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浣洋诀2.7.3第二帝国三大战役之一:“立威”---普丹之战
2.7.3第二帝国三大战役之一:“立威”---普丹之战
八角点头道:“当然,俾斯麦的真正能力,还是在普鲁士闻名天下的三大战役中,才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普鲁士三大战役,又被称为立威之战、独尊之战、同仇之战。”
小武讶道:“立威、独尊、同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八角笑道:“一个一个来说,首先是‘立威之战’。以普鲁士的中等偏上实力来讲,要想成为德意志联邦里面的真正领头羊,必须先要立威,以让其它邦都信服自己。而立威,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打击对象---比方说丹麦。”
小武微笑道:“首先要定一个‘小目标’,是吧?”
八角捋须笑道:“不错。而事情要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这两邦说起。这两邦在德意志的北部,也同丹麦相邻,其中的人口也是德裔和丹麦裔都有。并且一直以来都有历史遗留问题,说不清该两邦属于哪国。”
“有一个说法,从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例来看,石邦应当属于丹麦(德国人比丹麦人少),而荷邦应当属于德意志(丹麦人比德国人少)。然而这一对好基友在400年前曾缔结过一个条约---即两邦之间彼此‘永不分离’!要么一同属于德意志,要么一同属于丹麦。”
图中红色部分为石荷两邦区域
(边界为德意志联邦范围)
图中黄色部分为石荷两邦延伸区域
(蓝色为普鲁士、红色为奥地利)
图表7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位置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点头笑道:“这笔帐确实很难算。本来两邦只要一分开,德国、丹麦两家一人一半,事情就简单了。可石-荷两邦偏偏变成了‘连体婴儿’,虽然各种别扭,各种互相影响,但却怎么也分拆不开。”
八角捋须笑道:“你说到点子上了。等到1863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christian9)登位,这对‘连体婴儿’的世纪难题就越发复杂了。”
小武诧异道:“为什么呢?莫非丹麦新国王对石荷两邦野心很大,跟老国王不一样?”
八角摇头微笑道:“还有其它缘故!之前因为上一任丹麦国王没有后嗣,所以丹麦大臣们对着王族家谱一通研究,最终判定由国王远亲、克里斯蒂安家族王子来丹麦即位。而克里斯蒂安王子从小就是在石勒苏益格长大---他虽是丹麦贵族,但也算是半个德国人。”
小武惊道:“是这样啊!如此一来,丹麦和德国之间的关系是更加搞不清楚了。而且这个丹麦新国王想来肯定倾向于、把自己的出生地从德意志划到丹麦去!”
八角点头捋须道:“说起来,克里斯蒂安九世不但继承了丹麦王位;而且按照1852年的伦敦议定书,他同时也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邦合法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因为之前这两邦的归属就曾经引发过小规模战争---而那个伦敦议定书、正是欧洲相关国家代表在战后议定的结果。”
小武讶道:“可也只是第二顺位呀?石荷两邦还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呐!如果让别人继承了,克里斯蒂安九世不就没有争执了?”
八角笑道:“不错。但是以前克里斯蒂安家族曾经借给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家族一大笔钱,于是乎对方公开宣布:放弃家族对石荷两邦的继承权---用来抵债!”
小武惊道:“还有这等事!欧洲的事情,我等实在不懂。”
八角呵呵笑道:“那么问题来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到底该由谁来继承?克里斯蒂安九世认为:这里应由自己来继承,大概也可以随自己心愿并入丹麦王国。可这个事情却又不是他自己推动的---在1863年,克九登位丹麦国王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纠结无比地签署了议员们递上来的《丹麦新宪法》(新宪法是上个丹麦国王在世时草拟的,那时候克九还是德国人),确认了这两邦属于丹麦所有。”
“看似新宪法没有问题---但是由于丹麦和德意志两国的合法继承顺序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议定这块地方属于哪个国家,那么继承人也是没法议定的。若按照德意志的看法,必先肯定这两邦属于德国,那么继承人才是克里斯蒂安九世。而如果石荷两邦属于丹麦、克里斯蒂安九世是丹麦人,那就要按照丹麦的继承法来---则两邦的继承人就不是克里斯蒂安九世,所以他无权利决定石荷的归属。”
小武大惊道:“这真是一个悖论呀!真是纠结得不行!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啊?真是谁也说不清楚了!”
八角笑道:“实际情况比我说的还要复杂百倍。欧洲有个著名议员曾说过:当世仅有三个人能分辨明白这笔帐,而且这三人中一个是死人、一个是疯子、剩下一个正常人---但还是没人相信他。所以你就不要去深究其中原因了,反正谁都有道理。”
“不过说起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此人倒是相当擅长政治经营的。他青年时候曾经向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求婚,但是被拒绝;后来他娶了黑森-卡塞尔(德意志36邦之一)的路易斯公主,生下了六个孩子---导致他日后被世人尊称为‘欧洲岳父’。”
小武讶道:“啥是‘欧洲岳父’?”
八角捋须嘿嘿笑道:“克九的四个子女最终成为了丹麦、英国、俄罗斯和希腊的国王或王后。另外两个子女如果不是被人废黜或推翻的话,也能够成为汉诺威和保加利亚的国王或王后。”
“再后来克里斯蒂安九世还有五个孙子,分别成为了俄罗斯皇帝、希腊国王、英国国王、丹麦国王和挪威国王。”
小武张大了口,道:“好吧!克里斯蒂安九世---不愧是神一般的存在啊!”
八角微笑道:“一直传到现代,丹麦女王、英国女王、比利时国王、挪威国王、西班牙国王、卢森堡大公、希腊末代国王、罗马尼亚国王等等,以及你不甚了解的很多其它欧洲王族,都是克里斯蒂安九世的直系后代。”
小武不禁皱起了眉头,道:“看来我还是把普丹战争给想简单了。克里斯蒂安九世明显是个很会搞关系的人。就算是丹麦实力不强,但是普鲁士打了他,很容易激起众怒,就像是捅了‘欧洲马蜂窝’一样。”
八角笑着点头道:“不错。所以俾斯麦先要解决相关的法律和外交问题---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要让欧洲各国都觉得普鲁士师出有名,道义上不输才能防止其它强国干涉。”
小武讶道:“那么怎样才能‘道义上不输’呢?”
八角笑道:“俾斯麦首先虚晃一枪---把《丹麦新宪法》带到法兰克福议会,交由德意志各邦议员代表讨论。正如所料,大家对分裂德意志的行为十分气愤,一致谴责了丹麦。然而怕引起欧洲大战,各邦代表倒也没什么实际行动。”
“不过虽然没有一致行动,俾斯麦到底鼓动了一些同盟者和利益攸关者---导致该年年底的时候,萨克森和汉诺威两邦的军队打着德意志联邦的旗号,直接将军队开进荷尔施泰因。”
小武点头道:“这是先团结德意志的内部力量啊。”
八角点头道:“另外,最重要的当然是奥地利代表的意见。根据普奥两国近年来一直保持的攻守同盟关系,如果一方对丹麦出兵,另一方也要同去。既然俾斯麦宣称《丹麦新宪法》显然‘违法’,所以普奥两国要一同发兵去石勒苏益格,迫使丹麦放弃两邦。”
“同时,俾斯麦暗地里向奥地利代表许诺,事成之后石邦归属普鲁士,而荷邦归属奥地利。这样一来,奥地利没有太多犹豫,便同普鲁士一起出了兵。”
小武点头道:“不错。其实奥地利仍旧是德意志邦联中的老大,这种维护联邦全局的事情,它应该是责无旁贷的,何况还有好处拿。”
八角捋须道:“不错。所以从协调邦联内部来看,普鲁士和奥地利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从法律上来看,他们也抓住了《丹麦新宪法》的岔子。所以,剩下的问题只是应付欧洲其它国家可能的干预了。”
小武点头笑道:“俄国受此前克里米亚战败的影响,一时半会也不会参与这场乱局。”
八角点头微笑道:“不错。而在法国方面,基于俾斯麦对拿破仑三世国王的了解,他成功地激起了对方的虚荣心---即让法国皇帝以欧洲调停人自居,来鼓动石荷两邦自行决定、究竟应该归属于德国还是丹麦。”
“当然,法国支持普鲁士的另一个原因是,俾斯麦暗示,如果石勒苏益格最终归属普鲁士所有的话,普鲁士将把莱茵河畔的另一块土地送给法国。”
小武笑道:“这样又有面子、又有里子,拿破仑三世肯定是支持普鲁士了。”
八角捋须笑道:“最后是英国方面。俾斯麦打听得清楚,维多利亚女王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不打算参与欧洲大陆上的闲事。何况德国、丹麦之间是一本算不清楚的烂账,石荷两邦身份尴尬;普鲁士又打着维护1852年‘伦敦议定书’的名义(在伦敦签署的协议本身就有英国的背书),故实在说不清楚哪方是正义的。”
“只不过英国军方不喜欢普鲁士,不希望普鲁士得到石勒苏益格(靠海)之后,大大便利于发展海军。所以在英国军方的鼓动下,英女王宣布支持丹麦---同时她也想力挺一下英俊的曾经追求者克里斯蒂安九世。”
小武汗道:“这可是有点复杂了。”
八角呵呵笑道:“当普鲁士军队、奥地利军队来到石勒苏益格之后,同丹麦军队隔河对峙,情况就更复杂了。俾斯麦表面上对丹麦强硬,但又严令禁止军队开火,同时又与奥地利签署了协议,防止对方单方面撤军(故意让丹麦探子知道)。这就让丹麦感觉到,普鲁士虽来势汹汹,但色厉内荏、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