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酒战(1) - 天诛:民国异闻录 - 岳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酒战(1)

第35章酒战(1)

醉打荀门神

我的九爷爷,大号叫作岳庭远,因排行老九,识得他的人,都要拱起手叫他一声岳九爷。老年间的时候,九爷爷在咱们绣林城的文华街开了一间小酒铺,叫作三斤半酒铺。为什么会取这么个店名儿呢?这里头有个说法。九爷爷善饮。据说他老人家无酒不欢,三餐必饮,每顿饭至少要喝烧酒三斤半。所以自己开酒铺时,信手拈来,就取了这个店名儿。招牌上的几个大字是他自己写的。九爷爷年轻时中过大清朝的秀才,几个字写得古朴苍劲,别具风骨。

九爷爷喝酒,在绣林城里是有些名头的。好酒孬酒,一啜便知。哪家酒坊酿出了新酒,必定要请他老人家先尝一尝。九爷爷就拿起酒提子,从酒缸里舀起一筒酒,先闻后啜,然后将剩下的酒猛倒入喉,轻闭双目,摇头晃脑,品咂再三,最后眼睛一睁,说:“这酒口感醇厚,香而不艳,柔而不淡,既不刺喉,亦不上头,好!”这酒就可以上市开卖了。要是九爷爷眉头一皱,说:“咦,这酒怎么略带焦味儿?”或者说:“唉,这酒后味淡了些。”得,您就赶紧收起来,别拿出去丢人了。硬是要拿到大街上卖,也无人问津。岳九爷摇过头的酒,那还有人喝吗?

九爷爷在绣林城里有酒仙之称。绣林人都知道九爷爷酒量好,到底有多好,却无人知晓。那一年,有个卖大力丸的山东人来找九爷爷比拼酒量。结果九爷爷喝了整整一十八斤绣林玉液,还跟没事人似的。山东汉子只喝了十来斤,人就趴下了。从那后,绣林人都会说一句歇后语:岳九爷的酒量——没底儿。

九爷爷生平有两大爱好,一是酒,二是棋。酒铺的隔壁,是一家画室,店主姓易名之愚,字一得,号一得斋主,取“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画室就叫一得斋画室。易之愚画功不俗,尤善山水人物,只是时运不济,落得个卖画为生的境地。易之愚除了画画,还下得一手好棋。一来二去,就跟我的九爷爷成了一对棋友。每日傍晚,店铺打烊,九爷爷就端着棋盘串到隔壁,两人隔着楚河汉界,车来炮往,一战就是大半夜,杀得兴起,下通宵棋,也是常有的。

这一天,酒铺里生意清淡,未到傍晚,九爷爷就关了店门,拎着棋盘到隔壁找易之愚下棋。开场三局,易之愚都在中盘输了。九爷爷看出他似乎没把心思放在棋局上,就问易先生是否有事情要办。易之愚一怔,摇头说:“没有。”又摆开阵势,下了两局,易之愚皆被我九爷爷大刀剜心,重炮成杀。

九爷爷觉得今天赢得轻松,并不过瘾,摆好棋子还欲再下,易之愚却看看桌上的自鸣钟说:“时间不早了啊!”九爷爷自然知道,这句话就是送客的意思,易之愚是在催他早点结束棋局回家去。九爷爷就愣了一下。往时下棋,即便是通宵酣战,也从未见易之愚流露过烦倦之意呀,今天这是怎么了?他瞧出端倪,就把一只“马”捏在手里问:“易先生今晚有事?”易之愚见瞒不过他,就叹口气,把事情说了。

原来这绣林城里有个泼皮,名叫荀三。他父亲是个武师,在北门口开武馆。荀三跟父亲学了些拳脚功夫,就目空一切,嚣张跋扈起来,纠集了一帮泼皮混混,整日在街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街坊们对他又恨又怕,背地里都叫他“荀门神”。今日白天,荀门神来到一得斋画室,张口索要保护费二十块大洋。易之愚一介文弱书生,哪里敢招惹这个门神,在画室里搜罗一遍,也才找出十块大洋,悉数交给了他。荀门神很是恼火,说余下的十块大洋,今晚十时来收,叫他趁早准备好。如若不然,一把火烧了他的画室。易之愚一个穷画家,一时之间到哪里去筹集这笔“巨款”呢?心里悬着这件事,下棋就有些心不在焉。又怕荀门神找上门来伤及无辜,所以就想催促我九爷爷早点离开。

九爷爷听罢哈哈一笑说:“我以为多大个事呢,不就十块大洋吗?这事包在我身上。”易之愚一怔,就望着他问:“您肯借我十块大洋?”九爷爷仍旧是笑,说:“你尽管下棋,荀三来了,我自然会替你打发他。”易之愚听罢将信将疑,又在棋盘前坐了下来。一盘棋刚下到中局,大门就被人踢得砰砰作响。易之愚浑身一抖,说:“他们来了。”手里捏着的一只炮“当”的一声,就掉到棋盘上。九爷爷说:“别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尽管开门便是。”

易之愚犹犹豫豫地打开门,四个年轻汉子就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领头的一个刀疤脸,正是荀三荀门神。荀三说:“老易,钱都准备好没有?”“这个……”易之愚说话就有些不利索了,直拿眼睛往我九爷爷身上瞟。

九爷爷好像根本不知道屋里闯进来了几个凶神,眼睛一直没离开过棋盘,轻轻按下一枚棋子,头也不抬地说:“易先生,该您下了。”

荀三这才注意到屋里还坐着一个糟老头子,就没好气地说:“下什么棋,老子是来收保护费的,赶紧给钱。把老子惹毛了,一把火烧了你这鸟铺子。”九爷爷连眼皮也没抬一下,一边研究棋局一边说:“天塌下来,也得把这局棋下完。易先生,快坐下,该您走子了。”易之愚一时之间僵在那里。

荀三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冲过来一脚踢翻棋盘,满盘棋子“哗啦”一声散落在地。九爷爷正要起身理论,荀三呼地一拳,打在他胸口。只听“咔嚓”一声,九爷爷屁股下的椅子就散了架,人也仰面跌倒在地。易之愚叫了声“九爷”,急忙上前扶他。

九爷爷脸色苍白,佝偻着腰,好半天才从地上爬起,坐在椅子上问:“易先生,有酒吗?”易之愚一怔,见他嘴角渗出血丝,以为他要用酒活血洗伤,忙说:“酒,有的。”转身从里面房间拿出一瓶绣林玉液。这可是绣林出产的最好的酒了。九爷爷看了一眼,又问:“还有吗?”易之愚迟疑一下,说:“还有的。”又进屋拿出四瓶散装白酒。

九爷爷也不客气,拧开瓶盖,咕嘟咕嘟,不多时,几瓶白酒都已见底。九爷爷把绣林玉液的瓶子往地上一砸,叫声“好酒”,人就有些踉跄。千杯不醉的他,竟似乎有了些微醺之意。

荀三身后的一名泼皮早已不耐烦了,嘴里骂骂咧咧,上前冲着九爷爷劈面一拳。九爷爷脸有惊色,抱头躲闪,脚尖踢到地上一只酒瓶,酒瓶顺势滚到那泼皮脚下。泼皮踩到酒瓶,往后一滑,人就扑在地上摔了个狗抢屎。

荀三身后的另两名泼皮一见同伴粗心大意吃了暗亏,大喝一声,一齐扑向九爷爷。九爷爷醉眼微眯,步履踉跄,往后惊退,待二人欺到近前,忽然身形一晃,插到两人中间,左一挤右一靠,两名泼皮就“哎哟”一声,扑跌在地。一个家伙正好跌倒在碎酒瓶上,痛得哇哇直叫。易之愚一时看得呆住,也不明白为什么我的九爷爷明明已经醉得东倒西歪,却偏偏还能无巧不巧地把那几个家伙打得趴在地上。

荀三是练家子,自然看得出我九爷爷使用的是一种十分高妙的醉拳。当下也不开言,突然飞身跃起,一记旋风腿,闪电般踢向我九爷爷。九爷爷顺着对方攻势,直挺挺硬生生侧倒下去,倒地之时,左手手肘支头撑地,右手做握杯状,嘴里啧啧有声,连声叫道“好酒好酒”。易之愚看我九爷爷步法踉跄,身形飘忽,时而举杯自酌,时而颠扑醉倒,跌跌撞撞,趑趑趄趄,每一招都险到极处,每一次却又能堪堪避过对方攻击,不由得在心里暗暗称奇。

荀三不等招式使老,第二脚又连环踢出。九爷爷一个铁拐李翻身,翻转身做酣睡状。荀三见他双目轻闭,鼾声大作,以为有机可乘,一招双峰贯耳,俯身直击九爷爷两边太阳穴。九爷爷双目忽睁,喝道:“仙姑牙床倒卷帘!”左脚一抬,脚背“叭”的一声,打在荀三头顶百汇穴上。荀三只觉脑袋嗡然一响,尚未反应过来,九爷爷右脚已到,扎扎实实蹬在他胸口。荀三仰面跌倒,胸口“咔嚓”一响,想是肋骨已断。

三个同伙将他扶起。荀三只觉喉头发甜,喷出一口血来。他脸色煞白,冲着九爷爷一抱拳,说:“想不到绣林城里还有如此高人,我荀三认栽了。”摆摆手,说声“走”,三个同伙就搀着他悻悻而去。

易之愚如梦方醒,又惊又喜,一把握住九爷爷的手说:“九爷,没想到您……”

九爷爷摇头摆手,呵呵一笑,说年轻时曾跟一个游方和尚学过几年醉拳,想不到临老还派上了用场。

易之愚道:“您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九爷爷笑道:“哪里,醉拳讲究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我师父告诉我,醉拳的最高境界,是无酒醉,也即滴酒不沾,却能因势象形,如痴如醉。我老头子练了几十年醉拳,也还离不开这杯中之物,平时不喝酒,身上一点功力也没有,只有喝到几分酒意,才能勉强耍几招。可惜浪费了你一瓶上好的绣林玉液。唉,不说了,没意思,下棋,下棋。”

经此风波,九爷爷与易之愚遂成莫逆之交。

无酒醉

民国二十九年冬,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日军一个联队在联队长吉井一雄的带领下,悄悄越过长江,攻进了绣林城。绣林全城顿时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不久后,绣林中学的操场摆下了一座比武擂台,擂主名叫吉井昭彦,是日军联队长吉井一雄的亲弟弟。吉井昭彦系日本刚柔流空手道高手,跟随哥哥来到中国后,吉井一雄每到一处,他必在当地立擂扬威,向当地武林人士挑战,说是要以日本武士道精神征服中国武林。自入中国以来,已在十余个地方设擂比武,未尝一败。此人心狠手辣,出手无情,死在他手下的中国武林人士已达二十余人,重伤者更是无数。来到绣林城后,更是气焰嚣张地在擂台两边挂出了“脚踢长江南北,拳打黄河两岸”的对联,这可把绣林城里的武林豪杰气坏了。

绣林城地处长江之滨,湘鄂两省交界之地,五方杂处,历来便是藏龙卧虎能人辈出之地,小日本敢在这里叫阵,这不是找打吗?最先按捺不住跳上擂台应战的,是绣林飞雄武馆的馆长荀飞雄。荀飞雄也即是荀门神荀三的父亲,别看人家养个儿子不成器,可一手七星螳螂拳,在绣林城里可是响当当的。

但是让整个绣林城的老百姓不敢相信的是,荀师傅跳上擂台还没三秒钟,就被吉井昭彦给打倒了。荀师傅是个老派人,跟人家比武讲究个先礼后兵,上台先按武林规矩行了抱拳礼,接着脚踩七星步,缓缓亮出了看家拳法的起手式。可人家不讲究这个啊,荀师傅的起手式还没亮完,吉井昭彦一记鹫手,就闪电般打在他太阳穴上。荀师傅翻身滚下擂台,扑在地上,当时就没爬起来。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这小日本出手也太狠毒了!站在台下观战的熊威熊师傅沉不住气了,一纵身,就跃上了擂台。熊师傅也是开武馆的,他的熊威武馆开在绣林南门,与荀师傅并称南熊北荀。平时两位师傅为了武林排名的事,可没少明争暗斗。可现在荀师傅一出事,最先跳出来的,居然正是熊师傅。

熊师傅是心意门的高手,练的是心意拳。心意拳全称为心意六合拳,亦称六合拳。何谓六合?即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拳如炮形龙折身,对敌好似火烧身”,动作讲究快打猛攻。

熊师傅吸取了荀师傅惨败的教训,上台后二话不说,就前脚进,后脚随,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拳齐用,一口气连攻十余招。吉井昭彦毫无惧意,看出熊师傅的破绽后,突然腾空跃起,一记下劈腿,右脚脚后跟朝着熊师傅头顶猛然砸下。熊师傅两手交叉,向上格挡。手足相交,只听“咔嚓”一声,吉井昭彦这一记下劈腿少说也有千钧之力,熊师傅招架不住,手骨折断。吉井昭彦的足跟就像一块铁砖,“叭”的一声砸在熊师傅头顶。熊师傅立时头颅开裂,砰然倒下,当场毙命。台下观众一片哗然。

接下来数日,又有十余位武林豪杰上台应战,惜乎技不如人,多则十余招,少则三拳两脚,便败在吉井昭彦手下。功力深厚的,尚能带伤而退,功力稍逊一筹的,则血溅当场。一向好勇斗狠的绣林人,这次真被这位用拳脚杀人比刀还快的日本武士给镇住了。擂台摆了大半个月,绣林城里的武师们个个心寒胆怯,竟再也无人敢上台应战。

吉井昭彦兴犹未尽。他素知绣林一地,民风强悍,武风炽烈,民间高手众多,可是人家不愿上台一战,那也枉然。这时新上任的“中日亲善维持会”会长给他出了个主意。这位会长列出了一份绣林武师名单,叫吉井昭彦用中文写了一份挑战书,由这位会长逐一上门下战书,限定其某日某时上台应战。过时不来,皇军上门,杀光全家。

这位“中日亲善维持会”的会长不是别人,正是荀三。荀门神自日军进城之后,就助纣为虐当了汉奸,摇身一变,成了绣林“中日亲善维持会”的会长。他老爹荀师傅的硬骨头,他可是一点也没遗传到。父亲死于吉井昭彦手下,他却还哈巴狗似的围着这个杀人魔王转。荀三本身就是练家子,比谁都熟悉绣林武术界的情况,他列出的名单,几乎把绣林城里所有练武的人都一网打尽。

绣林城里,凡接到吉井昭彦的挑战书的练家子,上台应战的,几乎没有一个能活着走下擂台。可是不硬着头皮应战也不行啊!衣铺街的铁匠朱大鹏接到挑战书后怯战未去,当天晚上,一队鬼子兵冲进铁铺,可怜朱大鹏一家六口,瞬间就成了鬼子兵的枪下亡魂。

一时间,绣林城里杀机笼罩,人人自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