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浣洋诀2.4.7学贯中西的西方大师之一---空降重庆的“高人”:高罗佩
2.4.7学贯中西的西方大师之一---空降重庆的“高人”:高罗佩
八角捋须微笑道:“谈到中西文化传播,我们可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不然的话,有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融会贯通之后的文化大师是什么样子的。这一堂课里面,我先给你介绍一下三位学贯中西的西方大师。在下周的课里面,还会再介绍下三位学贯中西的中国大师。”
小武睁大了眼睛,快活道:“好啊,好啊,我还不知道在大家的眼中,学贯中西的汉学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八角呵呵笑道:“好,好,先说说第一位‘学贯中西的外国大师’---风流才子高罗佩。作为荷兰人,他生得有两米高,偏好中文名又姓高,但可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哦!他绝对是个‘高人’!”
小武皱起眉头,道:“高-罗-佩?这名字好像在哪里看到过,但又印象不深,想不起来。”
八角微笑道:“你看过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没有?可知道最早的《狄公案》是谁写的?”
小武身躯一震,道:“想起来了!《神探狄仁杰》我最爱看了,每季都不落的,实在是惊险迷离!还有电影版的,徐克拍的狄仁杰破案系列,《通天帝国》什么的,我也是每场必看。”
“早就听说《大唐狄公案》是能够代表中国的公案小说,也是唯一能跟西方的侦探小说媲美的。也听说其作者是一个外国人,我一直很佩服,但是不太了解---莫非就是这个高罗佩?”
八角笑了笑,道:“不是他还有谁?”随手一挥,于是一张白纸又从袖筒中飘飘摇摇地飞了出来,小武赶忙上前一接,低头一瞧,正是高罗佩所著的《狄公案》(judgedee)历年出版目录。
图表14高罗佩著《狄公案》出版目录
小武连看了几眼,赞道:“好家伙,这么多部?!高罗佩连写了十几年呐!”
八角嘻嘻笑道:“最初,高罗佩(roberthansvangulik)只是偶然看到一部清代无名氏写的《武则天四大奇案》,非常佩服,又想推荐给西方世界,于是就据此翻译和再创作了几部英文版的《狄公案》。因为高罗佩的文言文造诣很深,行文格式也严格遵照中国的公案体,所以很快,极具中国特色的judgedee便风靡了西方世界,让大家知道中国古代也有媲美福尔摩斯的大侦探。”
“由于《狄公案》大受欢迎,高罗佩也受到了开门红的鼓舞、以及出版商的催促,于是他便不断地将续集写了下去。由于是兼职撰写,一年超过一本的速度已经是很快了,而最后一部的《黑狐狸》直到他逝世后一年方才出版。”
小武点头惊讶道:“这么说来,除了最初的四五本《狄仁杰》是以翻译为主,后面的二十本都是高罗佩自己凭空创作的?”
八角点了点头,道:“不错。而事实上,高罗佩的头脑思想绝不囷于窠臼,他早已将中国传统的经典智慧,同西方现代的侦探思维合二为一了。其所创作的《狄公案》既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同时也如西方小说般的逻辑缜密。”
“很多西方政府,都要求驻中国外交官在床头放置此书,睡前研读,以便了解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不过呢,有些地方也体现了高罗佩自己的创意---能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是没人知道的。”八角不知道又想起了什么,嘴边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小武点头笑道:“高罗佩肯定是脑洞极大的。但著作中很多地方到底是他自己的创造,还是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转述,那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事。想必,两者应该是有机融合、不分彼此的。”
八角呵呵笑道:“不错。但是如果你直接去问高罗佩本人的话,他会一口咬定中国的传统一贯就是如此---他写的内容绝不是架空之作,而是真正体现了中华精髓的文化。从性格上看,高罗佩是个玩世不恭的人,而且不管一生中遇到到多少困难,他都是个‘欢乐英雄’。”
侦探狄仁杰的西方形象
高罗佩为其师叶诗梦所绘小像
图表15高罗佩的琴画元素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奇道:“高罗佩怎么能够这么了解中国文化呢?他不是自小在中国长大的吧?能够掌握和随意使用文言文,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语言天赋可真是非同小可。”
八角哈哈大笑,吹起胡子道:“那你也太小看高罗佩了!”
“除了荷兰文(母语)以外,高罗佩还精通英文、中文、日文、梵文、藏文、印尼文、马来文、德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古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等15种语言文字。”
小武目瞪口呆,拖长了音道:“不---会---吧……你在开玩笑?”
八角嗤道:“高罗佩的父亲本是一个军医,当荷兰殖民印尼的时候在军中服役。所以5岁的时候,小高罗佩就随父去爪哇岛上小学、中学,同时也学会了印尼语、马来语、汉语。”
“等到回荷兰读大学时,在五六年的课业中,他主修了东印度法律和印尼文化。但同时还兼修了中文、藏文、梵文、日文,结果他有了很多个学士、硕士的学位。”
小武倒吸了一口凉气,道:“真难以置信,那几年他到底是怎么个忙法?”
八角又道:“不过,在各种东方文化中,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中文。在博士毕业论文刚通过之后,他就着手翻译中国古代哲学家《鬼谷子》的一些论著,可惜的是,眼见写得差不多了,文稿却全毁于抗日战争的烽烟战火之中。”
小武诧异道:“抗日战争?跟高罗佩有什么关系?”
八角捋须道:“忘记说了,高罗佩的本职工作一直是外交官。1935年,高罗佩博士毕业以后,就被聘去荷兰的外交部工作。其后几十年间,他辗转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在印尼、日本、中国、美国、印度、黎巴嫩、马来西亚等地,担任当地荷兰领事馆参赞直到大使一职。”
小武恍然道:“原来他一直是荷兰的外交官!可是,当他完成正当职业的同时,又怎能有那么多业余时间研究各种文化?”
八角笑道:“这只能说,‘兴趣能够驱使人做一切事情’。高罗佩也是在每天下班之余,甚至是外交酒会之后,才开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经常忙到深夜。”
“可是,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时,高罗佩正在荷兰驻日本领事馆里工作。由于日本同美国宣战之后,立即同英、法、荷等欧洲国家也宣战,高罗佩旋即一同被捕---这就是他的书稿散失的原因。”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在那个时候,人身安全也没保障了,翻译版《鬼谷子》自然也没了,关键是当时也没法保存u盘。”
八角莞尔道:“不过,人身安全终于还是得到了保障。为了将驻荷兰的日本领事馆人员换回来(他们预先也不知道会开战,所以也被捕了),日本同荷兰两国政府事后约定,将双方的外交人员都运到东非埃及那里去做交换。”
“就这样,高罗佩被运到了埃及---但刚被交换,转头他又被人怀疑有日本间谍的嫌疑---于是不准回欧洲,而是被送去了印度新德里。之后他又离开了印度,辗转到了中国战时的陪都---重庆,在荷兰大使馆当秘书。”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道:“又行万里路!这可是真够坎坷曲折的呀!”
八角捋须笑道:“在重庆的这段时间,对高罗佩的一生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首先,抗日战争之时,中国优秀的文化名流大都去了重庆,高罗佩终于有了一个近距离直接接触他们的机会。其次,高罗佩所精擅的中国传统手艺---琴棋书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如鱼得水,很快同当时许多知名文人打成了一片。”
小武诧异道:“高罗佩还有空去搞琴、棋、书、画?”
八角一挥衣袖,又是一张白纸从袖筒中飞出,飘飘摇摇而下,小武连忙伸手接过来一看,正是高罗佩在中国国粹各方面的造诣细节列表。一边耳中听八角说道:“基本上除了围棋之外,无论对哪一种国粹,高罗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曾花费大量心血写成英文专著《中国琴道》一书,使得中日名流,都对他刮目相看,非常尊敬。”
图表16高罗佩中国国粹造诣(部分)
小武细看了一会儿高罗佩的部分作品和事迹列表,不禁长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也太夸张了吧?内容涉猎如此之深而广,他也太牛了!”
八角继续侃侃道:“一般来说,在国粹方面的这等造诣,是外国人所极少能够达到的。所以,虽然当时重庆的文人名流所交往的圈子、往往是对外国人封闭的,但是高罗佩例外---于右任、冯玉祥、徐悲鸿、齐白石、郭沫若、饶宗颐等,都成为高罗佩交往的座上宾。”
小武赞道:“识货的人一瞧就知道他的造诣,高罗佩的确能跟所有喜欢国粹的文人打成一片。”
八角捋须道:“在重庆那几年,高罗佩不但‘高山流水会知音’,而且看到了对他而言极为重要的话本《武则天四大奇案》---不过他断言30回以后都是伪作,所以只肯翻译前面的部分。”
“与此同时,高罗佩还解决了终身大事:他结识并迎娶了一起工作的中国名媛水世芳---交通系成员、曾任中国驻苏联领事、天津市长水钧韶的八女儿。”
小武笑道:“哇,真是因祸得福啊,再坎坷一点也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