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问心无愧 - 天之下 - 三弦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天之下 >

第10章问心无愧

校场上呼喝声响亮,隔着老远,李景风就能瞧见人们口中和毛氅下冒出的蒸腾热气。

他把目光落在手上的《衍那婆多经》译本上。

红霞关大战后,关内所有关于萨教的记载与事物都遭销毁,私藏者处死,唯独崆峒还留下些遗本,作为训练死间知己知彼之用。

要记的东西很多,他怕弄混。

“李大侠……我想喝酒。”这话有气无力,在烈日下操练一个时辰的弟子趴在炕上都说得更有精神。

诸葛然裹在棉被里,只露出一双半闭半睁的眼睛,抱着手炉缩在炕上。昆仑宫的寒冬甚于三龙关,这可把来自南方的副掌给冻坏了。

“三爷说您喝太多了。”李景风随口回答,“而且现在昆仑宫没酒。”

“我知道臭猩猩把酒藏起来。”诸葛然的声音隔着棉被有些含糊,“我想喝酒。”

如果诸葛然觉得自己不舒坦,就不会让身边的人舒坦,就算动都不动,也有法子闹得你不开心。

李景风最有耐心涵养,只道:“晚点我帮您问问三爷。”

诸葛然拉紧棉被:“娘的,这地方一整年都这么冻得死人吗?”

“也不是。”李景风道,“只是这里冬天长一些,冷一些。”

“就这五百人,臭猩猩也认真操练。”诸葛然望向门外,吆喝声一早上没停过,扰人清梦。

李景风嗯了一声没再回话,不一会,诸葛然又出声。

“傻小子……”

“嗯?”

“我想喝酒……”

李景风无奈道:“副掌,这经书章章节节一段一段,前后又没连贯,本来就难念,我没念熟,出关得遭罪,您别闹腾。”

“你默不默得出《心经》,念不念得出《太上老君感应篇》?”

“只会几句。”

“那不就得了。就算是少林那边的百姓,不识字的也比识字的多。没人会考你这个,不用把整本经书都背下来,粗看,领略就好。”

“多记一些也好。”李景风问道,“副掌,我看萨教的经文说的也是劝人为善,讲一些人生道理,只说要传播教义,看不出哪里邪门。”

他在冷龙岭时听齐子概跟诸葛然讲到蛮族,都说得十恶不赦,加上小房的遭遇跟昆仑宫上那场动乱,对萨教先入为主,本以为萨教经文应该偏激极端,哪知大部分经文仍是弘扬爱与善,顶多部分经文不合时宜罢了。

“佛经也说四大皆空,现在少林只有和尚空了。”诸葛然道,“我记得蛮族还有一本什么经,说的是把不信教的都杀了。”

李景风想了想,道:“这就太残忍了,佛经可没说把不信教的人杀了。”

诸葛然眯着眼,李景风感觉自己能看到藏在被窝里的讥嘲笑容。

“九大家防蛮族如虎,关外一滴水都不准进来,为什么?”

“听说前朝时期关内许多人信奉萨教,作了内应,才让蛮族坐大。”

“那些人去哪了?”

李景风一愣。

“历朝不乏灭佛灭道,可少林武当还是武林泰斗,偏偏萨教在关内一本书都没落下,就这么几十年工夫,百多年前足以动摇前朝的萨教就连一个信徒都没了,九大家的历史都没记载,您倒是说说,那些信徒哪去了?”

李景风忽地觉出一阵寒意。这几年他经历渐广,见多了世道的各种不公不义,也看清了九大家手段,单看小房妹妹的遭遇,不难猜测关内萨教信徒的下场。

“红霞关大战后,九大家史书有提到这么一句话:‘肃清蛮族奸细’,我看记载时就想,怎么不写清楚多少人?后来我才明白……”诸葛然抖了抖身子,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冷,依旧只露出一双小眼睛,“我猜是书本的一行太短,塞不下那么长的数字。”

“你说鲁豫晋冀四地的萨教徒是谁杀的?”诸葛然仿若自问自答,“至少不是我杀的。”

李景风默然不语。被杀的萨教徒当中,真正能算是奸细的有几个?《衍那婆多经》没教人们杀人,佛经也没有教人杀人,他相信《太上老君感应篇》也不会教人杀人。

杀人的还得是人。

他把视线放回书上,算是结束了这个话头。

“李大侠。”诸葛然又喊。

“副掌又怎么了?”

“我想喝酒。”

李景风阖上经书,道:“副掌是不是闷得慌?”

诸葛然道:“九大家最聪明的跟武功最好的人就缩在这旮旯里,合适吗?”

“我觉得这儿挺重要。”李景风道,“除了三龙关跟密道,这里是萨教唯一能进出的地方。他们或许还有别的路,但肯定比这里更危险难走。守在这里断了他们的消息,免得他们互通有无里应外合。”

“看不出来你这么有见地,机灵。”

李景风苦笑:“副掌,您夸我,我真不习惯。”

“我也不习惯。”诸葛然给了个白眼,“你要是回不来,死前想起被我夸过,这辈子也没更值的事了。”

李景风莞尔一笑,也不反驳。

“爹、景风哥哥。”诸葛妍进房为火炉加炭。她戴着毡帽遮掩光头,脸上还留着淡淡的疤痕,李景风看她一跛一跛,也不知会不会落下残疾,起身帮忙:“你少动,多休息。”

“我还要帮义父打扫房间,烧热水。”诸葛妍道,“这里人少,要多干活。景风哥哥要念书,很忙,只有爹最清闲。”

李景风噗嗤一笑。诸葛然骂道:“手心伸出来,赏你两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