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雍娟觉他,竺凯,自己心爱的男人本身就是一本无法读透的也看不懂的一本厚厚的书。总体看来,他不如以前多言语了。看上,他工作还算稳定,没有变动的迹象。他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更好的工作,或者除非自己做事,否则不会再换工作了,所有的工作都一样。显然,他对工作本身有了新的自己的看法。
“读书,才是人生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她回想起竺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她很不满意他说的这句话。“难道爱情也没有意义吗?难道他不爱我吗?难道他不想和我一起生活吗?难道我们的生活也没有意义吗?”想起这些话的时候,雍娟心里就不高兴。她强迫竺凯回答她是不是不爱她了,是不是不想和她一起过日子,为啥说没有意义呢。
“你不懂,唉,你们女人就是不懂。”竺凯有时候被雍娟缠住回答问题的时候,他总是这样说。
“是的,我真的不懂他说的话包含什么含义,就算不是说我们之间的爱情,不是说我们在一起生活的事情,显然他的话一定包含有别的事情。工作吗?还是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工作上的挫折吗?还是因为死吗?(他曾经在谈起桓风父亲的葬礼的时候说过这句话,也在其它时候说过这句话。)也许他理解的更多,我真的不懂他,总觉得他的心思如夜空那样深不可测。也许,他说的其它什么。”雍娟每次都这样安慰自己。
“小宝宝,什么时候快来呢?”雍娟立即笑起来,她看看自己花边短衫下面隐藏的扁平的肚子(她知道自己还没有怀孕),摸了摸,她假装肚子里已经有了小宝宝。这时刻,她是多久的渴望立即有一个小宝宝啊。
尽管去年的十月就结婚了,但是,自从搬入新房以来,她仿佛觉得这才是新婚的开始,主要是这新的房屋,房屋里所有的新的家具,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这一切感染了她。她每天都觉得生活充满了快乐,充实,美好,即使不开心的时候(主要是工作上的一些不开心)。但是家,这个温暖的家,在她一回到家以后,她就开心起来。
上班下班,煮饭,周末和竺凯一起逛街,或者郊游,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有时候,她甚至好几久都没有回想过自己的老家,有时候一周内都没有想起过她的老母亲。她有时候怀疑自己是否遗忘了过去,遗忘的老家,家里的亲人。“是不是每个女子嫁人以后,有了自己的家以后,就会忘记原来的家。自己不再属于原来的那个家,而是自立并有了自己的一家人的时候,就会忘记过去呢?”有时候,雍娟心里这么想。
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惊讶和深深的愧疚。她只能给哥哥打个电话,和哥哥谈谈家里的事情,从哥哥那里得到家里的一些情况。因为哥哥一年之中,空闲的时间较多,工作也自由,回家多一些,大概有三四次。他回家主要是看望母亲和大哥。这稍稍使她安慰一些。她一来没有给母亲打电话(老家没有电话),二来她也不能常常回去,一年最多回去两次,春节一次,国庆一次。其它时间,工作不允许,时间也不自由,经济上也不宽裕。想起常常经常卧床的母亲,想起哑巴哥哥,想起至今都还未婚的二哥,她心里觉得一阵疼痛。她觉得世界上的一切不幸都落在了他们的家里,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她想起竺凯推荐给她看的那部电影《命运规划局》,她倒不是因为电影的故事受到深深的震动,而是电影的主题。难道我们家的命运,我的命运,我和竺凯的命运,所有人的命运,这一切都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规划好了的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规划我们的命运,而又那样规划别人(雍娟想象着那些过着富裕奢侈的生活又一切顺心顺意的人)的命运呢?为什么有些人的命运那么顺利,好像一切人想要的东西,他们都拥有,而一些人,连一些基本的东西,也没有呢?这个世界难道没有公平可言吗?她想起竺凯有时候在她面前说过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哦呀,这是什么道理啊?天啦!”雍娟心里一阵叹息。
但是,这些思想的火花在雍娟的脑里只是偶尔一闪又消失了,她无法想清楚这些在她看来永远也无法想清楚的问题。“也许,生活本身就是这样。”雍娟在心里这样想。
雍娟尽可能的在家做饭,和竺凯一起吃饭。早餐好办。上班的时候,两人七点钟同时起床,七点半一起出发离开家,在楼下的早餐店吃拉肠,或者小笼包,喝豆浆。方便,也很快。然后各自坐公交车去上班。中午,按照广州这边几乎所有上班一族的习惯,并且也只能这样,那就是在外吃午饭。晚饭,雍娟则是在家做饭。她比竺凯早半小时下班,她是五点半下班,而且一般都是准时离开公司,不会有加班。在公司楼下附近就有直通家外面大路的公交车。如果顺畅的话,一般她能够在六点半到家。到家后,顺便到楼下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
一般她会炒两个菜,蒸米饭。有时候则是煮面条。饭做好后,她等竺凯回家后一切吃,然后再洗涮锅碗。竺凯是六点下班,一般要七点二十左右才能到家。有时候,如果雍娟遇到路上堵车太晚,就不再做饭,打电话告诉竺凯今晚在外面吃饭。无论是在租房子期间,还是刚刚搬入新房期间,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度过。上班,回家做饭,周末休息。
“小宝宝什么时候来呢?”雍娟心里这样想,脸上又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