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浣洋诀2.7.2“铁罐中的陶罐”---内忧外患的普鲁士
2.7.2“铁罐中的陶罐”---内忧外患的普鲁士
正说着,八角大袖一挥,一张白纸便从袖中飞出,小武连忙接过一瞧,原来是当时普鲁士的国际国内主要影响势力之干系人图。
图表5普鲁士邦内外主要干系人图
小武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当时散乱的德意志邦联,乃至普鲁士王国,确实面临的挑战极大,影响因素极多。”
八角捋须道:“不错。从外部来讲,第一,俄国沙皇自从成功地赶跑拿破仑后,一时势力大张。到了此时,俄国已经吞并了波兰的大部分,锋芒直指德意志。”
小武点了点头,道:“俄国未使没有吞并德意志之心,普鲁士与其相邻、更是首当其冲。”
八角又道:“第二,奥地利帝国毕竟‘祖上曾经阔过’,原本就是德意志各邦历史悠久的宗主国。即使神圣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奥皇)仍是欧洲绝大多数君主的发源地---几乎所有的欧洲国王都跟这个家族有着血缘关系。”
“另外,奥皇的全称是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单只是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的领土面积就抵得上几十个中小邦国。并且奥地利帝国在对抗拿破仑的反法联盟中唱过主角,战胜后又挑头重组了德意志邦联,并在法兰克福邦联议会中任主席。”
小武同意道:“从任何一点上看,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中最多只能排老二,想不听从奥地利老大的命令也很难。”
八角捋须道:“第三,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哈布斯堡王室的亲戚)对于上一次法国战败一直耿耿于怀,时刻想恢复拿破仑时代的辉煌。对于曾经由法国皇帝‘保护’的前莱茵邦联成员,拿破仑三世依然想以盟主姿态发号施令。”
小武点头道:“不错。在外部的几重威压下,德意志联邦的各个成员,包括普鲁士在内,很容易成为列强的口中美食、任人宰割。”
八角点头道:“没错。并且当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1848年刚刚爆发了欧洲大革命。这又是欧洲历史上,从古至今规模最大的革命。”
“这场革命的内涵很复杂,有中产阶级想以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王朝,有自由主义者、知识分子不满政府的腐败统治,有共和主义者想结束君主的统治等等。而且各国的矛盾激化原因也不尽相同。”
小武叹道:“乱世不嫌事多呵!”
八角笑道:“欧洲大革命先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爆发。接着是法国的二月革命。瑞士宣布了宪法并独立。丹麦也成为君主立宪国家。比利时与爱尔兰也有革命起义。甚至一直影响到了北美和南美。”
“在奥地利那里,波西米亚(捷克)、维也纳、匈牙利等地接连闹事,导致首相被废,奥皇只得仓皇逃走并同意立宪。在德意志这里,有慕尼黑工人学生起义、有巴伐利亚国王被赶下台等等。结果普鲁士国王威廉害怕事态扩大,让军队先退出城外---导致自己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人民的俘虏’。”
小武笑道:“这真是有够乱的。”
八角点头捋须笑道:“在欧洲大革命期间,法兰克福议会又分裂为两派:即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前者赞成波西米亚(捷克)和奥地利依然留在德意志里面;后者赞同减少一些不讲德语、或者搞贸易保护(奥地利向德意志各邦收缴入口关税)的大邦,而以普鲁士为核心,带领北方各邦建立一个小德意志联邦。”
“最终,小德意志联邦派逐渐占据了上风,并且在议会里通过了提案---宣布将普鲁士国王升级为德意志皇帝。”
小武长出一口气,笑道:“原来这才是小德意志联邦!”
图表6大德意志联邦区域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微笑道:“但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先前曾经屡遭孤立或被俘虏,时时刻刻觉得自己会被废黜;又担心普鲁士实力不够,根本不敢得罪奥皇,所以拒绝了法兰克福议会授予的德意志皇帝一位。”
“结果不久以后,奥地利和普鲁士竟然组成了联军,开始联合攻打各邦的议会。这导致拥护‘小德意志’提案的议员和自由主义者们,无法面对老大和老二的同时打击---只能买张单程船票,移民到美国避难去了。”
小武讶道:“这真是剧情又大反转啊!”
八角点头笑道:“其实,俾斯麦的内心深处是支持‘小德意志’方案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根本很难坚持自己的主张,更加不可能用‘正规’的方法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及时调转方向,表态坚决支持国王的任何意见,那么他也会被抓起来扔进监狱、或者被迫移民到美国去了。”
小武同意道:“对啊。其实俾斯麦是希望普鲁士国王升级成为德意志皇帝的吧?可能当时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他只能忍了,并且牺牲掉一些邦议员了。”
八角呵呵一笑,道:“所以说情况相当复杂!此时的俾斯麦宣称反对德国统一,认为在仓促统一的过程中普鲁士将失去独立性。因为如果德国各邦胡乱统一,无非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普鲁士尊奥地利为老大,一切为他人做嫁衣裳;要么普鲁士表面上升级成为老大,然后被奥地利及其附庸邦联合起来,一顿暴打。”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俾斯麦当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避免将普鲁士放在火上烤了。”
八角捋须点头微笑道:“当时的普鲁士,被欧洲列强戏称为‘铁罐中的陶罐’。一旦同其它大国打起来,它会立刻被敲得粉碎。正如当年拿破仑一路向东、杀奔俄国而去之时,在法军必经之道上的普鲁士王国,扮演的角色也不过只是一条不设防的道路而已。”
小武惊道:“原来是这样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鲁士也就是法国皇帝眼中的中小附庸国吧?在欧洲诸大国的眼中,在德意志的领土上大概也只有奥地利像点样子。”
八角颔首道:“所以普鲁士国王迫切想要富国强兵。但虽有俾斯麦等人支持他,然而在普鲁士国内又面临着几大挑战。”
小武看了看干系人图,道:“那个工人运动领袖拉萨尔,又是干什么的?”
八角笑了笑,道:“拉萨尔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时成为了工人的领袖,他的思想介于新旧之间。笼统地说,他想在普鲁士政府和国王的支持之下,在当地实现共产主义。”
小武讶道:“改变普鲁士的国体?简直闻所未闻!”
八角捋须道:“拉萨尔比同时期的马克思年纪要小七岁,他的理论虽与马克思相似、但是也有所不同---叫做‘国家社会主义’---不过其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却比马克思要强些。”
“意外的是,拉萨尔在1864年因为爱情问题决斗而死。不过在此之前,他曾给俾斯麦写过信,宣称双方可以合作。”
小武点了点头道:“原来这个时代还有马克思和拉萨尔等人,可真是个大时代呀!不错,普鲁士国内的形势真是有够乱的。”
八角点头道:“就算是工人和市民能够同国王达成默契,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却是议会。普鲁士议会里面充斥着自由主义者,国王的很多旨意很难被议会通过。而且有迹象可以看出,议会似乎随时准备罢免国王。”
小武长吸了一口气,道:“原来普鲁士的国情,远比这张干系人图还要复杂得多!”
八角捻须笑道:“到了1857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因为过于担心国内政治危机,甚至得了精神病,只得由自己的弟弟摄政。几年后,摄政王在柏林登基---他就是最终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威廉一世。”
小武精神一振,道:“这个威廉一世,肯定是个非凡人物吧?”
八角微笑道:“1862年威廉一世刚即位,随即在扩充军备的预算方面、与议会的冲突升级---普鲁士议会坚决不肯通过议案,国王便以退位相威胁。而被国王派去解决议员矛盾的俾斯麦同样以辞职相威胁,坚决不肯妥协。”
小武摇头道:“看来要理顺国内关系也很难呀。”
八角呵呵笑道:“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威廉一世在宫中乱砸花盆、碗碟等物。王后便问他是为了何事?他说都是被俾斯麦给气的。”
“王后便道:你这么不满意俾斯麦,还任用他作甚?威廉一世却说:俾斯麦奉命去同各方人物洽谈,肯定是受了无数的气无处发泄,就让他在我这里发泄发泄好了。”
小武翘起大拇指,道:“佩服佩服,有其君才有其臣啊!”
八角道:“俾斯麦一时还不能掌握全权,所以先后被派往俄国、法国担任大使。然而这个经历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棒了,因为他由此近距离地了解到这两大国的政治,以及俄皇、法皇的风格和弱点。”
小武同意道:“不错。这样才真的知己知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