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浣洋诀2.1.5从曲沃武公到晋献公---崛起的姬诡诸
2.1.5从曲沃武公到晋献公---崛起的姬诡诸
听夷吾这么一说,小武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问道:“那些造谣的人,是在诅咒你的先祖晋文侯啊!这还能有什么道理?”
夷吾犹豫了半响,似乎暗下了一个决定,然后道:“我就跟你明说了吧,反正这也算不上什么秘密,我其实并不是晋文侯姬仇的后代。我的真正先祖乃是姬成师,也叫曲沃桓叔---他是穆侯的庶子、文侯姬仇的弟弟。”
小武又一次震惊了,忙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
姬夷吾似乎想明白了,坦然道:“虽然我也钦佩晋文侯,承认他是令晋国兴盛的大功臣,但是我的先祖的确不是穆侯嫡子一系、而是封在曲沃的旁系。当时晋国的嫡系侯爵,本应该是居住在翼城的文侯姬仇之子孙。”
小武讶道:“这么说来,晋国的都城原来是翼城?”
夷吾点头道:“不错。但是当年来自洛邑的谣言,直指我先祖本人,说姬成师的名字起的好,有安定之意,又说他跟姬仇两人的名字起反了。据虢公对天子解说,嫡子而有庶子之名,庶子而有嫡子之名,则两个人的命运也会反过来。”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点头道:“我明白了。看来这是东周朝的王公大臣们存心在煽动晋国内部叛乱啊!他们的谶语暗示是捧一个贬一个,支持姬成师而反对姬仇,还给你们提供了理论依据!”
姬夷吾点了点头,道:“后来的演变也正是如此。文侯姬仇过世了以后,便有大臣暗杀了他的儿子,然后再来迎立曲沃桓叔。反正大家心里有底,周天子必定会顺水推舟、批准‘曲沃代晋’一事。如此,我们曲沃一个庶系、便顶替了晋侯正系。不过也非高枕无忧,此后曲沃一系跟翼城一系肯定会互相仇杀。”
小武叹道:“原来晋国是如此才定都曲沃的。东周的王公大臣们想来都满意了、也放心了。只要晋国内乱不止,便不再是周天子身边的威胁了。”
夷吾又重重哼了一声道:“然而当时先祖姬成师还是想简单了,周天子并不会轻易批准此事,虢公等人希望晋国的内乱持续得越久越好。而曲沃桓叔既已动了手,就好像一把火已经点着,‘根本停不下来’!”
“于是从曲沃桓叔开始,一直传到他孙子、也是我的亲爷爷曲沃武公姬称为止,我曲沃一系历经3代人,于长达67年的时间里、先后杀死了翼城一系的五位君主,方才彻底结束了晋国内乱。”
图表8晋国“曲沃代翼”的历程(前745年-前679年)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摇了摇头,惊叹道:“这是何等惨烈的内斗!真是唯上位者最卑鄙啊!”
姬夷吾苦笑道:“既然周天子和公爵们都那么卑鄙,有样学样,也不在乎别人算不算流氓了。不过武公姬称统一了大晋,又把攻破翼城缴获的大晋历代积藏全部转送给了周天子;这样才终于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册立,并公告天下,由曲沃一系来世袭晋侯爵位。从此曲沃武公便改叫晋武公了。
“至于姬仇和姬成师兄弟二人,不管是嫡系还是旁系,在我的心中他们都是我的先祖,他们的事迹都值得我铭记在心。我大晋任何一代君主,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是‘文侯、武公’的传人,牢记他们的经验教训。”
小武点了点头,深深叹息道:“真是没想到,晋国早期的文化就已如此丰富了!我明白晋国为什么一定会强大起来了,因为你们的智慧、胆量、经验、教训,远远领先于其它绝大多数国家、至少一个时代!”
“相对晋国而言,很多封建国家君主臣民的头脑、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吧!然则,你家传到了晋武公之后又如何?”
姬夷吾微笑道:“我爷爷姬称既然被称为‘武公’,自然也是武字当先。对内,他攻灭了翼城一系、平息了内乱;对外,附近的虢国、芮国、梁国、荀国、贾国想趁火打劫,五国联攻我大晋,也被他打败了。”
“而且我爷爷不仅能打,还懂得分化人心,又舍得花钱。终于继承了侯爵一事,还是因为他将作战得胜、掠夺来的珍宝器物分为几个部分,先贿赂周天子左右大臣,再送一些礼器给周天子,然后才终于得偿所愿。”
小武叹道:“说起来大国皆流氓,不是没有道理的。”
夷吾笑道:“一次武公出兵征伐,活捉了戎狄首领诡诸,回来时正好儿子出世。于是武公就给儿子起名叫做姬诡诸---这就是我的父亲、晋献公。”
小武讶道:“这个名字的起法,就和后世蒙古的首领铁木真得名是一模一样的!而我也知道晋献公十分厉害,跟文侯、武公比起来,他可以说是青出于蓝吧?”
夷吾身躯一挺,傲然道:“不错。先君献公,更是不世出的霸主之才!姬诡诸强爷胜祖,乃是我大晋国的骄傲!他在位26年,打遍东西南北,灭国17、服国38;一统了河东之地,还扩张到大河之南、之西。从此天下谁不敬仰我大晋?”
小武赞道:“不错。晋献公又将晋国领土翻了数倍,终于将一个二流侯爵之国打造成北方最大国。他肯定是个大英雄,那是不会错的了。”
姬夷吾冷笑道:“然而这可让周天子失望了。他本希望我大晋国永远内乱不休,或者永远做一个听话的中小诸侯国。”
小武点头道:“不错。在周天子心目中,虽然晋国曾有定襄之大功,但是地位和亲近度显然比不上虞国、虢国这样的护法公爵,就连鲁国等同为侯爵的同姓国家也比不上。”
夷吾哼了一声,道:“鲁侯?他们虽是周公旦后裔,但是既没有周公旦的本领,又卡在齐、宋、徐、吴等强国之间,动弹不得。鲁国对付不了那些异性或蛮夷国家,自己仅能生存而已,还奢谈什么制霸天下、尊王攘夷?”
小武讶道:“周天子显然存有扰乱晋国之心,你们晋国还想尊王攘夷?”
姬夷吾微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周平王早已过世了,后来的周天子也已经坐稳了江山,情况已大有不同。毕竟天子只有一个,明面上对抗绝不会有好果子吃,武公就深明这一点,还是要请求天子册封。”
“何况就算我晋国强大了起来,可是齐、楚、秦等国也同时强大了起来。显然我晋还无力去征服天下,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先独霸北方。”
小武点头道:“独霸北方?这不失为务实之策。而且晋武公寻求周天子的册封,也是为曲沃子孙先谋安定、再图发展啊!”
夷吾点头道:“正是。要独霸北方,也须先尊崇王室,然后方可闷声发财。”
小武眼珠一转道:“那‘尊王攘夷’的大旗,齐桓公也曾用过;以之攘灭东夷,扩大齐国领土,获得了不少好处。何以我没听说晋国用过此名义,却让齐国独美?”
姬夷吾笑道:“其实,我大晋若竖起尊王攘夷之旗,要比齐国更有优势。一来,先祖文侯就有定襄天下之大功,我们续举此旗,可说是继承祖志、维护王室秩序。”
“二来,我大晋毕竟是同姓之国。齐国不过是功臣之国,同天子的亲疏度不能与我国相比。当年姜子牙的后裔被封到遥远的东海之滨,就说明了这一点。”
“三来,北方大半国家乃周携王遗留下来的‘蛮夷’之邦,而且疆域要远大于东夷之地。吞并他们可谓顺天应人、还能肥己,何乐而不为?”
小武大拇指一翘,奉承道:“你这么说来,还真是不错。然则晋献公虽然不举义旗,但还是有尊王攘夷之行为了?”
夷吾犹豫了一下,道:“但我们晋国和齐国相比,特点还是有所不同。齐国人好名,而晋国人好实。若要追求道义上正确,不免很多时候必须显得‘客气’一些,以顾全天子的脸面。然而先君献公可不喜欢那一套。”
小武笑道:“晋献公喜欢赤裸裸的武力吞并,是吧?很多时候也不管占不占理、好不好看;只要打的下、吃的了,就坚决吞下别国,也不去管什么吃相了。”
姬夷吾笑了笑,道:“那是自然,先君献公生平灭了那许多国家,怎会有空去问对方是有罪还是没罪?当然,总有一些国家会去周天子那里告我们,说晋国无缘无故讨伐他们。先君自然也被天子和公爵大臣责备过多次,只是我晋一直置若罔闻、敷衍了事,或者进贡些财宝,也就没事了。”
小武大笑道:“明白了,不愧是流氓国家!而齐国虽然也有些流氓行径,但是程度上不及晋国,所以后来就不如晋国强大了。”
夷吾点头道:“你说我大晋是流氓国家,我也不否认。但这也是被天子和朝廷大臣们逼得,非得如此不可;否则我国仍是内乱不止,何时才有强大之日?”
小武正色道:“这话倒也不假。晋国内部自相残杀了67年方才统一,完全是因为东周王朝君臣们的背后搞鬼。只因为他们不希望在洛邑北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他们形成威胁。”
姬夷吾冷笑道:“不错。但东周朝越是防范制约我晋,我晋的眼睛就越是雪亮;所以大晋一定要强大到朝廷无法制约、反而只能依赖,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小武眼睛一亮,道:“所以你们想强大到、逼周天子封晋侯为公爵?”
夷吾格格笑道:“封不封也无所谓了,我们可以自封为事实上的公爵。”
小武讶道:“这个公爵还有自封的?”
姬夷吾依然大笑道:“只要消灭掉天子身边所有的公爵、将之吞并,不就行了?然后天子封还是不封我晋,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