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悄无声息
梁氏神情有些痛苦,“可是,可是四弟妹她……她是不是?”
林琅见她都心里有数,点点头,“是四嫂是个可怜的,前几日才自己买了落胎药吃了。家庙里到底有什么牛鬼蛇神,二嫂你快告诉我好吗?”
梁氏又深吸了一口气,才说道,“好,我都告诉你。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但我能确定,那家庙里不干净。国公府但凡有寡妇或是即将成为寡妇的女眷去家庙祈福,就有贼子盯上。短则几日,长则十天半个月,都是用迷香迷晕了里里外外的婆子丫环,然后把主子给玷污了。”
林琅抓住重点,“那贼人的目标只是主子?”
“是,丫环再年轻漂亮,他们也不碰。”梁氏面露恐惧,“我去家庙那一年,也是险些遭了贼人毒手。但我告诉了同行的大伯母和大嫂,她们都不信,反说我疯了。之后三弟妹投了井,我神情恍惚了好一阵。后来有人像昨晚一样摸进来要杀我,我装疯才躲过一劫。之后就一直疯到了现在……”
林琅又划了个重点,“二嫂,你是说三嫂投井的时候,你也在家庙中?还有大伯母和大嫂,为何会一同住在家庙?当初到底发生了何事?”
二嫂叹了一口气,“大哥是最早战死的,大伯母和大嫂十分伤心,便长年住在家庙中茹素,偶尔回府一趟。不久后三弟也战死,三弟妹几次寻死都被娘和三婶救了回来,她心灰意冷也住到家庙里去了,一住就是三年。
直到我夫君那一年失踪,我心急之下立刻去了家庙祈福,夜里一直睡不着。才住了小半个月,那迷香吹进来的时候我立刻醒来用茶水打湿了帕子捂住口鼻,大闹起来才将贼人赶跑。大伯母和大嫂闻讯赶来,听我说有贼人闯入,都不相信。说她们在家庙里住了近四年,也没察觉有什么贼人。
我再说,她们便说是我疯了。这时有丫环来报,说是三弟妹投井了,一时便兵荒马乱起来。当晚就有人来杀我,我干脆装疯卖傻,回了国公府后也一直装疯才活了下来。直到你们回府后说那井里有婴孩尸骨,我想起当年住进家庙时见到的三弟妹,十分虚弱,而且夜里偶有听到婴儿啼哭。我也曾问过家庙中的女尼和大伯母大嫂,她们全都摇头,以为我幻听。
后来谭氏从家庙回来后发现有孕,我这才把几件事情联想到一起。那个婴孩或许是三弟妹所生,她一定在是家庙里受了贼人玷污怀上身子,在家庙里住了三年,把孩子生了下来。我住进了家庙后,她成日里提心吊胆,那婴孩便不知遭了谁人毒手陈尸井底。最终三弟妹也还是没熬过去,自己投了井,当然或许她也是遭人毒手……但当年我把那些疑点告诉同在家庙中的大伯母和大嫂时,她们都完全不信。”
林琅迅速捋出思路,“若是家庙中的贼人是受人指使的话,最有可能知道内情的,便是大伯母和大嫂?”
梁氏摇头,“我不知道,她们回府后也是一直闭门不出,我也不敢再去找她们问话。而且这几年,大伯母娘家的生意给了国公府很大的支撑,我试探过几回,三婶也不敢轻易得罪大伯母。”
林琅吃了一惊,“国公府的生意竟然是得了刘家的支撑?”
“是,国公府主要做药材和香料的生意,刘家握着原材料的源头。”
林琅想起昨日大伯母刘氏一说话,就连祖母都出来响应了。
“那昨晚之事……你可有怀疑对象?”
梁氏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或许也与昨日三婶说起当年之事有关。”
“我瞧了二嫂你这锁是从屋里上锁的。若真有贼人来杀人灭口,那你昨晚又是如何逃过一劫的?”
梁氏全身打了个哆嗦,“那贼人吹了迷烟进来后,并不知我这几年为抵抗迷烟,时常悄悄寻了迷烟来自用,所以一闻到味儿就醒了。贼人以为我睡熟了,就大力将门给推开,把里面的锁也弄断了。好在这几年张婆子总将我锁在屋里,我就悄悄在恭桶后面挖开了几块砖,这才能躲进假山洞里逃过一劫。”
原来如此。
这时红玉出现在门口,“七少夫人,给您三舅府上送的贺仪准备好了。”
张婆子也端了药碗进来。
林琅便起身,出了这个院子,先是到秦氏面前将三嫂说的事一五一十告诉秦氏,秦氏十分震惊,当即就派了两个暗卫日夜去守着梁氏的院子。
然而她到了三舅家,却得到令人失望的消息。
三舅说朝堂上没有任何人提起北境,提起离家将,提起离国公府。
按说北沙城大捷这般重要的军事,离淮堇作为当事人,又是奉旨出征的,归京后自是要回宫复命,次日也是要在朝堂上详陈战况的。
但离淮堇没有出现在朝堂上,朝堂上也无人提起,就好像他根本没回京一样。
也就是说,昨晚离淮堇是悄无声息地进了宫的,是生是死一概不知。
她有些心乱地回了国公府。
秦氏显然也有点慌,“这么一个大活人儿进了宫,不可能没人见着吧?”
“可宫里是何情形我们一概不知。”林琅试探着问,“三伯母,您是诰命夫人,不如您进宫去问问?”
秦氏当即就吩咐去取诰命服来,想了想还是叮嘱先不要叫离老夫人知晓此事。
一个时辰后,秦氏将将在宫门落钥之前出了宫,回到府里。
她给林琅带来的消息也是叫人心头发颤。
“我虽见到了皇后娘娘,但皇后娘娘对此事一无所知。而且她当着我的面儿让人去悄悄问了皇上身边的福公公,同样也是没有打探到任何消息。”
林琅问,“三伯母,皇后娘娘能当着您的面儿去打探消息,想必她与您交情非浅吧?”
后宫不得干政,去找皇上身边的人打探消息更是大忌。
何况还是当着秦氏的面儿?
秦氏点头,“是,皇后娘娘是我闺中蜜友。她敢如此行事,一是表明对我充分信任,二也是表明,这个消息,不可能是假的。”
林琅瞧瞧天色,“三伯母今日辛苦了,今儿天色已晚,不如先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