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纸牌屋》或《刺杀肯尼迪》?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最能编的狗牙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7章《纸牌屋》或《刺杀肯尼迪》?

第527章《纸牌屋》或《刺杀肯尼迪》?

听到黄秘书这话,刘一民也算是心中有数,不再追问。刘一民坐上车,挂挡离合一气呵成,到外面试车去了。

文化部的办公楼上,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刘一民,看到他开走之后,一个个心疼地把大腿都拍肿了。

在这年代,皇冠是顶级的公务用车,桑塔纳次之。空间比桑塔纳要大,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动力,刘一民觉得动力不太行。

在外面转悠了一圈之后,刘一民驾驶的技术愈发的娴熟。回到文化部,刘一民向夏言表示感谢。

夏言笑着说道:“刚才看你还有点犹犹豫豫,现在不犹豫了吧?”

“哈哈哈,沈老,我是一时间有点受宠若惊呐!”

任何人都逃不过真香定理,刘一民也不例外。

“没想到你不用训练就会开车,不错,本来也没打算给你配司机。”

“这车还是自己开车舒服,有司机在,我也不自在。”

夏言让黄秘书陪着刘一民去给部里提交一下资料:“另外,你不要撒了欢儿的跑,记得去考个驾照,会开和有驾照是两码事。”

“行。”刘一民说道。

这年代驾照按照程序来拿还是挺难,学习汽车知识之外,还得学习一些机械原理,之后是钻杆移库考试和实际道路考试。

但另一方面,交规的执行也不是那么严格。摩托车的保有量比轿车高,主要是查摩托车的驾照。

车子部里已经上牌了,无需去办牌照。刘一民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信息和车辆信息放到部里车辆管理办公室存档。

等一切办妥,刘一民再次走进夏言的办公室,夏言跟刘一民聊聊《开国大典》的写作。

“电影局的同志给我汇报了,我对电影的态度你是清楚的,就是体制改革、题材改革、技术改革、内容改革。所以,我支持你写作。”夏言说道。

“沈老,谢谢您,我到时候写完给您送来看看。”刘一民说道。

走出夏言的办公室,刘一民开着车回到了四合院。将车停到门口,堵不住来往的街坊,但是会给来往带来不便。

另外一方面,现在治安不太好,就将车放外面他也不太放心。于是刘一民找了一个工程队,在临街的倒坐房这儿开个口,做一个车库。

工程队还是给刘一民修房子的工程队,料子加上工人,花了两千块钱。

“一民同志,倒座房开了一个车库,中间是不是应该再砌个墙,这边还能住人。”

刘一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算了吧,一个车库又不是只放一台车。给以后留点余量,要不然还得折腾。”

不放一台车?对方没太明白刘一民的话,接过最后的一千块钱工钱就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让刘一民有活再找他。

朱霖抱着刘雨看着修改的车库:“唉,车是好车,就是门口又挖了一个门不太好看。”

“没办法,自古两难全嘛!”

新修建的门在西南角,比正门小,刷着红漆,跟平常人家的门差不多。

“等有了车的消息,给你也买辆车,冬天上班就不用骑摩托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赶紧摆了摆手:“我不太敢开,油门、离合、刹车看你开车,都觉得手忙脚乱。”

“以后就会了,车就是人的腿。有了摩托车你跑燕京方便,有了轿车,你去津城都方便。”刘一民告诉她汽车的重要性。

朱霖将刘雨和刘林抱上车,让刘一民带她回娘家。

“走吧,刘老师,爸妈知道你配车了,都高兴着呢!”朱霖笑着说道。

“行,我顺便教教你开车。”

刘一民踩着油门离开了四合院,不少人驻足观看。南锣鼓巷、交道口这边儿住了不少大人物,附近四合院的人车见得多了,但是这么新的少见。

这几天改造车库,不少人街坊都围着看了几天。

到了家属院,朱父朱母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指挥刘一民将车停好,高兴地抱着刘雨和刘林朝楼上走。

就朱母这声量,足以让整座家属院的人探头探脑了。

走进家门,家属院的不少人都推开窗户,看着下面的轿车议论纷纷。

“朱家女儿有本事呐,嫁得好!”一名女家属一边摘菜,一边咬着牙说道,仿佛刘一民开的车是他们家的。

“这是人的命哦!羡慕不来的,听说她老公刘一民靠稿费都挣上百万喽。”

“人家开人家的轿车,咱们骑咱们的自行车,两不相干,好了,吃饭了,吃饭了!”

朱父朱母做了一桌子饭菜,都是刘一民平常来喜欢吃的,滋补的饭菜也没忘。

朱母惊讶于刘一民这么快就把车开得这么娴熟:“你们来的时候,我都怕你们在路上出点啥事。”

“是啊,可把我们担心坏了。”朱父拍着大腿说道。

朱霖仰着脸看向刘一民,目光里带着敬佩:“刘老师好像天生就会开车,部里把钥匙交给他,他直接就开回家了。”

“爸爸好厉害!”刘雨和刘林拍着小手说道。

刘一民看着朱父朱母别样的目光,赶紧说道:“爸妈,其实开车没什么难的,爸有时间你也学学,摩托车容易摔,开四轮的稳当多了。”

“算了,四轮的我也配?十几万呐。钱都让这些外国的资本家给挣走了,等咱们国家把车造出来,价格肯定能下来,到时候我再买。”

国内拿得出手的红旗轿车,81年因为技术不足、油耗过高因为“封车节油”政策停产。84年因为阅兵,才重启生产线。

朱父是理工科教授,对于国家机械方面技术落后也感到脸上无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