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孔家之恶 - 大明:平行世界朱允熥发起冲锋 - 神湖的韩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4章孔家之恶

大明皇宫之中,朱允熥伫立在宫殿窗前,遥望着远方,心中思绪如潮翻涌。刚刚历经与燕王朱棣的大战,草原虽已平定,然而新的难题却又横亘在眼前。那衍圣公孔家,在他击败朱元璋登基之后,即刻上书表示支持,代表文人表态拥护自己。但近些年来,却屡屡听闻孔家多行不义之举,祸害百姓。

此时,徐妙云因燕王朱棣之死而伤心不已,朱允熥与徐妙锦一同悉心安抚。待徐妙云情绪稍趋稳定后,朱允熥来到了朱雄英的住处。

“兄长。”朱允熥一见到朱雄英,脸上便绽露出亲切的笑容。

朱雄英微笑着望向弟弟,眼中满是关爱之情:“熥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朱允熥微微蹙起眉头,沉声说道:“兄长,如今草原虽已安定,但那衍圣公孔家,我听闻其行为多有不端,祸害百姓。我欲微服私访,去调查此事,朝中之事,还望兄长代为处理。”

朱雄英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郑重其事地说道:“熥弟放心,你尽管去,朝中之事有我,你定要小心谨慎。”兄弟二人对视,眼中尽是信任与深情。

朱允熥点了点头,随后带领贾诩与和珅,以及乔装打扮的暗卫,悄然离开了皇宫。

一路上,和珅谄媚地说道:“陛下,此次前去调查孔家,定要小心为上。那孔家在文人之中颇具影响力,不可轻视啊。”

朱允熥微微颔首,转而看向贾诩:“文和,你对此行有何见解?”

贾诩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之色:“陛下,孔家势力庞大,不可贸然行动。需谨慎谋划,方能一举击中要害。”

众人来到一处城镇,这里的孔家学堂在当地可谓是声名赫赫。朱允熥决意在此停留数日,深入探寻孔家学堂的真实状况。

他们精心乔装成普通百姓,悄然混入了学堂之中。朱允熥寻了个不显眼的角落坐下,静静地观察着学堂里的一切。先生在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授着儒家经典,那些富家子弟们趾高气扬地坐在前排,神色悠然自得,仿佛他们才是这里的主宰。而一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则怯生生地缩在后排,满脸拘谨,眼神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不安。

朱允熥留意到,先生在授课过程中,对富家子弟格外关注。每当富家子弟稍有举动,先生便会立刻投去关切的目光,时不时微笑着点头,仿佛在给予他们特殊的鼓励。然而,当贫苦孩子提出问题时,先生却常常露出不耐烦的神情。有个叫李二狗的穷苦孩子,因为没听懂一个问题勇敢地举手发问,却被先生狠狠地瞪了一眼,斥责道:“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真是愚笨。”而当一个富家子弟提出同样的问题时,先生却满脸堆笑,耐心地解答,那副谄媚的模样令人作呕。

朱允熥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但他深知此时不能冲动,必须先保持不动声色。下课后,朱允熥在学堂外的院子里踱步,看到几个学生在聊天。他慢慢走近,听到一个叫王富贵的富家子弟得意洋洋地说:“哼,那些穷小子,也配和我们一起读书?这学堂可是孔家的,我们才是这里的主人。”旁边的几个富家子弟纷纷附和,脸上满是傲慢。

这时,朱允熥走上前去,微笑着问道:“各位小兄弟,为何这么说呢?大家不都是来求学的吗?”王富贵瞥了朱允熥一眼,傲慢地说:“你懂什么?这学堂自然是有等级之分的。我们这些富家子弟,给的束脩多,自然待遇就好。那些穷鬼,能在这里读书就不错了。”

朱允熥又问道:“那先生授课可有偏颇之处?”另一个富家子弟抢着说:“那是当然,先生对我们可好了,那些穷孩子,先生才懒得管呢。”

朱允熥暗暗记下这些话,决定找个机会再问问那些贫苦孩子。他在角落里找到了正在默默流泪的李二狗。朱允熥轻声安慰道:“小兄弟,为何哭泣?”李二狗抽泣着说:“我只是想好好读书,却总是被先生骂。他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人。”朱允熥心中一痛,说道:“不要难过,会好起来的。”

与此同时,贾诩和和珅也在暗中观察着学堂的情况。贾诩找到了一位教书先生,旁敲侧击地问道:“先生,这学堂的学生可有不同之处?”教书先生一开始显得很防备,眼神闪烁,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这……自然是有些不同的。富家子弟们家境好,能给学堂带来更多的好处,自然要多关照一些。”贾诩冷笑一声,继续问道:“那这与陛下的一律平等政策可相符?”教书先生脸色一变,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和珅则盯上了几个学生,满脸堆笑地凑过去说:“小兄弟们,在这学堂读书感觉如何啊?”学生们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和珅眼珠一转,从袖子里掏出几两金子,在手中晃了晃。学生们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但还是有些犹豫。和珅又说:“别怕,我就随便问问。听说这学堂是孔家的,那你们觉得孔家和陛下,谁对你们更重要呢?”一个学生小声说:“先生说,我们首先是孔家门生,然后才是皇帝门生。”和珅脸色一沉,心中已有了计较。

这时,王富贵看到几个孔姓学生和官员之子从旁边走过,他立刻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等他们走远后,和珅趁机又问道:“小兄弟,在这学堂里,大家可有等级之分?”王富贵小心地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注意后,才压低声音说:“有,孔姓为尊,官员子女为次,我们富家子弟为三等,普通百姓和困苦人家孩子为末等。”说完,他又紧张地看了看周围,生怕被人听到。

朱允熥把这些情况都看在眼里,心中对孔家学堂的不满愈发强烈。他清楚地看到,孔家在教育中掺杂私货,利用私权牟利,完全违背了他的政策和理念。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整治孔家这个毒瘤,让教育回归公正平等,真正为百姓谋福祉。他深知,只有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等级制度,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公平的机会去追求知识,为大明的未来培养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出了学堂,朱允熥在城镇中继续调查孔家的恶行,他眉头紧锁,心中对孔家的所作所为愈发愤怒。他拦住一位老人,温和地问道:“老人家,为何大家都如此惊慌?”

老人惊恐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客官有所不知,这地方孔家势大,稍有不慎,便会惹来大祸。”说完,老人匆匆离去,仿佛多停留一刻都会带来灾难。

朱允熥正准备继续询问其他人时,几个乞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几个乞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从他们的眼神和举止中,能看出他们曾经也有过风光的日子。

朱允熥心中一动,他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几位,我看你们似乎遇到了难处,这几个馒头拿去吃吧。”说着,他拿出几个馒头递给乞丐们。

乞丐们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看到朱允熥真诚的眼神,便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朱允熥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怜悯。

经过几天的相处,乞丐们渐渐感受到朱允熥等人并无恶意,对他们也放下了防备。

一天,朱允熥再次询问他们:“你们为何落得如此境地?”

其中一个乞丐叹了口气,指了指旁边一个没有舌头和右手的乞丐缓缓说道:“客官,我们都是被孔家所害啊。他叫赵铭,本是一个秀才,好不容易考上功名,却被孔家之人冒名顶替。他去告状,却反被诬陷,他们割去了他的舌头,还砍断了他的右手,让他无法再为自己申冤。我叫李全,家中妻女被孔家的一位旁系公子看上,他们强行将人带走。我去讨要,却被打得半死,还被打断了一条腿。我去告官,可官老爷畏惧孔家势力,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

还有一个乞丐红着眼眶说:“我叫周正,家祖宅和传家宝被孔家子弟强买强卖,我不从,他们便派人来砸了我的家,还诬陷我欠下巨额债务,让我走投无路,只能流落街头。”

最后一个乞丐泪流满面地说:“我叫王顺,家中小孩在街边玩耍,被孔家子弟纵马撞死,他们却不闻不问。我多次想要逃出这里去告状,可每次都被孔家的人抓回来,毒打一顿,现在只能乞讨为生。”

朱允熥听后,心中怒火中烧。他紧紧握住拳头,对众人说道:“你们放心,我定会为你们讨回公道。”

然而,他们的对话被一些有心人听到了。一些百姓害怕惹祸上身,悄悄禀报了孔家势力。也有一些善良的人劝朱允熥快离开,说孔家在这里一手遮天,惹不起。

朱允熥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便带着贾诩和和珅等人离开了。但他们离开后,孔家的凶狠便展现了出来。孔家派出打手,在城镇中四处搜寻那些可能对他们不利的人。那些曾经和朱允熥说过话的百姓,都被孔家威胁,不敢再透露半分。

而那几个乞丐,日子更加艰难。孔家的打手找到他们,又是一顿毒打,警告他们不准再和任何人说起孔家的事情。

朱允熥等人离开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对付孔家这个毒瘤。贾诩阴沉着脸说:“陛下,孔家势力庞大,不可贸然行动。我们需从长计议,寻找他们的弱点,一击即中。”

和珅则谄媚地说道:“陛下,此事确实棘手。但我们也不能任由孔家如此胡作非为。或许可以先收集更多的证据,再做打算。”

朱允熥点了点头,他知道,要铲除孔家,绝非易事。但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百姓讨回公道,让孔家受到应有的惩罚。

朱允熥决定带着这几个乞丐去呈上一枚七品官员的令牌去面见当地官员,希望能为他们讨回公道。他们来到官府门前,朱允熥等人表明来意,请求见当地官员。

然而,官府的人一听是关于孔家的事情,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们二话不说,也不管朱允熥等人七品官员的身份,就直接将朱允熥等人关了起来。

在昏暗的牢房里,朱允熥脸色阴沉。他没想到孔家在这地方的势力竟然如此庞大,连官府都不敢得罪他们。

和珅焦急地说道:“陛下,这可如何是好?我们竟然被关在了这里。”

贾诩则冷静地分析道:“陛下,看来孔家在这曲阜之地确实一手遮天。我们此次行动过于草率了。”

朱允熥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必须想办法出去,不能让孔家继续为恶。”

此时,那几个乞丐更是绝望。赵铭虽然不能说话,但眼中满是悲愤。李全痛苦地说道:“没想到连官府都不敢管孔家,我们真的没有希望了。”周正和王顺也满脸绝望。

而在外面,孔家得知朱允熥等人被关起来后,更加嚣张。他们派人在城镇中四处宣扬自己的势力,警告百姓不要与任何对孔家不利的人接触。

朱允熥等人在牢房中苦苦思索着如何更好地处理孔家的对策。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想出万全之策,形势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原来,朱允熥手下的暗卫首领章邯,一直密切关注着主子的动向。当他发现朱允熥竟被昏官关押后,心中大惊,自责自己护卫不力。他立刻行动起来,暗卫迅速召集散布在周围的一千暗卫以及后续到来的一万虎甲卫。

章邯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他骑在高头大马上,手中宝剑一挥,大声喊道:“陛下有难,吾等速速救援!”众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这些精锐部队行动迅速,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朝着牢房奔涌而去。一路上,尘土飞扬,气势磅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