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同样的谶语(三)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70章同样的谶语(三)

黄安儿站在船头,看着海鸟在浩荡的海面上自由飞翔,心旷神怡。春节后,那位年轻大人派人拜访了蕲州知府管景模,递交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以黄安儿为首的那批做卜卖的二十多人,说要借去一用。

管知府二话不说,就将已是水军都统的黄安儿喊了过去,让他带着之前在临安做过卜卖的兄弟,跟随信使走一趟。

唯恐人数不够,管知府又让黄安儿找了一些精通卜卖行当的人,跟着一起去,临行时,一再嘱咐他,一切要以那位大人之命是从。

信中没有说明借用黄安儿等人的用途。管景模也没有问送信人。

在这兵荒马乱时节,能够分文不取,拿出十万石粮食赈济自己治下百姓性命的人,值得他的信任。

果然,当黄安儿等人被安排到崇明岛之后,听说自己等人将要被送到蒙占区,故技重施,攫取那里的粮食,充做宋国的军粮时,顿时热血沸腾。

蕲州距离蒙军兵峰很近,黄安儿等人对蒙古人的仇恨远比临安等南方人更加鲜明,更加具体。

他们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后,急吼吼地想要立刻启程,却被告知一切行至要等候命令。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

困局崇明岛的日子,黄安儿本以为将会十分无聊,岂料随后的见闻,却让他的他的兄弟们大开眼界。

在安宁祥和的岛上,他们看到了一艘艘巨大的海船,听到了海风里传来的火药炸响,发现了一支完全不同的军队。

那支军队在精神状态上和暮气沉沉的宋军完全不同。他们的行为举止更加自信。他们的组织更有纪律。他们的目光更有锐利。

最令黄安儿惊奇的,是他们的制式装备。

他们头上戴着虽然和宋军的宽沿范阳笠一般无二,但是他们的头盔全部是钢铁制成的,看样子似乎不是拼接,而是一体成型。

此外,他们的盔甲也不是用牛筋缝制在一起的铁片,而是像是龟壳一样,前后两片是完整的铁板,表面十分光滑,让人怀疑即使弓箭射在上面,也会滑到一旁。

他们的武器近乎半数是火枪。虽然他们的火枪比较奇怪,但是黄安儿还是结合听见的火药炸响,认出那些士兵身上扛着的,是火枪。

这一点让黄安儿大为吃惊。

此时的战争,无论是宋金之战,还是蒙宋之战,双方并不是单纯的使用冷兵器,骑马、射箭与砍杀,也不是宋军一方使用热武器,游牧民族一方使用冷兵器。而是呈现出热兵器和冷兵器相互交织、相互辅助的复合型对决。

随着宋国不断战败,大量士兵和工匠不断被俘,游牧民族在战争中,逐渐掌握了火器制造和使用,所以双方的争斗,其实是己经不再是单纯的冷兵器作找。

史书记载,在南宋嘉定年间,金军进犯宋境。

其中,一个宋国城池装备有七千支弩火箭,一万支弓火箭,三千个蒺藜火炮,两万个皮大炮。

按理说,这般豪华阵容对付游牧军队,不可能落败。

但是,金军除了云梯和抛石机外,也携带了大量火器。

他们在城外筑起了比城墙还高的木台,将火炮和各种火箭搬到木台上,对城头宋军,居高临下,猛烈射击,“火炮如雨,箭尤不可计”。

在金军的冷、热兵器轮番进攻之下,依托坚固城防和大量火器的宋军,顿时落了下风,城池很快被攻破。

不过,总体而言,宋国的火器一直强过敌方。

这不是工艺问题,而是宋国更有钱。

在所有武器中,火器是最烧钱的。

一是因为火器分工细致,制作工序繁琐;

二是火药成本很高,且储存对于湿度和温度有严格的要求;

三是在战斗时,火器使用起来损耗极大,铁火炮打了六、七发后就不堪使用,而皮火炮、铁蒺藜炮、震天雷和竹火鹞等更是一次性产品。

这些都使得火器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远远大于冷兵器。

一个都的基本火器配制成本,能抵得过一个营的半人甲披挂。

所以,即便宋国有钱,宋军也不可能一个军队有近半数的火枪兵。

而黄安儿在崇明岛,所看到的那支军队,粗略估计一下,居然有三、四千人手持火枪。

如果说大量装备火枪,令黄安儿吃惊。那么,当他有一天散步到一座水寨前,看到两艘巨大海船正打开侧面炮门清洗,而露出一排黑洞洞的火炮时,他彻底惊呆了。

宋军战船只在船头安放一门火炮,而眼前的战船居然在侧弦下安装十门火炮,算上另一面,一般船就有火炮二十门。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一艘船就安装二十门火炮,这得多有钱啊!

看到了黄安儿等人目中的惊疑,彭天旭没有解释。

而黄安儿也知道军队中有诸多禁忌,对方不说,自己最好也莫问,只是在脑补了一下崇明岛的这支军队的存在。

脑补的结果,令其振奋。

他认为这一定是官家暗中训练的御林军之类的部曲,而那位能一出手就给蕲州十万石粮食,且敢于策划在蒙占区卜卖的青年,一定是官家的心腹大将。

有这样的军队,蒙古人何愁不灭!

黄安儿告诫手下,对自己看到的一切,最好守住口风,以免泄露军情,坏了官家灭蒙大计,给自家招致祸端。

一个月后,彭天旭将黄安儿等人送至金州港,前往辽阳路各城,开始了在辽阳行省的卜卖粮食。

卜卖前后用了两个月。在一个名叫李飞扬头目的暗中保护下,黄安儿等人从辽阳五个路府州县,贱买到粮食六十万石。

这些粮食通过辽河,运回金州,如今随着黄安儿等人转运到崇明岛。

四天后,黄安儿乘坐的船队到达了崇明岛。

彭天旭卸下粮食后,告诉黄安儿等人不能离开,继续等待命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