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海参崴-山海关攻略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2章海参崴-山海关攻略

对于洪茶丘,胡璘并不当回事,但是当他看到身后舆图上那个屯田总管府所占据的位置,兴趣一下子被勾引了起来。凤州,即后世的吉林延庆,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长白山脉最北端。距离凤州不远的图门江,注入日本海,其出海口就是柳树营。

这些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在柳树营北部不远处有一个还未开发的海港,那就是著名的海参崴。

海参崴向北,经过一段崎岖山地,就是一马平川,直通三江平原(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冲击平原)。而三江平原,是可以不需要翻山越岭,就能直接进入东北的坦途。

只要攻占了屯田总管府,就可以占领海参崴,就可以绕开横亘南北一千多公里的长白山脉,向北进发,达到乌苏里江末端的“蓄水池”兴凯湖,从兴凯湖就能毫无阻碍地进入三江平原。

进入三江平原后,沿着松花江,穿过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之间的平原,折入嫩江,进入松嫩平原腹心之地。

那里是蒙古人、契丹人、女真人和汉人的集聚区。

再向南,就进入辽河水系,入眼的就是松辽平原和辽河平原。

那里也是辽阳行省人口集聚之地。

简而言之,拿下海参崴,就能免受翻山越岭之苦,火炮开道,长驱直入,挺进三江、松嫩、松辽和辽河四大平原。

辽阳行省路、府、所和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生活在四大平原。拿下四个平原,就等于把整个东北掌控在手中。

一念至此,胡璘心头大震,眼前的迷雾被拨开,萦绕心头的难题,陡然间,得到了解决。

虽然他有着攻占东北的大方向,但是一直担心自己的实力不及蒙古人。

他的担心主要在两方面:

一是兵力不足。

他原计划是从辽东半岛北上,从复州一路攻伐,拉开进攻东北蒙军的序幕。

但是从辽东半岛进入东北腹地,一路翻山越岭行军,无法做到速战速决,会让敌人出现一城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

届时,即便自己将所有兵力,全部投入进去,也架不住蒙古军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驰援。恶虎难斗群狼。

二是兵种优势难以施展。

平洋军以火器最强,其余兵种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而火器对后勤补给的依赖性极强。

攻打东北,三个军器厂全在战区之外,身处四战之地,向东北输送武器弹药,是极为困难的。

道路崎岖难行,且不说运输效率极低,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运输队极容易遭受蒙古骑兵袭扰。而一旦火器的弹药补给跟不上,进入东北的平洋军就会遭遇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拿下屯田总管府,以海参崴为突破口,形势就完全不同。

首先那里气候严寒,物产贫瘠,除了留下少量蒙古人管理监督女真人的原始部落外,几乎没有驻军。

即便进入乌苏里江,乃至嫩江,进入蒙古人的地盘,那里也是地广人稀,荒芜的令人伤心。即便是在近现代,那里还被称为“北大荒”,就更不要提一千年以前。

人烟稀少,不光不用担心会出现大量蒙古军队,而且还不担心走漏军情。从而使得己方可以做到突然袭击。

所以,沿着江河一路逆行而上,从四大平原撕开缺口,基本上不需要考虑后路被人偷袭。

没有后顾之忧,一路炮火连天,遇神杀神,遇鬼杀鬼,那是何等畅快!

以复杂的谋略战胜敌人,完全是敌我双方力量均衡、或者己方弱小的情况下,不得已的做法。

自己火力强大,简单粗暴的直接攻击,远远比挖空心思、整日防贼似的谋略,更好,更有效果。

一方面,从乌苏里江开始,一路炮火连天,南下攻城掠地。另一方面,让金州水师载着金州驻军,向西横渡渤海,从秦皇岛附近的石河登陆,向北进入辽西走廊,直接拿下山海关。

此时的山海关,称为迁民镇,战略地位还没有引起游牧民族的重视,没有被作为关口要地守护和建设。

但是,胡璘却知道它的战略重要性。

让平洋军拿下山海关后,就在山海关,筑城建堡,架起大炮。

这样就一南一北,将东北关在自己的铁笼子里。

即便忽必烈得知平洋军进入东北,可是山海关被封,任由蒙军援军攻打,只是送人头而已。

将东北区域的蒙汉军关起来,再让许三沿着辽河一路向北攻伐,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这三手棋布下,如何吃盘里的肥肉,就看自己心情了。

屯田总管府!一切都是屯田总管府提醒了我!

原本还没想到它,它居然自己找上门来了。真是天助我也!

胡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按照“海参崴-山海关攻略”,根本无需从辽东半岛向北翻山越岭地辛苦攻打,拿下东北,指日可待。

以船舶沿着大江大河,一路攻伐,无论在兵力消耗,还是后勤补给上,都远比骑兵大战略纵深更加便捷,更加有效。

而无论是柳树营,还是海参崴,都是个不冻港,从东瀛、耽罗以及高丽运输兵力和后勤物资运输到那两处,都是极为便利的。

在这个时代,恐怕极少有人对华夏山河地形的掌握,能超过胡璘。更不会有人将江河纳入到战略部署的范畴考虑。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礼成港千艘在建的海船,虽然只有三分之一建好,但是三百多艘海船的数量,已经呈几何倍数地壮大了平洋军的水师。

王振宝之前汇报时说,开京军器厂的机器已经开始轰隆隆加速生产起来。

按照三个军器厂和军服坊生产进度计算,后勤军需处每月可接受火炮200门,燧发枪5000杆,火药一万斤,头盔板甲2000套,手刀和长枪在3000上下,冬衣军服5000套。

那些火炮在供应陆军的同时,每月装备三艘炮船绰绰有余。

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只要平洋军愿意去,就不会有其他势力生存的空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