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浣洋诀2.11.6一颗明亮的马来之星---马哈迪与亚细安 - 浣洋决 - 武神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浣洋决 >

第137章浣洋诀2.11.6一颗明亮的马来之星---马哈迪与亚细安

2.11.6一颗明亮的马来之星---马哈迪与亚细安

八角笑道:“虽然东姑拉曼是个相当出色的马来政客,***也没能左右他,不过他还是遇到了国内的强烈挑战---只是对手在他看来,当时还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孩子。”

小武相当惊讶,道:“什么样的小孩子?是马来人吗?”

八角点了点头,道:“就是著名的马来之星---马哈迪。”

小武非常奇怪,道:“马哈迪我知道,他任马来西亚总理足有20多年之久呢!然而,他是第四任大马首相吧?任期跟这个首任总理东姑拉曼下台差着整10年呢!怎么竟然是他、会挑战东姑呢?”

八角捋须笑道:“那就先介绍一下马哈迪(mahatir)吧---这个名字的马来文意思是‘伟大的存在’,若按古印度文、也可以翻译做‘摩诃大人’。”

“马哈迪生于西马的吉达州一个中等家庭,其祖父是印度人移民,而家族其它血统都是马来人。马哈迪是家中第十个孩子,自小学习优秀,而且英语很好(大多数马来人只会讲马来语)。”

“长大后,马哈迪打算去英国学法律,并且已经通过了剑桥大学的考试,但由于申请不下奖学金,只好作罢。后来发现学医科便宜,便去新加坡读了医科大学。所以马哈迪在成年之后,职业是医生,业余兼为作家,其性格一向敢说敢做。”

小武笑道:“原来是个马来兼印度的学霸呀!”

八角道:“由于一直关心政治,马哈迪很早就加入了巫统,并很快成为党内很有前途的青年俊才。在1969年---东姑拉曼下台前一年,马来西亚发生了大规模的种族暴乱(513事件),这是一次由大选引起的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冲突。”

“当时,由于在三天前的大选(510选举)中,马华公会得到的华人支持票数实在太少---故马华发表声明称:大选结果已反映出华人拒绝、由马华公会代表华人参与组阁,因此决定退出内阁。结果,当晚便有一群马来青年集会游行,在吉隆坡郊区同华、印族裔发生冲突。”

小武注目道:“冲突死了不少人?”

八角点头道:“骚乱持续了好几天,据说死伤了数百人。很快,巫统的拉萨便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逮捕了上千人,事情才慢慢平息。”

小武道:“记得拉萨是大马的第二任首相,只是当时第一任首相东姑拉曼还没退位,对吧?”

八角微笑道:“不错。当然若该大选经得起质疑的话,东姑拉曼本来还可以再次连任首相的。”

“不想除了华人、印度人之外,巫统内部也有不少反对他的声音---尤其是马哈迪直接发信指责东姑拉曼,要首相立即辞职、来为513事件负责。”

小武睁大了眼睛,惊讶道:“居然被本党之内的年轻小辈公开挑战,作为‘马来西亚之父’、已经当了14年首相的东姑拉曼岂不是怒火万丈?”

八角舒然捋须,点头道:“其实这里头还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原因。东姑拉曼有着高贵的出身,除去拥有着国家创始人、首相、党魁这三大光环之外---他原本就是吉达州苏丹之子,天生就是马来西亚的特权阶层。”

“而马哈迪这种人只是平民出身,血统不纯、年纪还轻、资历又浅,能够当上议员就已经是苏丹的‘恩赐’了---若按照巫族的历史传统,他应该只有听话的份,更不要说胆敢向土豪‘呛声’?”

小武张大了口,道:“双方的身份对比也太悬殊了吧?”

八角呵呵笑道:“然而,马哈迪从小就对特权阶层十分反感;尤其是东姑拉曼自小生活在苏丹皇宫之中,不但生活奢靡,而且还公费留学、去英国剑桥大学修习了法律专业(那也是少年马哈迪未完成的梦想)。”

“不仅如此,东姑拉曼即使在英国留学时,也是一派土豪习气---老师都围着他转,为他单独设计课程;他居然还有钱买‘拉风’的豪华轿车(那时候几乎没有大学生拥有轿车)!由于留学时过分抢眼,在英国求学时租住房屋的女房东也受其吸引而嫁给了他,搬来马来西亚一起居住,不过后来离婚了(因为他有几个合法妻子)。”

小武大笑道:“嫉妒,这是赤裸裸的嫉妒!”

八角悠然道:“不管怎样,当时的马哈迪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激进青年,东姑拉曼一个喷嚏就能轻易灭了他。”

“于是毫不意外地,东姑拉曼开除了马哈迪的巫统党籍---政坛新锐少年只得灰溜溜地回吉达州的老家去当医生。”

小武奇道:“在这种情况下,马哈迪怎样才能翻身?”

八角捋须道:“马哈迪的性格十分复杂,这多半缘于其出身。印裔混血回教徒、在马来半岛被称为嘛嘛(mamak);这跟土生华人和马来人的混血后裔、被称为峇峇(baba)和娘惹(nyonya)的情况差不多。”

“总之,这些混血后代似乎比一般马来人要低一等。所以这种身份带来的自卑心,反而造就了马哈迪要强好胜、不服输的强人性格。”

“在被开除了党籍以后,马哈迪反倒静下心来,写下了一本很重要的书《马来人的困局》,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此书当时被禁,不过很快激起了众多马来人的共鸣,尤其是得到了第二任首相拉萨的欣赏---马哈迪终于在1972年重回巫统。”

小武笑道:“马哈迪的运气不错啊。”

八角笑道:“应该说他的书确实把住了马来西亚的脉搏。即使是马来人,由于大多数生活贫困,所以也都不喜欢特权阶级。”

“而巫统党内也早已分化,以拉萨为首的另一股力量已经非常强大。513事件后,东姑拉曼只是勉强又维持了一年,就不得不在1960年辞职退休。”

“同时,拉萨很欣赏马哈迪的冲劲和理念---虽然‘新经济政策’是由拉萨提出并执行的,但其中思想是和《马来人的困局》的内容一脉相承的。”

小武大悟道:“这么说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方针,很早就是马哈迪定的咯?也就是他提出如何限制华人、印度人、外国人的‘新经济思想’咯?”

八角捋须点头,道:“要说发展经济,光凭空话是没有用的。首先,马来西亚经济的主要部分、原本就靠本地的华人经济和外来的资本经济为主,然而马哈迪对华人方面的态度十分复杂。”

“一方面,他非常艳羡、并且经常夸奖华人的实业成就,认为华人完全不依赖特权,全靠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又坚持马来人至上理念,认为马来人应该占据大马经济的主体地位。”

小武皱眉道:“这不是有点矛盾吗?”

八角呵呵笑道:“这中间的平衡是很难掌握的。马哈迪的经济路线核心是建立马来人的中产阶层---希望马来平民能够通过勤奋劳动,独立自主地提升经济地位,同时也不是像苏丹、拿督们那样靠特权来致富。”

“但在同时,马哈迪发现马来平民(包括土豪)实在很难扶持得起来;国家往往不得不给他们很多补贴,然而越给补贴、其竞争力越差。”

小武点头大笑道:“这种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哦。”

八角道:“不过马哈迪还是很有一些国际视野。一方面他提出了‘向东学习’,即学习日本、韩国,还要求马来人多学英语---因为马来人的英语普遍比华人更差,所以即使是大学生也不容易被外国公司所雇佣。”

“当马哈迪终于当选首相之后,他主持建设了许多大工程,包括曾是世界最高建筑的吉隆坡双峰塔、曾是世界最佳机场的吉隆坡国际机场、南北大道高速公路、雪邦国际f1赛车道、多媒体超级走廊、巴贡水坝、以及布城新行政中心等等。”

“这些宏伟的建造工程一时间将马来西亚提升为国际社会的先进典型!同时也能提高马来人的项目承包能力。甚至还有‘泛亚铁路’这种牵涉到中国和整个东南亚的超级大工程理念,也是马哈迪率先提出来的。”

小武点了点头,道:“这种经济思想在当时可谓雄心勃勃,对中国也不无启发!而且相信这些政府工程主体让马来人专属承包,会大大加强国有以及马来人的经济;相对而言,大马华人的传统经济就显得有点小打小闹了。”

八角点头道:“与此同时,马哈迪很注重防范回教的极端思潮,自诩马来西亚是全世界‘最温和’的回教主义国家。”

小武讶道:“就这一点来说,我明白马哈迪的想法---他担心国际社会不肯接受一个回教国家的‘改革开放’,所以要强调是‘最温和’的。”

“只是马来西亚的宗教思想会受政府控制吗?而且回教有自己的宗教法,政府想要左右他们、恐怕也很难吧?”

八角笑了笑道:“不错。马来西亚一些回教党派对政府的意见大了去了!但是马哈迪尽量利用经济发展来避免宗教影响扩大。此外,他还经常提出自己对于回教教义的一些看法---大致可称是‘回教改良主义’。”

“比如说,国家法律支持一夫一妻制,但回教法规定男人可以娶至多4个老婆---所以这两者在马来西亚是同时存在的。马哈迪解释性地跟男性回教徒们说:先知允许大家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先知同时说,大家要完全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老婆。我看没有谁能做到、对每一个老婆完全平等,所以大家还是只娶一个老婆吧。”

小武哈哈大笑道:“马哈迪自己只有一个老婆吧?他倒是会和稀泥的!我大概理解了他的‘温和’宗教政策是怎么回事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