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浣洋诀2.4.1何为国学?---国学,那是不存在的! - 浣洋决 - 武神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浣洋决 >

第48章浣洋诀2.4.1何为国学?---国学,那是不存在的!

2.4语言文字与文化地理

2.4.1何为国学?---国学,那是不存在的!

今天是星期六,小武起床梳洗完毕以后,就糊里糊涂地坐到了写字台旁,拿起了一支笔,塞入了自己嘴角,斜斜地叼着,又轻轻地咬了下去,同时手中翻了翻桌上堆着的参考书,一部百无聊赖的样子。

在参考书堆里,还包括了一大堆亚欧地图,什么古怪混杂的内容都有。小武随手捻起了一本书,好像是一本国学经典,放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小武随便打开瞄了两眼,又张手让它落在了桌上,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武忍不住问了问自己。可能是因为上一节课的学习,让小武觉得世间很多事情并不像书上所写的那个样子。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书才值得自己学习呢?另外自己是不是应该弃文习武呢?小武想不明白。

小武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实在是有些迷茫。又翻了翻学习大纲,发现本周的学习内容是亚欧文化什么的,还有地理、文字什么的,说的实在是非常空泛。不知道在这个大纲里啥是重点,又想去学习、又觉得什么都抓不着,实在是不得要领。

正在半梦半醒之间,突然室内白光一闪,一个白须白发的青袍老人就突然间凭空出现了,然后笑盈盈的伸出独臂抓向桌上的茶壶,正是八角来了。

然而,小武就像啥也没看见那样,眼瞅着八角慢慢地给自己沏了一杯茉莉花茶,依然是不言不动、迷迷瞪瞪的样子。八角喝了一口香茶,啧啧了两下,抬眼看了看小武的表情,不禁嘿然一乐。

小武稍稍挤出了一点笑容,算是打了个招呼。八角又瞥了瞥杂乱的书桌,开口道:“嚯嚯,书可真不少!你最想读哪一本?是这些国学经典吗?”

小武摇了摇头,道:“我能感觉到,这些国学经典是有些人生价值的指导意义,但是拿来致胜克敌是不够用的。”

八角捋须点头道:“你的直觉或许有些道理。但是,什么是‘国学’呢?”

小武抬起了头,睁大眼睛道:“对啊!这是个好问题。”想了想道:“‘国学’就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所在的经典书籍。对吗?”

八角没有立即回答,小武又想了想,自言自语道:“在近代以前,好像没有谁提出过‘国学’这一称呼。莫非是后来,因为各国彼此交流中文化互相冲击,为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所以创造了‘国学’一词?”

八角依然不置可否,却道:“那这些书够吗?”

小武的思想逐渐集中了起来,道:“这些顶多是儒家的一些经典。若按照六学的要求,起码我们把儒、释、道、法、墨、兵这六学的经典收集齐了,才算是国学?对不对?”

八角依然没有直接回答,道:“这些当然只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小块,有些甚至只是过期文化的一隅的旁门的死角。”

小武喃喃地重复道:“过期的、一隅的、旁门的、死角?”

八角微微冷笑道:“什么是国学?嘿嘿,国学,那是不存在的!文化必须随时代而进化,否则必会成为‘僵尸文化’,怎么可能把千年以前的文化当成国学?”

“今之所谓‘国学’,其实是把中华的传统学问给‘伪儒化’,将中华学问定义成理学之类学问的一些碎片。这些早已是中华文化的一隅中的、旁门中的、死角,绝大部分都已不符合时代的需求。简单僵化的所谓‘国学’,只是一种精神麻醉剂,其实质是当旧文化面对现代化的强大冲击时的一种心理逃避!”

听八角这么说,小武震惊了,心中并不完全同意,但是眼睛逐渐明亮了起来,于是道:“你是说,就算有‘国学’的话,也应该是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而不应该是许久以前的古早文化碎片!”

不等八角回话,小武又用力点了点头,好像在回答自己:“不错,法家曾说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可见儒家也应该‘与时俱进’!现在的人在学问上不行,所以逃避到故纸堆里,也让百姓们都没了方向,才造成了大家会去舍本逐末!”

八角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你已经近了一层。但是,当代的先进文化、是孤立的吗?中国的、或者外国的当代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吗?还是互相影响的?”

小武又想了想,皱眉道:“在如今这个时代,中外文化显然是互相影响的。现在的交通和通信这么发达,各国彼此之间的文化想不互相影响也不行啊!如此说来,‘国学’就是真的可以不存在啦?”

八角捋了捋胡须,颔首道:“当代的一些有识之士,确实也会这么想。比如说,汉语言学家周有光,就专门提出过:‘国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小武皱了皱眉,道:“周有光?他是谁啊?”

八角微笑道:“周有光号称‘汉语拼音之父’。当年,他曾将罗马拼音(拉丁字母)引入作为汉语的发音,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今天的汉语拼音体系。否则今天的汉语,在发音方面可能依然是比较落后的,不但会造成汉字的学法无法统一,而且少数民族文字革新、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等方面也就缺乏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以前的国语拼音我看过,台湾的书上有,跟日本的片假名差不多,跟西方的拉丁字母完全是两回事情。”

八角又道:“周有光曾言道:‘首先“国学”两个字是不通的。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国学”,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不过要研究古代的东西我是赞成的。要注意的一点是,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具体怎么做呢,多数人认为应当符合三点要求:提高水平,整理和研究要用科学方法;适应现代,不作玄虚空谈,重视实用创造;扩大传播,用现代语文解释和翻译古代著作。’”

小武想了想道:“从文化背景上看,周有光显然是个中西兼通的现代人,他会如此看待‘国学’并不奇怪。但若就此断言,‘国学’并不存在---那些只懂中国古文化而对外国古今文化缺乏研究的人,不免会怨恨砸了自己的饭碗呐!”

八角嗤的一声笑了出来,道:“学术上的纷争,往往如此。”

小武笑道:“不过周有光说的有些关键点我还是赞同的。尤其是华夏文化应该要更新换代了,并且要重视实用性和创造性。”

八角捋须微笑道:“你悟到这里已经足够了。其实‘国学’存不存在并不打紧,要紧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学的文化有没有价值。不然的话,纵然‘悬梁刺股、皓首穷经’,但终究百无一能、于事无补。”

小武连连点头,道:“这就是我现在遇到的问题!不知道该去看什么书,又从哪里学起!有时候甚至觉得可以把书都扔了,到实践中去学吧!可是,就算去社会实践,我觉得自己也没有准备好,也还是一只无头苍蝇!”

八角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然后缓缓说道:“不必太过着急。既然你知道文化需要、并且也会不断更新,而且各种文化会互相冲击和影响,就不必把思想太局限于一种文化的现状了。”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慢慢道:“你的意思是……我不太明白?难道说,即使我想学中国的学问,也可以从其它的文化着手?这可能吗?”

八角嘿嘿笑道:“怎么不可能?孔子曰:礼失则求诸野。意思是说,如果朝堂之上的礼仪规章法典什么的,若是弄丢了,就得到野外或别的诸侯国去寻找。何况,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十分强大,对所能接触到的别国文化必有深远影响!”

小武思索了一下,点头道:“也有些道理。这么说来,在别国的‘国学’里面,很可能也有华夏古代学问的影子,比如说日、韩、越等国家。”

八角捋须点头道:“这是一定有的。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实在遗失了很多东西,除非有新的考古成就,不然国内已经无处可查。然而别国的人却很可能为你抄录了一份,只是放在一些无人问津的角落。虽然他们也许只是无心所做的记录,但却可能比中国自己的记载还要真实可靠。”

小武奇道:“他们也有一份记录并不奇怪,我知道古时候也有很多外国人来过中国的。但是你为什么说,他们的记录往往比中国自己的记录还要真实可靠呢?”

八角呵呵笑道:“你大概忘了,中国人是很有篡改历史的历史的。更何况有个西方哲学家曾经断言:一切古代史,都是现代史!大意是说,任何人在撰写本国本民族以前的历史之时,不免掺杂有当代占统治地位的情绪,并且据此进行褒贬删改,只是程度上或多或少而已。”

“反倒是当别人记载一个同自己毫无关系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时候,比较能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这样看起来,第三方的记载岂不是可信度反而更高?”

小武恍然大悟,不由得翘起大拇指,道:“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说不定才是最真实的中国人!对本国的文化如果想不明白的话,不妨也去问问外国人,他们到底是怎么看待中华学问的。这才是改革开放应有的态度!”

八角笑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的学问绝不会是偏狭的,它必然是无所不包的,可以互相补充的。要有开放的心,才能够学好任何一种文化。”

小武突然产生了一丝明悟,道:“我有点明白参考书中夹着的那些亚欧地图的作用了。这是让我开拓眼界,注意国家之间的接壤情况,提醒我亚欧各国哪些文化是互相冲击和影响的。先了解地理,再了解文化,然后在心中时时提醒一下自己、它们之间的彼此关系。没有哪个文化是孤立存在的!”

八角欣慰地喝了一口茶,捋须道:“必须有这样的态度,方才能够开始学习文化。对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总结过、非常经典的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小武疑惑道:“费孝通?好像听说过。这十六个字的意思是?”

八角笑道:“‘各美其美’是指有文化自信,各个民族都可以弘扬自己优美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是指要尊重别人的文化,别人好的地方要学、要深入了解。‘美美与共’是指文化的多样性,它们可以和谐共存、争奇斗艳。‘天下大同’是指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共同组成和建立了大同世界。”

图表1多元文化应有的相互关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