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授官“走马承受”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1章授官“走马承受”

胡璘让铁塔儿和石井太郎将黄安儿抬到自己屋中,好生休息,然后派人骑马去临安城里请郎中。黄安儿本以为自己熬刑不过,说出实情原委后,必是一死,却没想那个看似温和实则狠毒的贵公子,不但让自己睡在一张华丽的床上,还安排手下去为自己请郎中。

躺在雕花大床上,嗅着软枕上清香,黄安儿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数次咬着自己的舌头,才发现自己真的没死,而且真的被放在这张从未见过的华丽的床上。

眼前是红罗暖帐。床的正前方不远立着一扇织锦屏风,上面绣了个拿着纨扇戏猫的仕女,他记得屏风之后是自己被抬着经过的一个木雕圆门,门头上垂了粉红的丝帘。

这里真的很美啊。黄安儿想着想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三天后,黄安儿身体大好,浑身包裹绷带,还不便下床走动,鞭痕大多是皮肉伤,问题不大,只是胸口的两个烙印疤痕永久地留下了,无法消除。

胡璘告诉黄安儿,他的二十三个兄弟都在这里,好吃好喝,没有问题。他也可以在这里一直休养身体,不用担心花费和饮食。

见胡璘如此对待自己,黄安儿不明所以,终究忐忑地问出了内心的疑惑:为什么对自己前后态度如此不同。

“为国为民,某当敬之,祸国殃民,某必杀之!”

只这一句话,黄安儿心中疑虑尽去,想到蕲州饿殍遍地,不禁泪如雨下。

胡璘告诉黄安儿,他已经调集了十万石粮食,五日后当能达到蕲州,这批粮食将交给管知府赈济百姓,不收分毫。

黄安儿闻言,不顾身体伤势,伏在床上跪拜,涕泪横流,感谢胡璘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

“百姓困苦,不止蕲州一地。卜卖虽能筹集粮食,却是损害了别处百姓,坏了他们的生计。此事断不可为。”

胡璘扶起黄安儿,嘱咐他伤好回去后,一定要将话带给管知府。

卜卖之事,增强了胡璘辽东策略的急迫性。

安顿好临安之事,十日后,正当胡璘要乘船返回辽东之时,宫里突然来了内侍宣旨,调胡璘任淮南东路,担任“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简称“走马承受”。

“走马承受”品级在正七品上,算是平静调动。可是看到胡显祖神情激动,估摸着这个官,不是表面上看着那么简单。

待胡璘谢恩,收了圣旨、官服和印信后,胡显祖热情地请内侍到厅内喝茶稍坐,然后拉着傻愣在原地的胡璘,去二进院,让他赶紧换官服。

胡璘心道这老头子还真心急,今天又不上朝,换官服干嘛,不会只是为了让自己试试新衣服吧。

胡璘口中埋怨着,却被胡显祖笑骂他不懂规矩,原来受封之后,要赶快换上官服,跟着传旨的内侍去宫内向官家谢恩。

胡璘闻言,心中恍然,不过看着眉飞色舞的老爹,他还是忍不住把对“走马承受”的疑惑说了出来。

他在太仆寺管理马政事务,同一品阶的“走马承受”莫非比自己在太仆寺的官职还好?

这一问,就被胡显祖狠狠地敲了一个脑壳,受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痛斥后。他才知这个“走马承受”果然牛逼。

原来“走马承受”官阶不大,名字里也带着“马”,却和马政没有一丁点关系。此职是路级(省部级)监察官职。一路只有1到2个名额。担任者要么内侍,要么武官。

能坐上“走马承受”的,都是皇帝特派、身份公开的耳报神。职位虽卑下,权柄却极重,有监察本路将帅、人事、物情、边防及州郡等诸多不法事之责,所谓“事无巨细,皆得按刺”。

根据章程规定,各路的“走马承受”每年要到宫里直接向官家述职一次,“直达奏事”。如有边警急报,可以不时驰驿上闻,并允许风闻言事。

我日,果然是天大的好差事。胡璘闻言,心花怒放!

赵禥这个痴呆皇帝怎么对自己这么好,给了自己后世东厂才有的权力。而且还不要切下面那玩意。

虽是七品官,但胡璘是官家亲自下旨的钦命大特务,和吏部提拔不同,所以由內侍直接下旨委任。

以胡璘现在的兵威和权势,堪比宋国的任何一个封疆大吏。但是,能得到宋国的重用,他还是有些沾沾自喜。

可是,在兴奋之余,胡璘心里却觉得不踏实,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能够让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对自己另眼相看。

“这等好事如何轮得到自己?”

经胡璘一问,胡显祖也有些困惑起来。的确,对于外戚而言,“走马承受”算是最实惠的官职了,以女儿在宫中如今的局面,断不会因为她,将胡璘如此提拔重用。

“我去问问那个内侍。”胡显祖让胡诚包了十两金子,揣在袖子里,去了前厅。胡王氏和谢灵薇等妻妾儿女则围着穿着新官袍的胡璘,兴高采烈地点评着。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不一会,胡显祖回来了,面色依旧带着喜气,目中却更多了一些迷茫。

“内侍说,是福王举荐你的。”

“福王?”胡璘心头无来由微紧,一种不安的感觉突然袭来,之前只是臆想之事立刻做实了。一直以来,他以为是贾似道在盯着胡家,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福王!

只是对方把自己调离太仆寺,发往淮南东路,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胡璘蹙眉沉思,不经意间看到胡显祖和胡王氏脸上都现出狐疑之色,忽然笑了起来,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说道:“没想到我刚给他内弟弄了一百匹马,他就如此厚报于我,日后真要去福王府上好好答谢一番啊。”

说完,不待周围家人询问,他就把自己帮了熊伟买马之事说了出来,众人闻言,长吁了一口气,气氛又重新恢复热烈。

内侍还等在外厅,胡显祖不敢耽误时间,连忙催促着儿子赶快入宫面圣谢恩。

对于面圣,来自后世的胡璘没有丝毫怯懦。他早就听闻赵禥的大名,而且这个时代的皇宫还没有机会看过,这次正好一并都办了。

若是有可能去看看胡香儿也好,毕竟前主的意识里,那个姐姐对他这个弟弟还是十分关爱的。自从胡香儿进宫之后,前主就没见过了。

得了胡显祖的一包金子,内侍十分高兴,见胡璘一身官服出来,非但没有埋怨对方拖沓,反倒是一个劲地恭维胡璘少年英雄,仪表堂堂。

说了两句闲话后,胡璘跟着內侍出了胡宅大门,扳鞍认镫,向皇宫大内行去。

这个内侍名叫顾英奇,一边策马赶路,一边教导着胡璘面圣礼仪,边走边聊,片刻功夫就来到皇城前。

通过和宁门的各种检查,胡璘和顾英奇下马步行进入皇城。

除了赐宫内骑马的王公大臣,便只有军报急足方许骑马入城。像胡璘这样谢恩的,自然没有那么好的待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