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尾随追踪 - 回到唐末当皇帝 - 北冥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六章尾随追踪

正当王琪昌懊恼不已的时候,随他一起上城来的一个十将凑了过来,轻声道:“校尉!那些封州兵早跑远了,还追吗?”“就某等这点兵,追上去送死啊!”王琪昌没声好气地答道,“刘隐肯定会留后手等某等追……”

说着,王琪昌恨恨地朝城内看去。

其实,就算刘隐留了后手,若是卢琚愿意派大军出城,只需亦步亦趋地,吊着在刘隐的身后。

既是不马上发动攻击,也能叫刘隐,日夜不能安身,没法顺利地撤退。

让他再高明的后手,也是白搭。

唉……谁想到,卢琚竟然不肯追!

“校尉,某等追上去,不去厮杀,盯着他的行踪啊!”那十将不死心地建言道。

原来,苏文合惦记着这边情况,一早就赶过来了。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可若是从广州往西北走,沿着滑水逆水而上,走四会、化蒙,然后走一截陆路,过永固县,一样是可以到达封州的!

而且,距离还差不多!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若是沿着郁江西去,铁定要被扬波军主力碾碎变成渣渣。

说着,又是一拳头砸在城墙上:“快去取地图!还有,把苏执事也请来!”

卢琚虽然放过了李知柔和刘隐,却没打算对其他兵留守。尤其是手中还有不少兵马的韶州和循州,便是重点照顾的对象。

就比如,从广州往西,沿着郁江,也就是西江一路西去,经过端州、康州,可以到达封州。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王琪昌砸吧着,碎碎念道:“他应该想办法回封州才对啊!”

苏文合目送王琪昌领着四十几个人,从城头上下来,带着简单的背包,就从斜坡上小跑着下去,闯过空荡荡的营地,消失在远方。

苏文合摇了摇头,找到接替王琪昌职责的那名虞侯,让他约束好手头掌握的那几千后厢军的士兵,不能乱动!日后,这些兵士,还有用得着的地方呢!

等到李知柔和刘隐退兵的消息传遍四城,参与围城的数万各地来的军兵,一下就失去了主心骨。

“这有什么好盯的,他们定然是走牛鼻镇,然后去青岐镇了……”王琪昌理所当然地说道,不过说到一半,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你说,这刘隐明知回端州是条死路,还要往端州跑?”

到了门口,听到王琪昌相邀,立即一起来到城头。

“万一招讨使还有余力呢!”

那十将本只是随口说说,哪想到王琪昌这般大的反应,连忙小跑着下了城墙,自己去拿地图,又派人去请苏文合。

这些地方都是一座座空城,刘隐几万大军开过去,还不是想干什么干什么?

看清楚这一些,苏文合也是狠狠地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刘隐,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能找到脱身之策!

听到这话,苏文合心里突然冒出来两个字:疯了!这王琪昌是疯了吗?领四十几个人去追几万人?一旦被兜住了,跑都没地方跑。

苏文合正要劝,谁知王琪昌已经下定了决心:“就这么说定了!事不宜迟,某这就出发!城中军士,有虞侯代领,苏执事有什么安排,直接找他便是!”

“为什么?”王琪昌不解。

可他才取到地图,就见苏文合已经到了。

可王琪昌手里拿的地图,却是用王延兴从后世带来的画法绘制的,从上面,能看到更多的信息。“李知柔!”苏文合道,“李知柔手里,可是有好几万端州兵……”

可若是走滑水,四会、化蒙这些地方的兵,都响应李知柔的号召,来到了广州城下。

他苦笑道:“就是几万头羊,要杀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几万个士兵?等到招讨使解决了李知柔的端州兵,再去追刘隐时,刘隐早就回了封州!”

当然,这一两天,马明是不会过来的。

两人也不客气,直接摊开地图开始看。

“某等必须立即将这个消息,送给招讨使!”王琪昌沉声道。

从这样的地图上,很难以推算,没有驰道相连接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这刘隐,当真是狠毒啊!竟然连李知柔也算计进去了!”王琪昌嘴里这么说着,可心里,却如何也不甘心,末了,他一咬牙,“不行!某领四个什队追上去!将刘隐大队的踪迹传给招讨使!”

他回了随园,准备等马明过来,跟自己商量这事。

这可是个需要好好商量商量的课题。

军心一下就垮了,他们自然也必须撤。

还兵?

这个地图,与这个时代的地图却又不一样。

虽然,按照此前的约定,此战结束后,这两千人,是要还回去的,只是,借兵之事,有还的吗?

三国时,孙策找袁术借了两千兵,他还了吗?

只是,他们想要撤,可就没人给他们打掩护咯!

只是,他们进去的目的,却是想找找,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夺取。

“好吧!那你一路小心!”苏文合真不知道,这些人,对追逐军功的劲头,怎么那么大……唉,随他们去吧!

现在马明正忙得焦头烂额呢!

见扬波军的人,冲过营地全无阻碍,西城一侧的广州兵,终于认定,城下之敌,真的已经撤走了,立即蜂拥而出,也朝那处营地闯了进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