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老子 - 袁堂欣 谢志强主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老子 >

第33章

第33章

【章旨】

本章老子专门论述“道”的本性。首先说明道是永恒的、纯朴隐微的,却又是至高无上的,妙用无穷的。接着要求守“道”。侯王不强行作为,万物就会自动服从,百姓就会自然各得安乐。

再者老子说要知道“道”之所在,如果能适可而止,就会避免各种危险。最后老子打比喻生动说明“道”,说:“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

【原文】

道恒无名。朴虽小1,而天下弗敢臣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天地相合,以俞甘露4,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5,名亦既有6,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7,猷小谷之与江海也8。

【注释】

1朴:道的别名,道“复归于朴”。小:细微渺小。吴澄说:“道弥满六合(道充满天地四方),而敛之不盈一握(而又收缩不满一把),故曰小。”

2臣:名词活用为动词,下省略宾语“之”,是使动用法。这句意思是: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役使支配它。

3宾:用作动词,宾服的意思,即归附,归顺。

4俞(yu):报答,此指“降下”的意思。

5始制:开始制定。

6既有:已经有。

7俾(bi):使。通行本“俾”字处为“譬”字。

8猷(you):犹如。通行本“猷小”处作“犹川”。

【译文】

“道”是永恒的、没有名字可称。它的本性纯朴自然,虽然幽深微小,可是天下谁也不敢支配它。侯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就将自动地归顺。天地间阴阳之气相配合,因此就降下甜美的露水,人们没有谁去命令它,却能自然分布均匀。开创了体制,便有了名位。名位已经有了,这也就将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无争,因此就不会有危险。使“道”永远存在于天下,万物归顺,好像小溪归入江海一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