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对大友和岛津家的战争
听到许三成为一名火炮兵时,齐晨正在拿着一根枪管从粗胚,用枪钻细致打磨枪膛。这份工作虽然枯燥无聊,不过,劳动强度比以往不知轻了多少倍,而且工钱也高,一家人现在过得都很知足。
冬季农闲,老婆齐氏找了一个去军服坊的活。
据老婆回来后说,那个军服坊不是一个作坊,而是有十个作坊。
从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纺纱、成布到裁剪缝纫,完整齐备。
离多远就听见里面各种声音,有弹棉花的嘣嘣声,有并条时的嚓嚓声,有摇纺车时的吱吱声,还要裁剪布匹时的呲呲声。
那声音在老婆的话语中如同天籁。
齐氏上工的地方是纺布坊,那是一间极大的屋子。
屋内的梁柱如林子里的树木一般,密密麻麻,每个梁柱之间有五六米的间隔,每一米就有一台纺车。
“我乍一进去,觉得腿都软了,这哪里是作坊,简直是排兵布阵。”
第一天晚上,齐晨搂着老婆柔软的身子,感觉老婆说话间身体还控制不住地激动。
夫妻俩都有活干,也分到田地了,而且两个娃都去公学上学识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
夫妻二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孩子都睡着之后,搂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那些话题,在目不暇接的变化中,少了流言蜚语,多了惊叹满足。
“今天坊主说,大人开始从我们宋人中征兵,”
这一晚,齐氏絮絮叨叨和自家男人说了作坊里的好些事情,也说起了今天作坊里都在传播的消息:“说是守护大人给我们分田,惹怒了东瀛的很多地主老爷,他们要带兵攻打这里,夺回土地。”
这个消息前几天,就在军器厂传开了,齐晨没有在家里说,是怕家人担心。
他和许三关系很好,当初许三报名入伍时,邀他一同入伍,他没有答应。许三没有家世牵挂,自己却不同。
可是,再次从老婆口中得知东瀛的那些地主攻打这里,是回来夺取这些的田地时,他的心绪也再次乱了。
虽说上工能挣钱,且挣到手的钱能购买粮食。
但是土地,依然被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视为命根子。
刚到手的土地要被夺走,这是任何人无法容忍的事情。
随后几日,齐晨的工作忽然多了起来,他不再只是钻枪管,他还被分配去组装燧发枪,因为火枪坊少了很多人,他们都报名入伍去了。
人手突然紧张,他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工作。
忙碌中,作坊里也不再如以前那般安静,很多人都在说起即将到来的战争。
大家都在私下里传,九州岛的其他东瀛藩国将在开春后,准备攻打这里,守护大人觉得东瀛的兵不保险,正在招收汉人兵。
齐晨听着这消息,攥着正在打磨的枪管的手掌渐渐发白,然后,他放下燧发枪,走出火枪坊。
命可以不要,但是到手的土地一定不能丢。
他希望两个孩子以后有地耕种。
有地,不仅事关吃饭,更涉及到社会地位。
作为匠户,作为曾经没有权利拥有土地的一群人,他更深刻了解土地的重要。
如果让他拿性命去换取孩子们的未来,他这个做父亲的,义无反顾!
……
咸淳五年(1269年)三月二十日。
胡璘突然发动了对九州大友和岛津家的战争。
大友家占据“三后”(丰后国、筑后国、肥后国),每个小国都是和“三前”前后对应相邻。
所以,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战斗在大友家的地盘上打响。
胡璘分兵两路。
一路由任长风部带上新造好的十门钢制将军炮,从博多港出发,前往丰前松山港,和驻防在丰前的鲍钺士部汇合,在彭天旭水军的配合下,从周防滩进攻大友家的丰后国的府内和白杵两个海港,登陆后,以火炮开道,开始收割丰后士兵的人头。
另一路,是驻防在肥前基肄城的朱启明、年富山和袁淳三部,向东进攻筑后。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他们首选择的进攻目标是筑紫平原的三潴郡(今久留米),让那个连城墙都没有圈严实的聚集地,首次听到了铁芯铜皮火炮的怒吼。
战火在大友家领地燃起后,胡璘并没有花心思关注,他的精力全扑在军器厂的生产上。
战争和建设同步进行。军情和政情纸片般飞来。
军器厂的工匠们第一次看到胡璘审阅战报,才知道军队到大友家的领地了,心中惊诧而紧张。
不过,在随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每隔几天,工匠们就看到报信士兵骑马而来,已经不再大惊小怪了。
战火向东蔓延,并没有影响到这里,因为……每次都是捷报!
有了火炮的介入,以前难以攻取的城堡,成为了固定的标靶。
和攻打太宰府的战斗一样,经过一番炮击之后,那些守城的士兵无不肝胆俱裂,两路的军队如同扫垃圾一般,席卷丰后和筑后一切势力。
一个月后,丰后被占领。任长风部驻守丰后,鲍钺士带着彭天旭部向东进攻,攻打到岛津家的日向国。
古代交通不便,九州又是山地为主的岛屿,在消息传递上,陆路远不上海路快捷畅通。
所以,当鲍、彭两部丢下浓烟滚滚的日向国,乘船南下,打到大隅国时,岛津家还不知道已经丢失了一国,匆忙征召农兵备战,也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