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中路军(二)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57章中路军(二)

是梦终于醒的时候,是幻像总有破灭的瞬间。浓郁的、令人作呕的血腥味,随风而来,惊醒了脱忽。

他瞪着血红的眼珠,死死盯着河中的船队。

他看到那些船舷下方探出一个个黑色的铁管。

那些铁管还在冒着丝丝的热气。

蒙古将领都是头狼,深谙狼群战法,一击不中后,他们不会再次发动攻击,但是他们也不会就此离去。

他们会等待时机。

看着山丘上的那杆五色大氅没有动,肖金荣知道对方还有兵力未出。

原地停留一盏茶后,没有看到再有敌军重来,他命令船队继续航行。

他不知道对方人马多少。对这里的地形也不熟悉。人地两生,对于任何一个主将而言,都不能发动一场战斗。

此外,相对于陆战,肖金荣认为还是待在船撬上开炮更安全。

虽然自己的船队中也有一些战马,但是他对胡璘“耗铁不耗人”的战术思想食髓知味,十分认可。

而且,胡璘规定,每次战斗之后,永盛军的军事督查司都会对战损进行评估。

其中,人员伤亡的评估,尤为重要。这些是和将领的军功在接挂钩。

所以,在永盛军中,没有哪个将领敢无视自己手下士兵的生命。

肖金荣继续行军,并不是简单的逃避。

他知道这股蒙古骑兵吃了一次大亏后,不会再打马冲锋,跟自己拼命。

但他相信山丘上的蒙古将领不会甘心白白死了这么多人马,坐视自己离开。

对方会跟着自己,伺机而动。

行军,是为了掌握主动权和战斗的节奏。

肖金荣不会耗在这里等着对方发动攻击,而且他也不能给对方太多时间思考。

一旦对方醒悟过来后,两头一堵,再打造投石机对付自己船队,可就麻烦了。

看见冰上的船队没有人下船,而是继续航行,脱忽脸色十分难看。

这是什么军队,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脱忽询问身边的人。没有人知道答案。

这支船队沿着滦河逆流而上,看样子,也不似要对付自己。

他们从东沿河而来,方向应是从辽阳来,难道辽阳那边出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逆流而行,这支奇怪的船队要去哪里?莫非是……上都?

脱忽心头一惊。他感觉到自己隐隐抓住了什么。

脱忽作战经验丰富。少年时,他就跟着父亲哈撒尔深入到金国腹地,进攻中都以及辽西地区,此后又攻克金国东北诸城镇。

后来,父亲沿洮儿河回到了蒙古,把他和一个部落留在辽西之地。

数年前,忽必烈赐予他脱忽大王的称号,将部落驻地的那些山林草原作为他的封地。

自己呆在封地的时间太久了,闭目塞听,都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脱忽深吸一口气,放下狼牙棒,伸出手臂。

亲随立刻将一袋酒囊送到他手上,他拔去木塞,两腮抽动,咕嘟嘟灌下。

辛辣的液体顺着曲折的食道汩汩下流,一扫之前听到群炮轰鸣后精神过度压抑,而呈现出来的震惊和畏惧。

沸腾的杀机在烈酒的刺激下又回来了。

这感觉好极了!

我要把那支船队干掉!

我要把船上那些人的身体装进麻袋里,用马蹄踏成肉泥,肥沃我的草场!

然而,在随后数日的尾随中,脱忽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之前的猜测终于落了实锤。

上都,那只能在冰面上拖行的船队是要攻击上都!

如今蒙古人统治之地,东西横跨数千万里,茫茫草原,群山万壑,交通不便。

若有外敌来攻,想求援也得等上几个月才能看到援军。

所以,在大蒙古帝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遇到外敌,任何部落都有截杀的责任和义务。

“不能让那支船队去上都。”脱忽冲着身边的一名身着重裘、翻穿皮褂的中年将领说道。

“赤秃哥,你率两百骑抄近路赶到船队的上游,在赤木崖河段,伐木在河道中设置栅栏木桩,阻止船队前行。”

说完,他又指着另一个戴着狐皮耳帽的将领,“茶罕章,你也率领两百骑,跟在船队后面,一旦对方在赤木崖下被拦,你立刻着人在下游设置栅栏木桩,阻止船队后撤。”

“敌人火器厉害。你们不要与之接战,你们只要守住两头,困住他们。”

“一旦他们的船队两头受阻,就会被困在赤木崖下,成为瓮中之鳖。”

脱忽嘴角一歪,眼中露出狠厉之色:“忽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