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炮痴许三(二)
随后,朴厂丞带着大家了解铸造这种炮的流程。朴厂丞介绍时,许三听得格外认真。
朴厂丞最先走到打磨炮管的那组,告诉大家,这些炮管是用钢水一次浇筑出来的,不是管坯钻孔。
许三故意落在人后,摸着一根冰冷的钢管,直愣愣地盯着那根泛着银灰色光泽的炮管,越看越喜欢。
在他眼里,光滑锃亮的炮管,比隔壁家小娘子的脸蛋更吸引他。
黑洞洞的炮口,比那小娘子明眸还要魅人。
“浇筑钢水的时候,先在炉内放置一个‘中空的模具’,并且在模具当中,注入流速很快的高压水流。”
“钢水浇筑在中空模具上面,因受到高压水流影响而快速冷却,但是钢水熔化有前有后,后熔化的钢水继续附着在前面已经冷却的钢表面上。”
“因为一个叫‘热胀冷缩’的原理,所以外面的钢水在冷却过程中,向内挤压前面已经冷却的钢材。”
“这种浇筑方式,好于钢锭锻造再钻孔的炮管坯,大大增强了炮管抗高温、抗高压、抗磨损的能力。”
朴厂丞说完,自豪地补充道,这里的炮管是山长大人教授他们制造的,之前做过破坏性试验。
间歇式发射,炮管寿命达到四百发。十个呼吸一发,连续发射,炮管寿命达到一百七十发。
在正常作战中,一门将军炮发射三百发炮弹才会炸膛。
这达到了大人的要求。
打到三百发炮弹才会炸膛?
“火作”制造出的榆木炮,别说三百炮弹,打到第三发,炮手就要在操炮前,和队友交代好后事。
众人目瞪口呆地参观火炮坊里一道道工序的时候,许三始终默不作声,与其惊讶喟叹,莫如仔细揣摩,用心听讲。
许三是个炮痴。
这固然有他不被周围人接纳,躲在自己小世界里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只有他和火炮在一起,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得到体现。
在“火作”,他不光参与制作榆木炮,还有一个大家都避之不及的活,被大家强推到他身上,那就试炮。
试炮是危险系数极高的活。
但是,让众人奇怪的是,许三的试炮能力极强。
榆木炮放在他眼前,他围着炮管转几圈,就能知道哪些炮能打,哪些炮不能打,那些能打的炮,放多重的石弹,能达到最佳效果,他都一清二楚。
因为榆木炮都是手工制作的,口径都不一样,所以每门炮配给的弹丸也都大小不一,因此,许三的这门技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不过,更让许三扬眉吐气的是,他的操炮能力,试炮免不了要打上一炮,结果八九年下来,他竟成了广备攻城作人尽皆知的神射手,虽然不能说指哪打哪。
但是有半数射中目标圈,在榆木炮基本上用以震慑和恐吓敌人的用途中,这个命中率是了不得的本事了。
可是,尽管他炮打得再好,也只能做工匠,不能从军。
然而,人生际遇,百转千回。
就在莒州工匠进入军器厂上工的半个月后。
从莒州和日照百姓中招兵的消息在兵器厂散播开来。
为何在新来的宋人中招兵,胡璘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首先,宋人必须成为他的军队的核心力量。
胡璘认为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打破蒙古人的军队,维护宋汉文明,所以建立一支能打败蒙古人的军队,是他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
而在军队建设中,宋人必须是核心力量。
九州的本地兵人数达到了绝大多数,但是胡璘不愿带东瀛兵进入大陆,那是他作为前世认知上的一个心结。
东瀛兵只能在东灜作战,顶多能去高丽作战,既便日后因兵力不足,不得己进入大陆,也只能在蒙占区,且战后则不能驻留。因此,胡璘不得不在宋人中征兵。
宋人必须是大规模掌握热武器的中坚力量!
在这个时代,热武器具备碾压性的优势。
扣动扳机的只能是宋人,而不能是东瀛人。这是能确保宋人在军事上的优势和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宋人在九州地位的重要保障。
综上两点,胡璘在九州热火朝天抓紧生产和练兵之际,单独针对此次被劫掠的宋人发出征兵令。
征兵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十五岁以上,身体测试合格,就可以从军。
不过,让刚分到田地的宋人更加蠢蠢欲动的是,和宋廷的制度不一样,从军者不会黥面,也没有军户一说。入伍服役期为三年,满期退役后会得到五亩土地。若是战死,家人会得到二十亩土地。抚恤。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个征兵的待遇,让很多人难以相信。条件好得很不真实。
首先是不黥面。黥面是宋廷对待犯人的手段。宋人参军,被要求黥面,形同罪犯,所以当兵的被称为“贼配军”。
其二,是有三年的入伍期限,这意味着参军不是蒙古和金国那样必须入军户,一旦入了军户,子子孙孙不得改换户籍,只能从军。
最后,就是三年期满后退役,会被分到五亩地。也就是说只要没死在战场,三年之后就有自己的田产。即便是阵亡了,家人日后的生活也后顾无忧。
这条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啊!
所以,征兵令一发出,设立在水城城门口的征兵处,就挤满了应征者。
但是军器厂却没有多少人去应征,无他,因为军器厂的待遇也是非常好。
军器厂的月钱并不低,且落得个人身安全,又能照顾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