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不是个坏孩子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9章不是个坏孩子

绿袍青年回头一看,第一眼看到的正是杜岳,立刻眼珠子都红了,转身收刀骂道。“好你个杀才,跑到我家还敢叫你爷爷住手,你……”

话没说完,就看到杜岳身后,马承廷一脸冰霜地走了出来,耳朵嗡地一声炸响,这才意识到刚才叫自己住手的,是自己父亲,顿时傻在当场,脑子里迷迷糊糊。

那个打自己的家伙怎么和父亲在一起。

杜岳侧过身子,看了看对视的二人,发现二人眉宇之间还真有几分相像,心想怕什么来什么,脑中闪念一想,连忙热情招呼道。

“原来是四哥,小弟有眼无珠,让四哥受委屈了,小弟这厢向你赔礼了。”说着,双手抱拳,冲着绿袍青年深深一躬。

绿袍青年在父亲冰冷的目光下,直觉得双腿发凉。

若是他知道父亲今天没去府衙当值,就是借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家里拿刀砍人,更不敢用脚去踹那个老门房。

“这是怎么回事?”马承廷扫了杜岳一眼,声音低沉了一些,可是看向绿袍青年的目光依旧严厉异常。

绿袍青年只觉得一道冷冽的寒意从马承廷的目中射来,吓得身子一颤,身体像是被抽去了骨头,没有丝毫力气。手中的刀“当啷”丢在地上。

“世伯,”杜岳笑着解释道:“我和四哥之间有些误会。”

然后,他把在街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不过,他把事情的情节做了改编,只是说对方看到自己的马,向自己索买,打算献给自己的父亲。

只是自己这马是要送给世伯的,两厢不知道是为了同一个人,便起了冲突,自己和宇文战将对方和他们的家仆打倒在地。

经由杜岳这一改编,绿袍青年立刻从一个纨绔衙内变成了一心为父的大孝子。

绿袍青年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再看父亲的表情,已经起了戏剧性的变化,面部凶戾之气慢慢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笑意。

“四儿,确实如此吗?”马承廷下了台阶,向青年走去。

绿袍青年抬头看着父亲笑意盈盈地向自己走来,像是见了鬼般,连忙后退。

看到儿子畏惧,马承廷叹息一声,走到对方面前。

见他背后满是灰尘,伸手掸了掸,看到他左脸红肿,有些心疼,口中埋怨道:“平日里叫你习武,遇事有个自保,你只是贪玩,得空就出去胡闹。吃亏了吧?”

听到父亲的埋怨,绿袍青年两眼怔怔地盯着自己父亲,有些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突然感到鼻子一酸,眼泪流下来的,喊了一声“爹爹”后,再也说不出话来。

看着父子二人的情形,杜岳心里有些明白。

看来马承廷和这个时代的父亲都一样,秉着棒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平日里没少教训绿袍青年。

而作为衙内的儿子,心中对父亲畏之如虎,行为上却像所有逆反期的青年一样,到处惹事。

今日见父亲突然亲情表露,心中震撼,往日的委屈全部随着眼泪流了出来。

本质上不是个坏孩子。杜岳对绿袍青年如此评价,却忘了自己如今的年纪,只比对方大个一、两岁而已。

晚宴上,青年换了一身干净的黑色锦袍,和杜岳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青年名叫马宗汉。经过杜岳一番遮掩,二人已经冰释前嫌。

马宗汉十分感谢杜岳不念旧恶,替他粉饰,以孝心之名,免除了父亲对他的一顿责骂。

而杜岳许诺马宗汉,日后若去临安,自己亲自带他去御马院,让他挑马。

这个承诺让马宗汉对杜岳感激不已。

坐在宴席上首的马承廷恢复了刻板表情,心中却很喜欢。

马承廷平日里一心忙于公事,疏于子女管教,对于这个最小的嫡子,心有愧疚,却唯恐他品行不端,走了歪路,每次见到,必严加管教,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即使如此。

结果,和所有家庭一样,这种教育适得其反,在高压下的儿子越发叛逆,也越来越难以管教,父子几乎到了“相见不如不见”的地步。

杜岳为儿子圆说的那些话,一开始马承廷犯了为人父母的通病,把自己孩子往最好处想,居然相信了杜岳的话,可是后来看到儿子躲躲闪闪的表情,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儿子并不是如杜岳所说的那样。杜岳是在调和他们父子关系。

马承廷出生官宦世家,自己也居官多年,对人情世故知之甚深,却极少用在家中。

酒宴上,看到平日里举止无状的儿子,和杜岳交谈居然文质彬彬,礼节周到,意识到正向教育的引导力量。

而这个正向引导正是杜岳那个“孝子购马被打”的谎言。

良友如师。马承廷看向杜岳的目光,也多了一些赏识。他希望儿子能像杜岳那样,待人接物皆是妥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对于这孩子的科举之路,马承廷不抱指望,只希望日后给他谋个官职,他能无灾无病,平安一生就好。

身居高位者,通常对自己子女的要求不高,因为他们明白得到高位付出的代价,他们通常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复制自己承受的凶险和辛苦,安稳度日,无病无灾便好。

杜岳在建康盘桓了两日,一方面是给陈来生审阅建康金银铺账目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马宗汉盛情挽留。

马宗汉带着杜岳游逛了两日千年之前的南京城。

此时临近六月,建康城外进入农忙的时节。端午已过,城内没有什么节庆。

好在建康有十里秦淮,是个不分时节的好去处。

建康城内青楼,大大小小有四、五十家。单是秦淮河边就有三十多家。

想到青楼,杜岳的那个自污去职的念头悄然滋生。

不过,鉴于马承廷对自己的善意和欣赏,他放弃了在建康宿妓自污的念头。

若是被人检举揭发自己,作为建康知府的马承廷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管与不管,都是两难之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