,让他连续不断地向对面扔,能扔多少是多少。

下一刻,山道两侧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炸响,留下的这个士兵这边挨了一记炸,却因为防护严密没有受伤,而蒙古防守的那一侧,却在第二枚霹雳弹炸响后,在随后的轰的一声炸响中,再没有看到敌人把霹雳弹丢回来了。

当五、六枚带柄的霹雳弹,全被丢到对面。隆隆炸响,硝烟弥漫。连敌人的咳嗽声都听不见时,黑发军手持盾牌,鱼贯而入,攻克这条最险峻的交通要道,向山崖上杀去。

攻打山崖的三路军中,第一个登顶成功的是方志才一路。

这不是他的部队比其他部队作战勇猛。而是他走的那条山道,是和崖顶隔空相望的另一个山头。这个山头不临河。所以没有蒙古军。

方志才这队人马,一路上畅行无阻,冲上了山头。

记过,却发现一个敌军也没有,心中正恼火,一转头,就看到七、八十步外,有一个硕大的崖顶,上面挤满了蒙古兵,精神大振,二话不说,和麾下士兵蹲下身体,举着短管火枪,砰砰砰地开火。

击发声中,二十多名蒙古兵应声倒下。

崖顶的蒙古兵突然受到火枪袭击,大惊,连忙转过头来,弯弓射来,方志才等人连忙抱头卧倒。

一阵叮当乱响中,除了几个倒霉蛋被对方抛射的箭矢,射中了屁股和大腿外,其余的都没有受到伤害。

趴在地上的方志才等人,并没有龟缩不动,他们动作麻利地给短管火枪装填弹药。填好之后,一声呼喊,所有人,或蹲或立,砰砰砰,纷纷开火。

枪响之后,崖顶上的蒙古兵与少了一片。

当对面再次射箭回击,这边再次爬倒。

随着方志才的士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山顶,对面的蒙古军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七、八个回合之后,崖顶上已经没有可以站立的蒙古兵。

方志才填好弹药,又等了一会,看到崖顶上出现了稀疏的人影,正要开枪,却发现对方也穿着棉甲,是自己人,连忙吆喝起来。

登上崖顶的是王立一路的士兵,听见附近有人喊话,吓了一跳,四下转头,看到了方志才等人,笑骂了几句,却没有跟对方纠缠,寻找到了另一条下山的路,小心翼翼举着盾牌向山下走去

他们听到那个方向还有战斗,便打算摸到敌人背后,来个前后夹击。

当南岸崖顶的战斗结束时,北岸的战斗也结束了。

南岸的七百蒙古兵被全歼,北岸的蒙古兵在十多轮炮击下,死的死,逃的逃。

原本以为需要火枪兵对战的场面没有出现。主要原因是,苏鲁锭倒了。在第二轮炮击中,倒霉的脱忽被一根炸裂的树干刺入胸口,身死当场。

没有了指挥的军队只是一盘散沙。当有人发现没有人制止逃兵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逃亡的队伍中。

肖金荣命令士兵搜集周围的战马,以都为单位,四面追击,击杀溃兵。

当中路军和脱忽的精骑纠缠的时候,在哈撒尔部落等了六、七天的北路军决定不再等下去,袁淳命令带上部落里的成年马匹,继续赶路。

他没有杀那些妇孺孤老,也没有牵着他们的牛羊。

留着这些百姓不仅是因为袁淳的仁慈,更主要的是留着他们,就是留着一个中转站,或者说是留下一个牧场。

拿走鸡蛋,留下母鸡,比杀鸡取卵,要明智的多。

……

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河流自南向北,相继解冻。胡璘的南路军正式开拔。

胡璘率领朱启明、齐晨以及卫戍军三部,在方金鹤水师的护卫下,进入海津镇(天津),沿着潮白河西进,进入京杭大运河。

忽必烈得到消息时,正在大都周边视察春耕,闻言大惊。

从山海关到大都距离虽不远,但是要想穿过路上关卡和探马赤军辖区,并非易事,可是对方选择走水路,避开路上诸多府县,直接进攻大都,让忽必烈措手不及。

只是极短暂的惊愕后,忽必烈便镇定下来。

他首先派安童带五千探马赤军,赶往京杭运河,截击永盛军水师,阻止对方抵近大都。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其次,紧急召集大都附近府县派兵勤王,加固大都城防。

然后,令四川的王良臣、不花军和带答儿三部,由重庆出发,顺长江而下,做出进攻荆湖北路的姿态。

三个命令中,最后一条看似和永盛军大举进攻无关。可是忽必烈身边知道宋国和永盛军结盟的近臣都知道此举之意义。

自从蒙军包围襄阳开始,一步步的形成钳制之势,而宋国解围的举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拖延战局。

对峙阶段,旷日持久。

蒙军抓紧时间大造船舰,训练水军,与宋军水上力量相比,由原本宋军占优,转为彼此平势,再转为蒙元水军占优的局势。

得知永盛军进攻大都,而襄阳依然没有攻下,忽必烈直接命令四川水军沿江而下,却只字不提离大都较近的伯颜、阿术和斡朵思不花三部,显然是另有打算。

自从宋蒙交战后,中原兵力空虚,作为京城的大都只有一万蒙古精骑。

依仗着新建好的大都城防,和勤王之师来兵救援,监守据敌的问题应该不大。可是,若想对付甚至歼灭孤军深入的永盛军,却不是容易事情。

永盛军能击溃蒙汉三次征讨大军,战力显然强于宋军。

忽必烈直到郭侃兵败投降,才突然发现这一点,才意识到身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头阴险的凶兽。

他命令部下加大了对永盛军的情报搜索。尽管每次反馈回来的信息只是只言片语,不甚详细,但是他已经从中看出了令人不安的势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