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永盛纪元
山海关一战震惊了蒙元上下。忽必烈气得接连杖毙了几个觉得碍眼的太监宫女,随后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应对之策。
毕竟迁民镇离大都实在太近了,直线距离只有六百余里。快马七、八天就可抵达。
击败蒙汉军后,胡璘没有率军向关内推进,扩大战果,而是将精力放在东北的经营上。
他一方面整顿军队,进行战略休整;另一方面,要将物产丰富的辽阳行省作为根据地好好经营。
相比东瀛和高丽,辽阳更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和军事发展。
随着地盘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和蒙军的正面对决进入日程,胡璘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军。
目前,平洋军厢级部队有二十部,除了胡璘自身的卫戍军外,进入辽阳地区的就有十三部,分别是,宇文战、肖金荣、朱启明、种喜儿、袁淳、卓雄、龚鑫、许三、方金鹤、洪安路、陈叔似、镇娄图、严德政十三部,还包括高丽的任长风、东瀛的织田长秀、耽罗的翟安民、流求的王西、崇明岛的彭天旭和年富山六部。
在攻伐辽阳的战斗中,纪肃、齐晨和连五郎表现突出,被胡璘拔擢为厢指挥使,这三支部队,包括镇娄图和严德政的扩编两部,都没有满编。
胡璘命令这五部的基层军官从“武备学堂”补入,士兵首先由金州的预备军填补,其次由高丽和东瀛预备军补录。
如此算来,若是各部人员到位,二十三个厢级作战部队,共计二十八万七千余人。
这样的人马看似强大,不过还有很多部队没有按照编制,满额装备将军炮和燧发枪。
早就考虑到这一点,胡璘在进入东宁府时,就下令在那珂川的朴厂丞带着军器厂骨干赶来辽阳,在后世的鞍山地区建立军器厂。
为了扩大采矿队伍,加速军器生产,胡璘把在山海关俘虏的三万七千人俘虏,全部交给鞍山军器厂。
此外,南北两路进攻辽阳的部队,从六个路二十多个府所,共俘虏留守部队和赤军探马两万余。胡璘将他们发配到其余三个军器厂及周边矿山。
胡璘相信有这批青壮劳力的加入,不出半年,四大军器厂的产量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扩军和军工生产等事宜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建立文治体系。
文职官员是处理民事的主要力量。
为了快速有效控制辽阳,胡璘招降了原各路、府各层级官员后,开始从中选拔官吏。
令很多人奇怪的是,胡璘在此次选拔中,将不少饱读诗书之人剔除主官的行列,大量提拔了很多之前只是吏员,而非官身的人。
胡璘在议事会上说出了自己选官用人的观点,并让李达山按照自己的这个思路贯彻下去。
基于对历史的了解,胡璘对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的实际从政能力,是表示怀疑的。
饱读诗书的文人有知识,有智谋,但是普遍的弱点就是多谋而寡断,缺乏行动力。想法有,执行力不强。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断言即是如此。
文人做事,畏首畏尾,条条框框太多,缺乏胆气魄力,只会做君子,不敢当小人,难以独立成大事。
此外,文人主政的行政能力是单薄的,制定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国家承平时,科举取士成为帝王获取人才的主要途径,科举作为底层人才向上层的流通渠道,无疑发挥着正面作用。
可是,“惟有读书高”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
那就是专职读书的人太多,这些人社会实践能力薄弱,知识结构也有巨大的缺陷。
他们当官之后,对社会缺乏观感认知,不通人情物理,徒以有道德气节为高,而胸中实无治国良策。
他们能写文章,能谈德行,但在行政上,大多是庸才。
宋国虽富庶,却在对外关系上幼稚之极,一败涂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出在文官主政的弊端上。
而那些吏员则不同。他们常年从事具体工作,经过各种复杂民情事务的磨炼,行为做事更加务实,胆子大,有魄力,敢于决断。
同时,他们为了完成上方交付的工作,形成了注重结果的工作作风,不太受制于道德条框的约束。
这些了解民情,善于决断,敢于作为的吏员人才,正是胡璘治理乱世所需要的。
统一了用人思想后,选拔官员的进度很快。
一个月后,东北各路州府主官基本到位,接下来就是重新登记胡记人口,分发土地。
胡璘命各地官府重新登记户籍人口,重新丈量土地,并争取赶在今年春播之前完成这些工作。
具体操作办法参照东瀛和高丽分配方案。
由于辽阳地广人稀,按照每户五亩的保障田分发,依旧会出现大量闲置田地,和可开垦的边远荒芜之地,胡璘让各地主官按照金州的集体农庄为模板,作为平洋军的军田,雇佣百姓集体耕种,作为奖励军功和军士退役或阵亡抚恤用地。
教育,是地方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胡璘对此一直十分重视。他推行公学制度,明确了由银钱司出资,在各乡村建立公学。
政策一如东瀛和高丽,各地官府积极招募各地文人学子担任公学先生,适龄儿童免费入学,愿意学习的成年人可缴纳束脩入学。同时命令东瀛和高丽的汉化教育加快进度。
至于律法和税务等事务,则一概延续东瀛和高丽现成的模板颁布执行。
完成上述工作后,最后就是战功评定、军队休整、实训和驻防安排。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战功评定自是一番热闹场景。评定有章可循,按汉、女真、高丽(包括东灜)的民族顺序,兑现战功、发放银钱和农田。
兑现战功是评定中兵将们最为关注的。扩军让兑现变得容易。大量将官得到晋升,很多大头兵也进入将官行列。
军队休整、实训在各自驻防地举行。所以去哪里驻防成为各厢关切之事。
胡璘命种喜儿部去东瀛休整,监管东瀛军事,织田长秀部配合。
命卓雄部回高丽休整,监管高丽军事,严德政部配合。
命镇娄图部回三江平原休整,监管水达达诸部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