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谭氏自尽
“不成,方才我进府里听说老夫人已经让人来问了三次,问小七怎的还不回府?”秦氏忧心忡忡,“琅儿你是个主意多的,不如再想想可还有其他法子?明日若再无消息,必会惊动老夫人。”
林琅来回踱步,“三伯母,那些替国公府正名的美言,可都传出去了?”
“方才我回来的路上听了一耳朵,都在传呢。那些人办事得力,想来是不会出岔子的。”
“为今之计,只能再借用舆论的力量了。”
“你想怎么做?”
“张贴寻人启事。”林琅说:“呃,就是张榜寻人。昨夜小七是被接进宫的,但宫里却不承认此事。我们便说是不知哪里来的贼人胆敢冒充小七的朋友将小七接走,此后小七下落不明。我们国公府心急如焚,全无章法,只好广贴榜书寻小七下落。”
秦氏抚掌,“果然是好主意!我们亲眷心急寻人,谁也不好说我们一个不字。”
何况锅都让一个冒充朋友的贼人给背了。
宫里知晓此事,也知道这是国公府给圣上留了脸面了。
而且,林琅的用意,就是要叫宫里知道,否则怎么给宫里那位施加舆论的压力?
秦氏想了想,觉得也是个法子,便同意了。
因为她也实在无计可施了。
若是小七被扣在宫里,是那位的意思,这就意味着很有可能那位已经对离家起了猜忌之心。
现在是小七,说不定很快就轮到离家将和离家军了。
所以这法子虽然有一定风险,但也可以借此试探圣上的态度。
晚上,林琅再次召唤“宫彦”,可惜的是,一直没有回音。
翌日清晨,国公府的清静在一声尖叫中被打破了寂静。
林琅赶到谭氏院子的时候,看到的只是白布覆盖下的她的尸体。
她的贴身丫环佩儿哭哭啼啼地把事情又说了一遍,“昨儿夜里奴婢听着四少夫人辗转反侧一直睡得不安稳,奴婢就点了安神香。后来听着四少夫人睡下了,奴婢也就睡下了。可没想到,奴婢一早醒来,就看到……”
佩儿的眼神移到了一旁房梁上挂着的白绫上。
然后狠命打着自己的耳光,“是奴婢该死,奴婢不该点那安神香,奴婢这才睡得跟死猪一般……呜呜呜……”
“四嫂她为什么,为什么想不开啊?”离采岚也抱着何氏呜呜地哭着。
二伯母李氏搂着圆圆红着眼睛一言不发。
林琅把佩儿拉起来,问,“昨日一天,可有什么奇怪的事发生?”
佩儿抽气着摇头,“没,没什么。”
秦氏厉声道,“你知道什么还不从实招来?”
林琅知道佩儿是怕说出谭氏落胎之事,有损她的名节,便问,“你且莫慌,只说说昨日的事,事无巨细把昨日之事你和四嫂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全都说一遍。”
她这么一引导,佩儿果然止住了哭,不必提落胎之事,她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地说了起来。
“昨儿一早醒来后,四少夫人照常吩咐厨子给小小姐炖了个蛋,加了一点干贝,后来就用了早膳,还安排绣娘给小小姐做两件夹袄,说是天冷了,要穿得暖暖的。中午也是正常用了膳,午睡起后还在院子里走了走,晒晒太阳。奴婢陪着她走的,之后就是吃晚膳,睡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
林琅问,“你们都聊了什么?”
佩儿摇头,“就是聊聊小小姐的日常生活……”
她想了想,“哦对了,昨儿外头有关国公府的传言,出去买针线的婆子听了一耳朵回来说了两句。”
林琅问,“听了什么传言?”
佩儿立刻看向另一个角落的婆子。
那婆子也抹着眼泪过来说道,“就是白日里,茶馆都在流传的,先是说神明怜爱北境受灾百姓,降下福泽救了千万百姓、令北沙城之战取得大捷。后来便有人猜测原因,说什么天子有德,所以感召了神明拯救大周,拯救北沙城。但也有人说是国公府戍边多年,劳苦功高,是我们大周的英雄。还有人说我们国公府女眷高风亮节,诚心祈福,保佑了离家将,也保佑了大周,这才感动的神明。”
林琅沉下脸来。
前面水军带的节奏还可以,可到后面,怎么越来越歪?
她已经基本知道谭氏为什么会上吊自尽了。
说国公府女眷高风亮节,这不就是在戳谭氏的心窝子吗?
她害怕总有一日她被贼人玷污又怀了孽种的事被人发现。
更害怕自己辱了国公府的名声。
林琅立刻想起自己来看望谭氏那日,她问了自己会不会武,还说什么她就放心了之类的话。
想来那时的谭氏,就存了死志。
之所以拖到昨晚,那都是因为牵挂圆圆的缘故。
而且,离小七回来带来了四哥的书信,也成了她的催命符。
夫君若是死了,她名节不保,或许还能苟延残喘。
可是夫君还活着,她被贼人如此糟蹋,还怎么活?
有关国公府女眷的传言,就成了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何氏见到林琅沉默,不由得问,“七弟妹可是知道了四嫂因何事想不开?”
林琅摇头,“不知,我只是实在想不出问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