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全歼于关下(二)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22章全歼于关下(二)

当茶不花和塔剌浑两部人马行至距离城墙一里时,城墙上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火光闪烁之中,浓浓的白烟覆盖了漫长的阵线。突然听到火炮齐射的惊天炸响,骑兵的马匹顿时陷入惊恐之中。震耳欲聋的惊雷让它们不敢举步向前,连经历过宋人火器的士兵心中亦是狂跳不已。

虽是一里之遥,但是他们能清晰地脚下的大地在剧烈震动,视线模糊,耳膜也嗡嗡作响。

当无数黑点随着惊天动地的炮声从城墙上射出时,茶不花和塔剌浑二人觉得忽都察儿的情报是错误的。

从那些飞跃到空中的密密麻麻的黑点来看,对面的火炮何止百门,两百门怕都不止吧?

一里多长的城墙,每相隔五米就有一门火炮。这样的密度,简直闻所未闻。

二十多架井阑,滚动缓慢,虽然气场逼人,但是在火炮面前,就是一个个固定靶子,还是巨型固定靶,瞬间被击中。

井阑体积巨大,三丈的高度,长宽自然不会短,每架井阑都有二三十米的长宽。

第一轮火炮齐射,就将所有的井阑覆盖。有的井阑之被一颗铁球击中,有的却被四五颗同时击中。

正在攒射枪弩的八牛弩也未能幸免,二十组,只一轮火炮齐射,就只剩下五、六组了。

首轮取的如此高的命中率,不是火炮的准头高,而是空中飞来的铁弹实在太密集了。

胡璘有后世华夏部队火力不足恐惧症。亲临战场,他不仅增补了宇文战的部队,还又添加了百门火炮。

一次齐射,两百颗铁弹,就如钢铁暴雨一般,瞬间将大片蒙汉军淹没。

攻城的大型武器受到灭顶之灾,并参与了平洋军的二次攻击。

铁球砸中了井阑。井阑炸裂,激射而出的碎木,天女散花一般纷纷射向缓慢推进的军阵。

残肢、鲜血、尘土和断木一起飞扬,无数血肉升上半空,又如雨点般落下,在两部蒙军中掀起了一阵阵惊恐至极、痛苦至极的惨叫声。

城墙上的炮队对城下凄厉的嘶喊,充耳不闻。

炮手用一块湿布盖在火门上,防止空气进入引燃残余的火星。

清膛手用打湿的墩布快速地清刷炮膛,整个城墙上响起一片水汽蒸发的滋滋声。

墩布拔出后,装填手们动作麻利地塞进一包发射药,然后用木棍将铁弹,压进炮膛,用力压实。

炮手再次调整好位置。

竹哨声再次连片吹响。

第二轮两百门火炮齐射的壮观景象,再次上演。

巨大轰鸣几乎震裂了胡璘的耳膜,城墙上弥漫的浓白烟雾也模糊了所有人的视线,鼻中充斥着浓重的硝烟味道,大家好像进入了制硝的池子里。

好在渤海就在身边,凉爽的海风在城头平洋军快要窒息之前,及时驱散了呛人的硝烟。

不过,海风的驱散力,跟不上群炮齐射的速度。

在第六轮射击时,城头上的所有人便置身于一片浓烟中,只依稀看得到身前炮口喷吐的橘红色炮焰了。

众人不得不掏出毛巾,在清膛手肮脏的水桶里,浸湿,捂住口鼻。

十轮炮击之后,城墙上安静下来,炮膛已经热得烫手,需要停顿冷却后,再进行发射。

填装手将实心球拉到后面,把链弹和霰弹搬到火炮旁,等待对方进入不同的距离,填装不同的炮弹。

炮击暂停,城墙前的硝烟慢慢散去,胡璘接过种喜儿递来的望远镜开始观察效果,当他对好焦距后,镜中的场景让他吓了一跳。

只见,原本声震长空,军威四溢的敌军,此时死伤遍地、哀鸿遍野。不是剖胸断体,就是缺胳膊断腿。

零星有身体健全的,不是成了傻子,就是成了疯子,他们很多人趴在血淋淋的地面,嘴里不停的喊叫,距离太远,听不清说什么。

胡璘放下望远镜,叹息道:“再怎么整齐的军阵,始终还是肉体凡胎。”

说完,他吞了口吐沫,看向东面渤海方向:“停在石河口外的方金鹤应该听见这里的火炮声了,希望他在对方撤退时能赶上,堵住他们的退路。”

另一侧的朱启明也放下望远镜,如此大的损失,一般军队恐怕就溃散了,可是城下远处的敌军并没有逃散,军队战斗意志还是很坚强的,应该还会发动进攻:“看来对方将领久经战阵,应该会抓住炮火间歇的功夫,加速攻城。”

胡璘点点头,没有说话,拿起望远镜继续观战。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在镜头中,果然出现了一队队骑士。他们用力驱策着惊魂未定的战马,穿过数百颗铁弹犁耙过的尸山血海和井阑倒塌的间隙,向城墙急速奔来。

尖利的竹哨响起,填装手们开始往炮管里填装链弹。

在平洋军炮兵开始又一轮收割蒙汉军性命的时候,方金鹤的水前军悄悄地从渤海边缘的一处断崖下开了出来,开进石河。

十五艘车船飞速旋转的船桨,经过石河口,逆流而上,小半个时辰就来到了蒙汉军背后的石河沿岸,驳船登陆。

石河距离山海关只有二十余里,当散布在河边的蒙汉军斥候发现浩浩荡荡的船队向河岸边聚拢时,立刻警觉起来。

他们驱马跑到岸边,发现一艘艘小船从那些大船悬吊入水,载着一些人向岸边划来,斥候弯弓搭箭,射向水中小船,呼喝着不让小船靠近,却引来了一阵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

几名斥候应声倒下,其余斥候大惊,发现倒下的战友铠甲上都出现血洞,三、五个不等,隐隐明白了原因,急忙拨马向山海关方向奔去。

方金鹤发现行踪暴露,立刻加快了运送士兵的速度。

这个时代的登陆作战相对简单,兵种构成和后勤要求也不高。而且,此处是内河,没有风浪,远没有后世从海上抢滩登陆那么困难和残酷。

第一批士兵上岸后,除了列队警戒的士兵外,其余人都守在岸边,手里拿着船头的缆绳,让大船利用绞盘拽动小船尾部缆绳,将其快速拖回,等小船装满士兵后,岸边的士兵便像拔河一样,拽着小船前端的缆绳,协助船上的士兵划桨到岸边。

这种合力运兵的方式大大加快了投送兵力的速度。十五艘车船,五千名士兵经过一顿饭的时间,全部登陆上岸。

车船卸完士兵后,在河面上一字排开,掀开侧弦炮门,推出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山海关的方向。

方金鹤随军上岸。上岸后,他立刻派人看看周围的地形,然后避开车船火炮轰击区,选择地形开始排兵列阵,刚刚部署完军阵,就听见从山海关方向传来阵阵马蹄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