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末路
草原之上,狂风依旧怒嚎不止,那呼啸之声恰似在为刚刚落下帷幕的惨烈战斗哀鸣悲泣。随着最后一名持武器的兀良哈部勇士轰然倒下,大明军队成功剿灭了兀良哈部所有进行武力抵抗之人。战场上,刺鼻的血腥气息四处弥漫开来,一具具尸体杂乱无章地横陈着,大片草地被鲜血浸染得殷红一片,宛如一幅极为悲壮的画卷。
此刻,面对那些老弱妇孺以及在大明军队到来之际便未持武器的普通牧民,雨化田神色庄重肃穆,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他缓缓地从怀中取出圣旨,不紧不慢地徐徐展开后,高声诵读起来。
“吾皇朱允熥,承天受命,统御大明。今征伐兀良哈部,只为歼灭意图支持燕王谋逆的不忠之人,绝非滥杀无辜。大明秉持仁慈之心,愿推动多民族融合,共同构筑太平盛世。”雨化田的声音在草原上久久回荡,那些原本惊恐不安的牧民们渐渐平静下来,眼中流露出复杂难明的神情。
蓝玉与傅友德对视一眼,彼此的目光中皆流露出对皇帝决策的深深钦佩。他们即刻下令,让大明将士配合后续到来的军队及工匠,在这片土地上竖起大明和朱允熥的专属旗帜。很快,一面面鲜艳夺目之旗帜在风中飘扬舞动,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大明的威严与统治。接着,他们着手设置巡检司,以防再度发生变故。
在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雨化田手下的厂卫们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他们悄然跟在几个行踪可疑的牧民身后。这些牧民看似普通平常,但他们的眼神和举止却隐隐透露出一丝异样。厂卫们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跟踪技艺,紧紧地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懈怠。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厂卫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端倪。这些牧民竟然与燕王朱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似乎在暗中传递消息,为燕王提供情报。厂卫们立即将情况汇报给雨化田。
雨化田听闻后,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再次从怀中取出朱允熥给他的第二封圣旨。这封圣旨,乃是皇帝早已预料到可能出现的情况而提前准备的。他将圣旨传给傅友德和蓝玉,二人恭敬地接过圣旨,仔细聆听雨化田的传达。
“陛下旨意,若发现燕王行踪,傅友德、蓝玉二位将军需配合后续到来的霍将军所带领的十万大军,共计四十万大军,采取特殊行动。让燕王依照陛下规划的逃跑路线逃跑,届时燕王跑到哪里,大明旗帜便插到哪里,旗帜所插之地即为大明版图。”雨化田的话语中充满了威严与决心,令人不容置疑。
傅友德和蓝玉深知此事重大,他们立刻开始部署安排。一方面,他们加强了对草原的巡逻与监控,确保燕王的行动处于掌控之中;另一方面,他们积极与霍将军联系,做好迎接大军的准备。
不久,远处沙尘飞扬,一支气势磅礴的军队逐渐逼近。为首之人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银色铠甲,戴着面具,身姿挺拔如苍松,意气风发。此人正是霍去病,少年将军之名威震四方。他率领十万大军前来与蓝玉、傅友德会合。
蓝玉和傅友德迎上前去,拱手行礼道:“霍将军,久仰大名。”
霍去病微微点头,声音清朗如泉:“二位将军,幸会。吾等当速速执行陛下旨意,完成使命。”
此时的朱棣,在逃亡途中历经几次大风的席卷,命运仿佛被狂风肆意摆弄。朱棣在昏迷中被手下带着继续逃亡,一路跌跌撞撞,竟逃到了罗刹国的边境上。他环顾四周,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与寂静。身边只剩下张玉、朱能、姚广孝以及八百子弟兵。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军如今只剩下这寥寥数人,那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朱棣的衣衫在风中猎猎作响,破旧的战甲上布满了岁月与战争的痕迹。他满脸疲惫与愤怒,眼中却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他看着身边这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心中感慨万千。他们一路逃亡,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
朱棣缓缓闭上眼睛,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曾经的雄心壮志,那为了大业而拼搏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但如今却已如过眼云烟。他想起自己的妻儿,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担忧。
“殿下,吾等如今该如何是好?”张玉望着朱棣,眼中满是忧虑。
朱棣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吾等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方有一线生机。”
朱能咬牙道:“殿下说得对,吾等跟随殿下,生死与共,绝不退缩。”
姚广孝微微叹气,道:“此乃天意难测,然吾等当尽人事,听天命。”
片刻之后,朱棣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放声大笑,那笑声中充满了悲壮与无奈。在这荒芜的草原上,他的笑声仿佛是对命运的最后抗争。
朱棣从怀中取出自己唯一干净的内衬,用随身的匕首割破手指,写下让朱允熥放过其妻儿的血书。他的手微微颤抖,但每一笔都写得坚定无比。血书完成后,朱棣将其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最后一丝希望。
随后,他们拿出仅剩的马奶酒,烤了几匹快死的战马。在这艰难的时刻,食物显得格外珍贵。朱棣和他的兄弟们围坐在一起,分食着这最后的食物。他们没有言语,只有那坚定的眼神在交流。每个人都知道,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聚。
酒足饭饱后,朱棣站起身来,眼神中燃烧着最后的斗志。他看着张玉、朱能、姚广孝以及八百子弟兵,大声说道:“兄弟们,今日我们或许将迎来最后的战斗。但我们绝不退缩,为了我们的尊严,为了我们的信念,杀!”
众人齐声高呼:“杀!”那声音在草原上回荡,充满了悲壮与决绝。
朱棣带领着他的兄弟们,向着追兵的方向杀去。他们如同愤怒的雄狮,虽然疲惫不堪,但依然散发着强大的气势。
而在另一边,蓝玉、霍去病、傅友德得知朱棣的行动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们对朱棣的勇气和决绝感到敬佩,同时也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感到沉重。
蓝玉看着远方,叹息道:“燕王朱棣,虽为逆贼,但也不失为一条好汉。”
傅友德点点头:“是啊,他的勇气令人钦佩。但我们身负皇命,不得不战。”
霍去病沉默片刻,说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以敬重之心对待这场战斗。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对手。”
随着朱棣等人的逼近,大明军队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双方在草原上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朱棣看着对面的大明军队,心中没有丝毫畏惧。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他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准备迎接最后的冲击。
“杀!”朱棣大喊一声,率先冲了出去。张玉、朱能等人紧随其后,八百子弟兵也如潮水般涌向前方。
大明军队也毫不示弱,他们在蓝玉、霍去病、傅友德的指挥下,严阵以待。双方短兵相接,战斗瞬间爆发。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朱棣挥舞着武器,如同一头疯狂的猛兽,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张玉、朱能等人也奋勇杀敌,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然而,寡不敌众的局面终究难以扭转。朱棣身边的兄弟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生命诠释着忠诚与勇气。
“殿下,快走!吾等为你断后!”张玉大喊道。
朱棣眼眶泛红,吼道:“不!吾等生死与共!”
但张玉等人强行将朱棣推开,继续与敌人厮杀。
最终,朱棣也渐渐力不从心。他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但他依然屹立不倒,眼神中充满了不屈。
就在朱棣即将倒下的时候,蓝玉、霍去病、傅友德下令停止攻击。他们走上前去,看着朱棣,心中充满了感慨。
蓝玉微微叹息道:“燕王,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但你走错了路,如今也该结束了。”
朱棣惨然一笑:“我朱棣一生,无愧于天地。今日虽败,亦无憾矣。”
傅友德说道:“陛下仁慈,定会善待你的妻儿。你放心吧。”
傅友德身后的雨化田则对傅友德的话心中泛起了嘀咕,“善待?也算吧。”
而朱棣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缓缓闭上眼睛,身体缓缓倒下。
这场战斗,以朱棣的失败而告终。但他的勇气和悲壮,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蓝玉、霍去病、傅友德将朱棣的事情汇报给朝廷。朱允熥得知后,陷入了沉思。他看着朱棣的血书,心中感慨万千。
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
“陛下,燕王谋逆,罪不可赦,即便已死,也不应厚葬。”有大臣进言。
朱允熥微微皱眉,沉声道:“燕王虽为逆贼,但他一生也有其波澜壮阔之处。况且,徐妙云如今已是朕的女人,朕也当对曾经的对手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