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始料未及
三天后的上午九时,孙总从集团“飞”回公司。有人预测,近日必有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下午两点左右,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在公司大会议室召开。杨总主持。
杨总首先宣读了一个集团决定:任命集团副总,泽天集团工作组组长孙健先生兼任泽天生物公司总经理。
紧接着由杨总宣读《泽天生物公司团队重建方案》:
团队精神为“五个一”,即一个团队、一个目标、一个起干、一起奋斗、一起分享。
新任部门负责人:李殊先生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冯子元任广告企划部总监;郭为民任顾问委员会主任;温如春先生任财务部总监;王志任企业文化部主任、许子秋先生任企业文化部副主任协助王志先生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何忠禹先生任企划部经理。
关于副总的人事变动问题,杨总没宣读,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杨总宣读完,杨总带头鼓掌,然而,却没有带动其他人鼓掌,场面非常尴尬。
。。。。。。
下午,营销副总张海接到孙总的一个电话,要张总去他办公室,有要事。
张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头顶盘旋。他带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孙总办公室。
孙总示意他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张总礼节性地笑了笑,坐下。
孙总带着一种严肃的神态说:“集团总公司根据你的工作表现,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对你的工作进行调整-----”他呷了一口水:“决定把你调到集团市场运营部。”
他将调令掷给张总。脸上居然挂上了难得的微笑。
张总一脸愕然。
说实在的,这对他来讲太突然了,他的老婆、孩子都在本市,他怎么可以去千里之外的南方市场去工作呢!
想到这里,他竭力将感激装在脸上:“首先,我感谢集团对我的信任,但我有一点后顾之忧,想请孙总转告集团,我一直在本地工作,全家都在本地,实在不适合去集团总部工作。”
孙总脸上仍然挂着笑容,张总的回答正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甚至已经预测到了这场谈话的结果----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张总,请你慎重考虑一下。”孙总站起来将调令收回,给他倒上了一杯水:“这对你来说,这是一个晋升的机会,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多谢孙总的好意,”张总站起来果断地说:“希望集团能充分考虑我的意见。”
“对不起,这是集团的决定,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孙总回到他的座位上,恢复了他往常的脸谱。
。。。。。。
第二天上午,张总向孙总递上了他的《辞职报告》。孙总接过《辞职报告》,放在桌子上;他想用一句名言来劝慰对方,偏偏忘了词,最后,只好将“无奈”挤到他圆圆的脸.
下午两点左右,冯总监向杨总发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短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总未回信。
冯总监以向杨总汇报工作为由,来到了杨总办公室。
这是冯大师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一个决定。从心底而言,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上杨总这艘船的,因为这艘船太不“安稳”了,但是,大师毕竟是大师,他还不至于蠢到“在一条树上吊死”的地步----狡兔还有三窟呢,何况人乎!
杨总示意冯总监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杨总给冯总监端上一杯茶,冯总监礼貌地接过茶。
“多谢杨总舌战群儒,力排众议,独撑危局!”冯总监脱口说出这几个有力度的词来,也是费了不少脑筋。
“大师高抬我了!”杨总示意他声音小点,然后拿出了“杨式幽默”:“我可没法跟诸葛孔明比啊!”
“杨总太谦虚了,”冯总监又反客为主为杨总添茶,又给自己杯子里添了茶:“我感到您已经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刻。”
“大师出言玄妙,杨某实在不知个中三昧啊!”杨总右手把玩着茶杯。
“杨总,您这么有学问,还看不明白吗?”冯总监狡黠地反问了一句。
杨总一怔,继而故作糊涂地说:“不明白。”
良顷,冯大师又向杨总问道:“杨总,你认为鼓动员工闹事的幕后人是谁?”
“孙总不是已经下定论了吗?”杨总也狡黠地反问了一句。
冯总监端起茶杯摇了摇头后饮了口茶。
“你是说另有其人?”杨总故作惊讶地问。
冯总监瞄了一眼杨总。
杨总放下自己的杯子后,又给冯总监续水,冯总监急护着水杯子:“我来!”
杨总故作不悦地说:“怎么,把我当外人了?”
“杨总,您说哪里话?”冯总监接了点水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一天累了,活动活动筋骨。”
杨总靠在老板椅上,若有所思地看着天花板:“据我观察,张总算得上是一个老实人,他不可能做出这样大胆的事。”
“我也这样认为,”冯大师附合着说:“我与他共事多年,也了解他是一个谨慎的人。”
“是吗?”杨总恢复他标准的坐姿:“那你认为真正的幕后指使者到底是谁?”
冯大师不答。他呷了一口水,端祥着水杯子:“这个茶的味道不错,是龙井吧?”
杨总点了点头;“不愧是大师啊!”
“杨总过奖了,”冯总监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粗通皮毛而已,比起杨总,我是望尘莫及啊!”
“大师太谦虚了,”杨总起身从书架上取了本书递给冯大师;冯大师接过来扫了一眼书名:“《曾国藩》。太好了,我正打算借这本书呢!”“你回去看就是了。”杨总意味深长地说:“曾国藩这个人不简单。我最佩服他的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