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全歼于关下(三)
茶不花和塔剌浑听到斥候禀报,强行镇定的功夫再也保持不住了。二人简短商量后,茶不花急忙撤回自己的兵力,后军变前军,向石河疾行。
直到此时,二人才意识到忽都察儿失败并非是他个人问题。
他们知道火器威力很大,之前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他们之前对火器的认识,都没法和城墙上的火炮相比。
宋国的铁炮,射程的确不短,但是也无法射出一里地,而且每次战斗,只能开七八次,更不存在齐射的战术。
可是城墙上的火炮居然和八牛弩射程差不多,还能持续发射,而且还是群炮齐射。
他们的骑兵还没摸到敌人的衣角,就被一通疾风暴雨的铁球干翻在地,这是任何将领都无法忍受的。
敌军已经把火炮当做一个兵种,可以独自参与战斗,这也是以前都不曾出现的战法。
敌人能这么做,不仅靠的火炮的犀利,更是靠着火炮的数量。
一里多长的城墙,摆放着两百架火炮!
这么多的火炮令人无法想象,别说这种规模没有见过,就是火药的消耗,也是天文数字。
对方究竟是什么军队?一个小小的金州不可能养出如此强大而富有的军队。
塔剌浑满脑子都是上述各种信息和不解,当他的骑兵中军趁着对方火炮停歇的间隙,冲向城墙的时候,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虽然骑兵阵型疏松,可是在那些火炮再次喷吐火焰的时候,骑兵像是遇到了凶猛的洪水,不是一个个倒下,而是一片片倒下。
隔着多远,塔剌浑都看到满天飞舞的断肢和鲜血,听到人马的凄厉惨叫,他似乎呼吸到惊骇灵魂的冲天血腥。
茶不花撤离后不久,塔剌浑不得已停止了攻城。
城上的敌人见自己不再派兵,也停止了射击。
战场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双方没有动。若是没有刺鼻的硝烟、满地的尸骸和凄惨的哀嚎,两军似乎就像没有交战一般。
这仗没法打。塔剌浑心生寒意。自己攻不下眼前的城墙关口,别人也攻不下。无他,对方唯火炮尔。若是拿下此处,只有绕过燕山,进入辽阳,从其后方进攻。
但是,对此,他没有信心,他不知道对方是否也会将如此多的火炮架在后方的城墙上。
看到蒙汉军丢下一地尸骸和垂死的士卒,向后方有序撤退,胡璘知道方金鹤已经到达预定位置,下令打开城门,放下吊桥,火枪兵列阵追击。
终于可以干活了!火枪兵个个兴奋异常。
之前他们一直看着炮兵表演,急的心里火烧火燎的,这次轮到他们了。
他们也要打出气势来,打出威风来!
塔剌浑部士气低迷,撤军令他们松了一口气。
行走了一段路后,他们逐渐从慌乱恐惧中恢复过来。
然后,刚走出五里,他们再次听到了索命的火炮声,这次不是来自北方城墙,而是南面石河的方向。
当无数铁球在已经失去战意的蒙汉军阵中肆意冲撞时,一种压抑而恐惧的感觉让蒙汉联军进入了一种半疯狂状态。
他们嚎叫着扔下手中武器,转身向后逃去。后方压阵的士兵,被前方涌来的人群阻挡着,裹挟着向后奔跑,而就在此时,后方却传来了噼里啪啦的火枪排射声,簇拥在一起的蒙汉军如同田里的麦子被一茬茬割倒在地。
有人拉弓射箭,但是他们发现自己的弓箭似乎无法伤到对方。
甚至有人亲眼看到自己的箭矢射在一个正在填装子弹的敌人胸口,居然反弹飞了出去,而下一刻,那人看向那名平洋军朝着自己平举火枪。
似乎发生了“砰”的一声炸响,那记枪声在排枪齐射的背景音中,微不可闻,可是枪口冒出硝烟,说明对方开火了。
几乎和这一念头一起而来的,是一股巨大的冲击力。
那股冲击力将射箭的汉军击飞,中弹处传来剧烈的痛苦,那被变形的铅弹搅烂肚肠的痛苦,令倒在地上的汉军难以忍受,凄惨的嚎叫声,从他的口中喷发而出。
战场上,硝烟弥漫,入眼之处,都是蒙汉军颓然倒下,那场面就如同一场大屠杀,如同行刑队在刑场上面对这犯人。
“投降了,不打了!”有人哭喊起来。
投降的叫喊声,惊醒了惊骇欲绝、走投无路的蒙汉军,他们纷纷扔掉手中武器,跪倒在地,跟着大喊起来。
平洋军发现自己只射了两轮,前方的视野突然开阔起来,百米处的敌军几乎都跪伏在地。
平洋军没有停止脚步,他们留下一部分人收拢降军,一部分人继续向前追击。
撤退路上会遇到袭击,在蒙汉军意料之中。只是他没想到会有密集的火炮从石河的船只上发射。不过,眼下什么也别说了,赶快逃命吧。
茶不花和塔剌浑在亲兵的拱卫下,运气极好地从炙热的铁球中穿插而过。
可是,才逃脱火炮覆盖的区域,他们就发现远处有一条缓慢移动的横线,以缓慢的节奏齐步行进。
那条列排队的横线也在第一时间,发现到了自己这些骑兵,突然在竹哨声中,停了下来。
再次听见竹哨声,所有蒙汉军都是头皮发麻,感到惊恐。不过,发现对方没有火炮,只是步兵列阵,且是一字长蛇阵的步兵阵,惊恐万状的蒙汉逃兵们心里一个石头落了地。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茶不花嘴角露出残忍的冷笑。
那些步兵的阵法虽然很奇怪,一字长蛇阵排了三层。只是再多几层,也是笑话,以这种阵型阻挡骑兵,简直是在找死。
茶不花现在听到火炮声,就胆颤,可是对于步兵,他的骑兵怎么可能被阻止。
他眼中血光闪动,双腿狠狠一夹马腹,嚎叫着挥刀冲去,之前被炮火打压而失去的狠厉,重新回到他的胸腔中。
其他骑兵也是如此。他们呼号着,大声发泄自己的恐惧和愤怒,向前方那条横线急速冲了过去。
方金鹤带着五千名火枪兵早已子弹进膛,他们按照三列横队排列,枪托抵着肩头,冷静地盯着呼喝连连、一路喊杀着冲来的敌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