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有家贼
愁肠满腹地回到自己的小楼,看到胡宗武和蝶儿,胡璘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陪着他们玩耍了一会,天色渐晚。谢灵薇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也因为吃的东西微微发胖,模样不再完美,却多了耀眼的母性光辉。
胡璘搂着她,耳鬓厮磨,说了会情话,觉察到二人渐渐都激动起来,谢灵薇便赶紧将胡璘推开,让他去檀儿房中。
和胡璘几番云雨之后,香汗淋漓的檀儿趴在胡璘身上,絮絮叨叨说起家中的事情。
她说起公公这段时间在外应酬的次数少了,回家总是唉声叹气。
明州王家的事情,让婆婆掉了大把大把的头发。王家被海盗劫掠一空后,逃散回来的本家子侄,仅靠一些田亩生活,家境一下子就没落了。婆婆征得了公公的同意,将一些王家的子侄安排在金银铺里做事。
大弟胡珏在兵部里,和一些军官打得火热,几乎天天在外面喝酒应酬。
檀儿说这些话,显然对今夜胡珏缺席胡璘的接风宴感到不满。
胡璘却笑了笑,不以为然。
他希望胡珏多和人交往,只要不和那些懦弱无耻的文臣亲近,他就觉得不是坏事。
二弟胡骐还是一门心思读书,准备两年后的大考。
胡璘想到胡骐吃完饭,和自己说了几句后,就匆匆回到自己房中,不禁摇头苦笑。
对于这个庶出的弟弟,他有自己的打算。不过,那还要等上几年之后。
胡凝子的订婚了,是临安知府潜说友的小儿子,名叫潜东阳,去年考中了进士。
说到此,檀儿满意地叹了口气。
她和胡凝子年纪相差不大,二人在院中也时常凑在一起聊天玩耍,如今对方有个好的归宿,她心里感到高兴。
檀儿知道胡璘白天没有时间陪她,所以她抓紧和胡璘睡在一起的时候多说一些话,即使眼皮粘的睁不动了,嘴巴也没有停下来。
檀儿断断续续得说着,胡璘昏昏欲睡地听着,然而,檀儿说到了一件事,引起了胡璘注意,驱散了他的困意。
檀儿提到城内金银铺的一个名叫孙尚的掌柜,最近时常旁敲侧击地向她问起广州和泉州运钱船之事。后来,她又听胡忠瑞说,孙尚也私下向他打听过这方面事情。
对于孙尚,胡璘只印象不深,只觉得对方是一个木讷寡言之人。只是,和运钱船有关的一切事务,都是胡家最核心的商业秘密。此人蓄意打听,就不得不令胡璘警惕。
为了保护家人,胡璘让李飞扬留在临安,建立情报网,兼管兵甲走私和其他战略物资买卖运输。
但是,对于胡家金银铺的管理,胡璘却没有做任何风险防范措施。
金银铺……运钱船……孙尚……运钱船?
胡璘思维飞速运转,脑中不自觉地,又浮现出胡家族灭之事。
……
次日上午,李飞扬前来拜见。胡璘在书房接待了他。
李飞扬态度恭敬地向胡璘汇报盘口建设、兵甲走私和物资买卖情况。
盘口建设已经告一段落。两浙东、西两路的州府都已经埋下了自己的人手。目前正在物色江南东路各州府的地点和人手。
兵甲走私方面。屠华死了后,大批量的兵甲走私无法再继续。同时,随着襄樊战争的失利,各地都加大的征兵,兵部下发的兵甲也难以截留。
最近,李飞扬在倒腾的货物,都是东瀛那边急需的军事物资。主要是江西的高岭土、平江的棉布、信州和抚州的生铁,以及各城池卖炭场的焦炭。
好在有之前的兵甲走私渠道,这些物资的购买和运输,很是顺利。
胡璘听得很认真,听完后询问了其中的细节,得到一一答复后,大大夸奖了对方。
李飞扬虽然青年,但是将以前游走于社会底层的大胆和精明,用于周旋贪官腐吏之间,如闲庭信步,毫不吃力。
临走时,胡璘跟李飞扬提到了孙尚,让他这些天派人密切跟踪此人,时时向自己汇报此人的行踪,却没有告诉李飞扬事由。
离开保佑坊,李飞扬牵扯的嘴角放了下来,脸色阴沉。
身边的随从葛五见了,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李飞扬没有回答,反而问道:“小乙最近还和孙尚有走动吗?”
“好一些了,上次你告诫过,他俩有一阵子没在一起了。”葛五答道。
小乙好赌,曾在一家赌坊见到孙尚。聊天时,发现都在胡家做事,便熟络了起来。此后二人时常结伴出入城中赌坊。
李飞扬发现之后,训斥了对方几次。
胡璘曾对情报人员有个规定,禁止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和其他部门的人发生横向联系。小乙和孙尚走动,违反了规定。
“这几天,你给我盯着小乙,包括他手下的那些人。”
“出了什么事了?”
“孙尚出事了。不知道有没有牵扯到小乙。你先盯着他吧,有事情立刻告诉我。”
“是。”
说话间,李飞扬和葛五两人穿街过巷,来到一间民宅前,左右看了看,没有发现异常,便推门进屋,随手关上门。
木门被关上之后,巷子里来了一个穿着破烂衣裳,弓腰驼背,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年迈乞丐。
老乞丐经过木门时,浑浊的眼神似是不经意地扫了一眼那个住宅,然后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
随后几日,胡璘带着石井太郎和浅井有助出门。
三人出门很勤。胡诚注意到有好几次胡忠瑞也跟着三人回来,和胡璘关上门聊了半天,然后四人再次匆匆出门。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