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我们跑吧!
“想吃什么?”沈淮问。
“嗯……去外面吃有点浪费,也不一定合胃口。”
沈淮看着她,耐心听着。
白染思考了下:“你来我家吧,昨天你转我的钱,可以用来买菜……”
白染停了话,想着五百块该用来买些什么东西,毕竟这算不上一个小数目。
瞧见她的模样,沈淮一眼看出她在想什么:“你在这想能想出个什么?去农贸市场。”
“好。”白染说,“我先回去放下东西。”
白染小跑到离他十米距离时,补充了句:“等我一会儿。”
打开门锁,白染进了卧室,把这些画画的东西全放了回去。
出门路过客厅,她从冰箱里拿了两瓶百岁山,或许是考虑到沈淮的胃病,她放了一瓶回去,拿了瓶温的,出了门。
沈淮靠在树边,手指敲着屏幕,似是在回消息。
“这位小哥,喝水么?”
一瓶百岁山遮挡了屏幕,沈淮抬眼。
白染晃了下水瓶:“要么?温的。”
沈淮收了手机,接过那瓶百岁山。
走在小区石路上,太阳正盛,白染似是被热糊涂了,用手扇着风,下意识抱怨道:“昨天都下过雨了哎,天气不凉,怎么变热了。”
沈淮喝了口水,随口说:“洱海比京城的温度就是高不少。”
续海边事件的又一破绽。
沈淮似是察觉了,眼睫微不可察的翕动了下。
白染偏头,略带着疑惑:“你怎么知道,我是从京城转过来的?”
沈淮没搭理她。
白染佯装地“哦”了声:“听许清泽说的吧。”
“……”
“对了,”白染说,“你在我背后看我画画多久了?”
沈淮迟了下:“记不清了。”
白染的理解,往往是好地方向:“那就是看了很久?”
“不,没……”沈淮下意识回绝。
“骗人是小狗!”白染突然说道。
沈淮一愣,收住了最后一个字。
“……你耐心挺好么,”白染忽地想起跟母亲学习画画的时候,她几度瞌睡过去,也总能在心里抱怨,看人画画真是一件无聊透顶的事儿了,“不觉得无聊么?”
沈淮似是还有点兴头:“比起那些琴谱,倒还挺有意思。”
白染神色有点诧异,指出了其中的逻辑问题:“你不喜欢音乐?”
沈淮淡声说:“称不上。”
“那喜欢,应该也称不上。”白染迟疑地疑惑道,“那不感兴趣的话,学它的意义是什么啊……应该不能是为了炫酷吧。”
沈淮没接这茬。
白染也识趣,没再出声。
两人出了小区,大门对立面就是农贸市场,中世纪风格的建筑,外墙体跟小区统一,不过在四周添了些儿绿。远处的高楼顶上海鸟起落,仿佛落满和平鸽的中世纪教堂。
进到里面是熙熙攘攘的摊位,声音嘈杂,人声鼎沸。
来到一处摊位,摊主看上去大概在五六十岁的高龄,头发顶部被染白一节,躺在摇椅上,手上织着毛线。
老奶奶提了提眼镜,瞧见客人她邀了一声:“随便看看,今天刚摘的,很新鲜。”
主厨的身份,让白染照顾了句:“你有想吃的蔬菜么?”
“你不该问你自己?”沈淮闲闲道。
“哦对,忘了你不挑食,”白染想了想,扫了大片,只取了其中的一瓢,“帮我们拿点青菜吧,大白叶的那种。”
“好嘞,”老奶奶语气低沉,却略带温雅,“十二块三毛,给十二就行。”
白染应了声,刚扫上二维码,老奶奶的手机就响起了转账通知。
她抬起眼只能看见沈淮的背影,白染追了上去:“你怎么把钱给了,不是说好地我付么?”
“我怎么不记得我说过这话?”沈淮傲慢道。
“……”
往里走,是海鲜生意,洱海市如其名,是一座临海的城市,也是旅游的最佳景区之一,早期还算和谐平衡,但慢慢得随着名气的添大,物价如海水涨潮般攀升,只有海鲜算个个例。
来到一处偌大的海鲜店,光迎客人员就有十几来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