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科研
倭国天皇被风干于旗杆之上后,白起与贾诩继续率领大明军队在倭国境内巡逻,确保再无反抗之力崛起。一船船的战利品以及大量矿产被运往大明后,朱允熥望着这些财富,心中既有喜悦,又陷入深深思索。
当财富如潮水般源源不断流入大明国库之际,朱允熥惊讶地发现,倭国覆灭所带来的财富竟比大明数年的收入还要多。然而,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战争虽能带来财富,却也会让众多大明子民失去生命。在这矛盾之中,朱允熥不禁陷入沉思。
忆及后世记忆中的武器,朱允熥心中涌起强烈渴望。他心想,若大明拥有那些强大武器,岂不是能在不牺牲太多子民的情况下,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尊严?于是,他在心中呼唤百姓幸福系统。
“系统,给我搞几个导弹玩玩。”朱允熥满怀期待地说道。
然而,百姓幸福系统却传来一阵怒斥:“你在想什么呢?这可不是过家家!这个时代怎能出现超出当前科技水平的武器?那会打破历史的平衡,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朱允熥被系统的反应弄得有些恼怒,反驳道:“哼,你不是号称百姓幸福系统吗?有强大武器才能更好地保护百姓,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这怎么就不行了?”
系统回应道:“你根本不明白历史的发展规律。强行引入超出时代的武器,会让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混乱无序。大明现在需要的是稳步的科技进步,而非一蹴而就的跨越。”
朱允熥不甘心,继续说道:“那你不给导弹,给点稍微厉害点的武器总行吧,比如机关枪之类的。”
系统再次拒绝:“不行,机关枪同样超出了当前的科技水平。大明必须依靠自身的发展来逐步提升实力,而不是依赖超时代的武器。”
朱允熥皱起眉头:“那火炮呢?这个总可以吧,我记得以前也有类似的武器。”
系统依旧不松口:“现在的火炮技术还不成熟,不能随意给予更先进的火炮。而且,即使有了先进的火炮,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支撑,也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持续发挥作用。”
朱允熥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到底能给什么?总不能一点帮助都没有吧。”
系统说道:“我已经给了你大明科技进化的大方向草图,具体的还得大明百姓自己动手和发挥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畸形的发展,让大部分人受害。”
朱允熥冷嘲热讽道:“就给个草图有什么用?我要的是实实在在能提升大明实力的东西。你这个系统也太不靠谱了,连这么点要求都满足不了。”
系统也有些生气了:“我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发展考虑。如果我随意给予超时代的武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大明走向毁灭。你作为皇帝,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明智的决策。”
朱允熥沉默了片刻,虽然心中依旧不满,但也知道系统说的有道理。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就按照你的大方向草图去做。但我希望你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合理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拒绝。”
系统回应道:“只要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帮助,我会在合适的时候给予。但你不能再想着那些超时代的武器了,那只会带来灾难。”
朱允熥听了系统的话后,陷入沉思。他深知科技进步对于大明的重要性,而要实现科技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组织。于是,他决定召集百官和皇兄朱雄英商议成立科研院,共同推动大明的科技进步。
朝堂之上,朱允熥郑重地说道:“诸位爱卿,朕近日深思熟虑,深感科技之重要。如今,我大明虽国势强盛,但在科技方面仍有不足。朕欲成立科研院,汇聚天下之才,打造大明重工,点亮大明科技树。不知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百官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应。这时,朱雄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乃明智之举。科技乃强国之根本,若我大明能在科技上领先,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内阁首辅也点头道:“陛下,成立科研院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可以招揽天下贤才,为我大明的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他官员也纷纷表示赞同。朱允熥见百官一致支持,心中大喜,说道:“好,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那么朕即刻下令成立科研院。朕任命皇兄朱雄英为科研院院长,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朱雄英领命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随后,朱允熥和朱雄英开始着手筹备科研院的成立事宜。他们四处招揽人才,邀请各地有名望的工匠、农民、医师、江湖术士、道士等加入科研院。同时,他们还拨出大量资金,用于科研院的建设和研究工作。
不久,科研院正式成立。朱允熥亲自来到科研院,视察工作进展。他看到科研院内忙碌的景象,心中充满期待。
朱允熥首先来到炼铁工作室。他微笑着对工匠们说道:“各位辛苦了。朕今日来此,是想看看大家的工作进展。不知新的炼铁方法进展如何了?”
李铁山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我们正在不断尝试新的配方和工艺,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很好。钢铁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材料,你们的工作至关重要。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朕会全力支持你们。”
李铁山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目前我们在燃料方面还有些不足,希望能有更好的燃料来提高炉温。”
朱允熥思索片刻,说道:“朕会让人去寻找更好的燃料资源,你们继续努力。”
接着,朱允熥来到新型农具研制工作室。赵铭兴奋地向朱允熥介绍道:“陛下,我们的新型农具已经进行了多次试验,效果非常好。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还需要一些改进。”
朱允熥满意地说道:“不错。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你们要尽快解决大规模生产的问题,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随后,朱允熥来到试验田。这里的农民们正在精心照料着各种农作物。朱允熥看着茁壮成长的庄稼,问道:“这片试验田有什么新的成果吗?”
一位农民代表回答道:“陛下,我们正在尝试种植一些新的品种,希望能提高产量和质量。但目前还在试验阶段,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朱允熥说道:“朕会支持你们的试验,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
农民代表说道:“陛下,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肥料和更好的灌溉设施。”
朱允熥点头道:“朕会让人去研究更好的肥料和灌溉方法,你们继续努力。”
离开试验田,朱允熥来到医学院。周王周橚作为医学院的院长,带领着一群医师迎接朱允熥。朱允熥问道:“周王,医学院目前在研究哪些疑难杂症呢?”
周橚回答道:“陛下,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一些瘟疫和疑难病症,但苦于没有足够的实验体。”
朱允熥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那些留在大明的倭国使臣和周围岛屿流窜的倭寇们,抓起来用于实验体。但要注意分寸,不可滥用。”
周橚领命道:“陛下放心,我们会谨慎使用实验体,以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接着,朱允熥来到道场。这里的道爷、术士们和原火器制造厂的人正在一起研发火器。朱允熥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的工作,问道:“目前火器的研发进展如何?”
一位道爷回答道:“陛下,我们正在尝试将道家的一些法术原理运用到火器制造中,希望能提高火器的威力和精度。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朱允熥说道:“很好。火器对于国家的军事力量至关重要。你们要大胆创新,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
道爷说道:“陛下,我们需要更多的材料和资金来进行试验。”
朱允熥说道:“朕会满足你们的需求,希望你们能尽快取得突破。”
朱允熥又来到交通、建筑、运输方面的工匠聚集地。工匠们向朱允熥展示了他们设计的新型马车和桥梁模型。朱允熥问道:“这些设计有什么优势呢?”
一位工匠回答道:“陛下,新型马车更加轻便、快捷,可以提高运输效率。而新型桥梁更加坚固、耐用,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朱允熥满意地说道:“不错。你们的工作对于改善百姓的生活非常重要。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朕会全力支持你们。”
工匠们说道:“陛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实际的建造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